试析余光中作品中的“冷雨”现象与情感表达的联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所赏析的这篇《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诗中有文,文中藏诗”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因在海峡两岸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加之以高超的文学水平,自2008年起,开始作为精读篇目出现在苏教版、人教版等高中语文的必修和选修教材中,此举更是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散文鉴赏;冷雨现象;文化乡愁;情感表达
一、 怀恋故土的思乡情结——冷雨与文化乡愁的联系
乡愁是这篇文章中最显而易见的情感。结合写作背景来看,当时的余光中身处台湾,但由于当时的政局,他无法返回大陆,返回自己的故乡,因此,对大陆的思念就成了他的执念,也成了这篇散文中最动人的感情基调。
文章的开头部分,余光中先生就满怀深情地借由一场来自大陆的冷雨抒发自己的乡情:“那一块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先是直白地叙述了自己多年不能再回故土的事实,表达出内心的眷恋与思念。之后用气象预报这个海峡两岸都有的意象来委婉地诉说自己的哀怨,故土远在海峡另一端,看不见摸不着。
接下来,余光中先生在文中提到了美国,这不是他第一次去往美国,而已经是第三次了。在他在丹佛他山生活的两年时间内,他见到了不计其数的壮阔风光——那是美国的自然风光。他见到了浩瀚的西部大沙漠,也见到了壮观的丹佛山脉,他见到了飞驰的白云,也见到了碧蓝的天空,他见到了宽实的土地,也见到了耀眼的雪山。这是一片有灵气的土地,精彩也多姿。但是对于余光中先生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的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意韵,是那些只会在诗词中被人窥得一二的美感。此处,作者虽然不提自己的乡情一字,却早已在每一字每一句中渗透了这种深沉的情感。
但是,作者所做的最巧妙的处理,则是通过“冷雨”这一形象来彰显自己的思故情怀。冷雨本身并非一个中国特有的意象,欧洲也有,美洲也有,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冷雨俨然是中国文化的化身。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视角始于回家必经之路上下的一场冷雨,而他能够把这一场雨描绘得既轻盈灵动又浓墨重彩,就是因为他将雨的形象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不知觉间就同时写出了中国韵味与切切乡情。
《听听那冷雨》之所以能够在众多题雨或者听雨的散文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佼佼者,原因是余光中并不只是单纯地写雨,那样写显得太单薄,太肤浅;他看似写雨,实则在写整个他深爱着的中国的文化,他让轻飘飘的雨滴有了重量,有了厚度,有了文化的根。
举例来说,先生由方块字看出去,联想到《辞海》中的雨字,便在文中写道:“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作者的这段文字,读者既可以认为他在写雨,同时也可以认为他没有在写雨而只是在写汉字,因为“雨”在这里并不是通过详尽的描绘与勾画展现出来的,而是经由隐喻和暗示这样含蓄委婉的方法呈现给人们的。作者显然更希望用这个“中国式”的手法来讲述自己心中的情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否则便失却那一层朦胧美感。
在描写自己真正听雨的那些片段中,作者又一次使用了象征的写法。透过雨声,他的内心感受到的并不仅仅停留在气候这个层面,而是进一步联想到了大陆的雨,联想到了不同城市里雨的不同韵味,联想到了沐浴在雨中的城市它们各自的脾气秉性,似乎他曾经去过的每一个城市里,都有着不一样的雨声。
但这又怎么可能呢?大自然是公平的,无论何时听到的雨声,都是一样的雨声。作者之所以从雨声中听出这样的差别,其实只是因为他的经历与记忆,而这份记忆,不仅丰富了雨的形象,也表达出了他在情感上对大陆的依恋。从一场普通的台北的雨,想到了多种多样的雨,这看似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是一条暗线,在其中隐藏着作者深深的思念。作者完全以雨为串联线索,通过自由联想让意识和无意识自然流动起来,无理中有理,无序中有序,从而以“无边冷雨”织成了飘忽多变而动人心弦的“文化乡愁”。
二、 追寻家国的热忱情怀——冷雨与赤子情节的联系
冷雨之“冷”,究竟来自何处?一是来自时节,彼时正是1974年初春,而作者写下本文的时间又是晚上;二是来自心境,在乡愁之外,余光中先生还有另外一种更为沉重的心境,从中不住地生发出冷意来。而这,也就是作者对于时局的愤慨,也是在这一部分中要探析的关键。
全文的色调都是灰色,如同作者的心情,是阴郁的,忧伤的。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文字里蕴含着的,是最深厚和诚挚的情感,这些情感就像一座深埋水下的巨大冰山,它从不间断地向海平面的上方一波又一波的至寒的冷意。若论起这股冷意的来处,在故乡牵挂之情以外,还有另一种不允许也不可能忽视的原因,那就是作者所处时代下的某些敏感因素。
文中,余光中先生提到了三个有名人物:安东尼奥尼、傅聪和马思聪。作者并沒有花过多的笔墨展开谈论这三个人,但是正是这几个人名,体现出了此文当中不可回避的政治意味。在20世纪的70年代左右,大陆正在进行革命运动,这三位艺术家恰好都在大陆的禁忌之列。作者在文中却不偏不倚,看似轻巧地拎出了这几个名字,不能不说是他借写文来表达态度的做法。他对于禁忌毫不避讳,表达了对于当时大陆局面的关心与跟进,同时也体现出他对于祖国在这样的文化潮流下能否保全文化的“断壁残垣”的担忧和挂念。
虽然对于当时大陆的政客来说,这篇文章所表现出的倾向并不是完全友善的。但是,恰是因为这一层的写作内容,《听听那冷雨》又被赋予了一丝不可多得的家国情怀与赤子之心,显得更加有深度、有魅力。尽管他有着与大陆不完全一致的立场,但是他却不会把自己的文学作品变成参与斗争的工具,而只是将那个庞大的政局化作文学背景之一。加了这样一层背景后,也并没有使文章变成争斗的混乱状态,反而成了巧妙亮点。它不会喧宾夺主,将读者的注意力全部引到时局立场上——那就不是文学了;但与此同时,它的存在感也足以使自己不被遗忘,始终微微发着光,将深埋于心底里的家国之思意会给万千读者。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全文最后的三句话中,有沧海桑田的喟叹,但更多的是余光中先生的一种热忱的家国情怀啊。
参考文献:
[1]凌枫.宋词三百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396.
[2]周振甫.周振甫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0:493.
[3]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元明清词三百首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47.
作者简介:曾刚,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