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校址变化看北京联合大学办学理念的变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姜素兰

  摘 要: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灵魂和一切办学行为的逻辑起点,指引着教育教学行为和管理经营等活动,体现在学校的校风校训、建校原则、育人取向、教学过程等方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北京联合大学在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拥有过几十个校址,这是学校多次调整整合的结果,也是办学理念不断发展的结果。从研究学校校址变化的角度,全面梳理了其中所体现的办学理念。
  关键词:校址变化;北京联合大学;办学理念
  北京联合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创办的36所大学分校,其中的24所调整合并为15所,于1985年组建而成。在四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经历了多次整合,先后拥有过几十个办学地点。校址变化往往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等调整的结果,是办学理念变化的具体表现。本文从研究校址的数量、分布、基础建设等方面变化入手,按照学校发展的五个重要阶段,梳理各个时期学校及其前身校址变迁透射出的办学理念变化。
  从能办什么就办什么转变为统一规划、稳定发展(1978年—1984年)
  197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为解决首都经济建设急需大批人才,同时满足众多知识青年迫切希望上大学的愿望,依靠北京地区高校和各区县、委办局的力量,用短短3个月时间,由北京市和在京高校合作创办36所以走读为主的大学分校。大学分校创办之初,依据大学本校现有专业和教学条件设置专业,能办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基本照搬本校;师资主要由本校提供,实行教师走教;办学用房来自各区县和业务局紧急调整腾出的中小学校舍或企业厂房等,36所大学分校的校址分散在北京的31处,实行就近招生、学生走读,以适应分散的校址,同時节省基建和管理投资。
  1979年至1981年,受师资、校舍、设备等条件限制,多所大学分校停招。北京市委、市政府经调查和论证,提出调整大学分校的规模和专业以适应北京现代化建设需要,使设置和布局便于学生走读,与现有市属大学统一规划,于1983年至1984年停办8所大学分校,将其余合并调整为18所。大学分校的办学地址随之或迁、或减少,先后减少15处、新增6处,至1984年底变为23处。
  纵观1978年至1984年大学分校创办阶段,校址数量较多和增减变化较大是显著特点。创办初期,需要迅速扩大首都高等教育培养规模,依据当时条件,大学分校能办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校址由各区县和委办局提供,哪有办学用房就在哪办学,较为分散,适宜走读、走教。为使大学分校适应北京经济建设需要,进行统一规划调整,停办或合并引起校址的减少和变迁,但大学分校得到稳定发展。
  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办学,走专业化、大协作、综合发展之路(1985年—1993年)
  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分校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解决数量多、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等问题,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将12所市办大学分校组建为北京联合大学。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一所市属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诞生。
  学校成立后,依据当时办学条件和实际情况,提出继续依靠有基础的大学的帮助,一切从北京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快改革,力求办出自己的特色。基建上,学校支持北京市有重点、有步骤建设市属院校的决定,申请低水平配套办学条件,多渠道集资,实行分期分批建设,尽可能在原址改扩建,尽量避免征地新建。办学上,学校开始规划和调整专业设置,利用综合性优势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跨学院使用实验室和开设选修课,互聘教师,成立各种学科协作组,联合办专业;改造许多旧专业,发展一批新专业;拓宽专业面,着重发展应用学科,培养应用人才;逐步发展专科;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举办夜大、函授、干部专修班、专业证书班及短期培训。
  改革使校址数量和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组建之初,学校沿用大学分校校址19处,新获批2处、租借1处,共22处;调整后,有部分学院迁出或退还租借校舍,校址减少9处,因中职校并入、新获批,增加2处,共15处。9年间,有9处校址上建了新校舍,其余校址上通过盖简易房、加盖楼层、翻修等方式增加了校舍建筑面积、提高了办学环境的舒适度,各学院都有了阅览室、语音室、计算机房,因校舍不足带来的生存和发展困难逐步得以解决。
  经过九年的建设,联合组建的成果得以稳固,各校址上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办学模式,发展应用学科,走专业化、大协作、综合发展之路,培养应用人才,在名校林立的首都高等教育界谋得了发展空间,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为未来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建核心校址、统管理职能,发展应用型本科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994年—2002年)
  199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办学类型和增长点。北京市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开始分步落实市属高校的布局调整。学校于1994年1月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培养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发展目标。
  组建初期,学校各学院是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学校从1994年开始加强对学院的统一管理,完善管理职能,扩大高职专业试点招生范围,逐步调整办学方向,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探索校企合作办学。1996年,学校本部小营校址的落成为学校内部布局和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学校以小营校址为核心,整合重组学院,调整学科专业的布局,加强校本部的管理职能。
