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营半亩方塘守望云影天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的传统方式是以教师的引导和讲评为主。循环日记打破了以往的作文教法。此教法以活动形式展开,学生个人、小组和全班共同参与,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试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两方面。结合实践效果,浅要分析循环日记对初中作文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日记;作文教学;实践效果
  作文教学一直是师生普遍头疼的问题。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怎么写,难以写出具有真情實感、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来。初中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写作能力培养的黄金阶段。一线语文教师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掌舵人,任重道远。笔者尝试让学生坚持写循环日记,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触动,抒发自我性灵,不拘一格地进行写作。用心经营循环日记这方沃土,就能收获教育教学的一片蓝天。笔者试从“循环日记”涉及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实践效果方面,阐述其对初中作文教学的作用。
  一、人本主义理论主张
  教师要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从自身角度出发,感知世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用循环日记训练日常写作,无形中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抵抗和焦虑。允许学生暴露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宽容、理解,实现平等对话、沟通理解,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日记在小组成员间循环写作,公平合理,写作负担轻。将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乐于接受,才能做到以我手写我心,抒真情。打破“大作文”固定的写作模式,如:题材、文体、字数的要求和局限,可以让学生灵活、机动选材,采用自由活泼的形式,扬长避短,有利于学生发挥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个性。题材可与教学内容相关,也可写个人生活体验。循环日记具有“可视性”的特点,学生希望写好,愿意将自己的思想、见闻写进日记,与大家分享。同组成员间可同构相同作文题,可以相互辩驳,可以在阅读他人日记时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在自评和互评中得到提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交流借鉴,循环日记本上呈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笔者任教班级在尝试小组合作实践,循环日记的评价也作为小组评比的组成部分,学生互帮互助、合作竞争,一段时间后,成效显著。在训练大作文或应试作文时,循环日记成了学生写作的宝库,信手拈来,借鉴自己和他人的意见,加上自己的反思,集体作文教学不再困难。可见,循环日记是生本思想的集中体现,符合人本主义理论主张。
  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课本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已有经验等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检验、批判基础上获得新认识的过程。将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图式中,变成自己的东西。而写作建构学习的特征主要有:依靠个人体验,强调“情境”,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个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强调不仅要理解学习过程,还要关注学习结果。循环日记的写作更加关注个人体验,带有特定的个人色彩,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中想象和联想,唤起有关知识、经验等,并加以创造。
  1.循环日记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思路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比较科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很多课文是极佳的写作范本。教师可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散。如:学习了“综合性学习”中的“成长的烦恼”章节,我指引学生围绕“成长”和“烦恼”主题作文。于是循环日记中就产生了成长系列,如:《成长的烦恼》《成长的代价》等。学习了“亲情”主题单元,引导学生参与了对“幸福”的讨论,于是循环日记中就诞生了《定义幸福》《感受幸福》等篇章。学习《羚羊木雕》,勾起了学生对友情的赞美。产生了文质兼美的日记:《我爱“追梦三人组”》《我的朋友们》等。通过记日记,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了对成长中所经历的人和事的认识,懂得了反思,学会了珍惜,字里行间透露出真情实感。
  2.布置日记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感官去观察和发现
  于漪教师在她的《中学作文教学导论》中说,“应把观察生活作为学习作文的重要基本功”。耳濡目染,有所触动,及时记写,是自我情绪宣泄的突破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衷而行于言”,用日记书写自己的观察感悟,歌颂、赞美、唤醒生活中的真善美,揭露、鞭挞社会上的假恶丑。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不断的完善,思想会日益成熟,写作水平会不断提高。在自由状态下,接“地气”的基于生活的日记写作,会让学生得到成长,带给语文教师不尽的欣喜。
  循环日记写作,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收集、筛选、整理信息,捕捉到灵感的闪电,深入思考,有感而发,述iJt~g端。从少男少女的视角去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选取有意义、有趣的事件去记录,日记中富有创意的发现,甚至超过了忙忙碌碌的成g-z,。有学生透过玻璃杯,看到水中飘荡的菊花,自由舒展、生机盎然,一如绽放枝头时的明媚鲜艳,顿悟到面前的菊花,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重生。于是唯美动人的《第二次的灿烂》诞生了。春暖花开时节,安排学生去看春花,就有了《又到花开时》《又到花落时》《等待绽放》等佳作。也有学生将早上上学时明灭可见的路灯写进了日记。将午后小憩,拍打蚊子时,把现蚊虫的挣扎写进了日记,充分地表达了对幼小生命的敬畏。看到新闻上武警战士从天而降,得到救助的灾民万分感激,所以有了《和你在一起真好》。听到一首好听的《时间煮雨》,便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自己对时间的感悟写进了日记。每学期我都让学生看一些教育性的影片,比如:《密西西比》《放牛班的春天》,一些具有震撼力的PPS,如:《小国威仪》《人生也有使用须知》《你知道吗》。于是不少观后感在日记中呈现了出来,比如:《泪与恨》《大国的悲哀》《回不去的种种》……进入初三后,不少学生感慨时光太快,仍然执着地为梦想拼搏,于是有了这样的日记:《当你感到时间正在流逝时》《每一棵小草都不卑微》……学生凭借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力,在日记中书写真实的感慨。不可多得的真作文就在“循环日记”中产生。
  3.循环日记写作,拉近了师生距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学上,真正遵循的便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循环日记是学生吐露心声的小屋,教师应允许他们畅所欲言,将自己的心思装进去:更是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回复,及时引导。对不同作文的特点进行点评。由于每天批改量不大,所以增加了教师对学生作文面批的机会,学生心里的疑团云开雾散,写作方面得到针对性的指点,更重要的是,使每位学生都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激发他们写循环日记的激情,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批阅日记时,教师一句关爱的话语,一句真诚的鼓励,一份同情和理解,都会让学生感动。循环日记上师生间的对话,使得彼此间的信任关系得以建立。有个学生曾对语文学习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通过循环日记彼此敞开心扉。交流感情,该生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转变。在一则日记的最后,她写下这样的话:教师,似乎再多的词语都无法形容我此刻的心情,大概这次真快写得停不下来了。可见,这位学生在写作的那一刻,是极其酣畅淋漓了。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回归到写循环日记上,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一种尝试改革。在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中,将写作教学蓬勃开展,虽是润物无声的教学,却能让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得到全面发挥。笔者坚信,若好好经营,定能收获璀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1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