  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给学校带来勃勃生机。学校拓宽了获得经费的渠道,得到了地方和企业的支持,获得了世界银行贷款,在各处校址上又有一批教学和生活用楼建成。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学校的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校址产生新的变化:第一,一批学院迁址办学,原有办学地点被置换、转让或用于办新的学院;第二,校企、校地合作办学的开展产生了一批新的校址;第三,还有学院迁出、中职校和工厂并入。至2002年底,共减少5处、增加6处,有校址16处。   办学理念调整引起的主要是各校址用途的变化和数量增减。经过九年的开创和探索,学校有了核心校址,为内部布局调整奠定了基础。施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学校的发展一年上一个台阶,为稳步走应用型道路,向办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大学奋进积累了宝贵经验。
  就地整合、就地发展,建设首都人民满意的应用型大学(2003年—2015年)
  进入21世纪,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同时,自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逐步深入,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朝着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北京市提出加快发展富有创新能力、办学形式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
  2002年,北京市教委向学校提出承担本科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基地的任务,要求逐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本科生规模,压缩高职生规模。学校勇挑重任,提出加快发展,积极探索办学之路应对新的形势。学校办学理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办学类型从“应用性”发展为“应用型”,确定了“就地整合,就地发展”的发展原则及“一中心、多校区”“千亩校园、百亩校区”的布局规划。学校逐步调整结构、整合资源,按照学科专业群调整学院布局,停办平谷校区,回迁廊坊校区,多所学院停办高职。同时,积极争取划拨校区周边的教育资源,加大校园基本建设力度,改善办学基本条件和环境。
  截至2015年底,学校扩大3处校址占地面积共4.3万余平方米,完成重大基建项目十三项,新增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有校址13处,有效解决了规模发展后办学空间相对不足、办学资源短缺的瓶颈问题。
  经过十三年的拼搏奋进,学校各校址上办学条件大大改善,设施快速完善,学校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办学特色逐步形成,社会影响力开始凸显,走应用型办学道路的步伐更加坚定。
  增软实力、内涵发展,建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2016年至今)
  2016年以来,我国处于新的内涵发展时期,国家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北京市围绕“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分步实施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作为诞生于北京、成长于北京、以北京生源为主的市属高校,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北京的决策部署。一方面,积极响应首都疏解教育功能的要求,多方寻找新的适合的办学地点;另一方面,主動回应有效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要求和首都人民生活新期待的要求,全面总结多年应用型大学建设经验,积极思考未来应用型发展的方向。学校在2017年底召开的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北京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
  学校再次进行资源整合,新成立2所学院,调整并更名4所学院,撤销昌平校址,将原有2所学院分别迁入北四环校区和北苑校区办学。同时,着重开展以北四环校区为主体的校区功能建设,分步实施改善校园硬件设施与环境的小型修缮改造项目,深化信息系统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提升信息化的整体能力和服务保障的科学化水平,推进管理智能化,打造智慧校园。至2018年底,学校占地40余万平方米,有校址12处,硬件资源不足带来的办学发展瓶颈问题不再是制约学校前进的障碍。
  学校通过开拓创新,增强办学水平软实力,进行内涵式发展。学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学思想,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在应用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提升优势和特色,深化实施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学专融合、心智融合,推进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建设,注重突出办学的“北京味儿”,努力为北京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在改革中诞生,在改革中不断调整、发展,伴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路走来,经历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发展壮大。随着办学理念的形成、发展和走向成熟,校址数量由多变少,由分散到相对集中,校园面积由小变大,但她始终矢志不渝地应北京建设之需,适时调整和发展自己,深深扎根京华大地,服务北京、建设北京,为北京的经济文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批应用型人才,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科技支持,为国家和北京市相关决策提供智库服务。
  本文系北京市政治文明研究基地2018年课题“从‘校址的故事’映衬校史文化传承研究”和中国高教学会档案分会2018年档案科研课题“从北京地区大学分校的合并调整研究大学的功能定位及文化传承与创新”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谭元堃.北京联合大学规划纲要[M]//北京联合大学编.谭元堃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97.
  [2]李恩元.坚持改革 办好多学科综合大学[M]//北京联合大学编.李恩元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114.
  [3]张妙第.关于北京联合大学办学思路的新探索[M]//徐永利,柳贡慧主编.心中的记忆—纪念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分校)建校30周年.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33.
  [4]韩宪洲.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1):1-5.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档案(校史)馆}
  [责任编辑:苑聪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63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