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卫生类高职《健康人文》“课程育人”的设计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卫生类高职《健康人文》“课程育人”意义重大。在把握《健康人文》“课程育人”的价值引领、润物无声和时空拓展特点的基础上,锁定“课程育人”的目标,提炼“课程育人”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专业实践活动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施。
  关键词:健康人文;“课程育人”;设计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255-02
   《健康人文》课程最早由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年提出开设,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其主旨是提升从事健康服务行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从概念的提出到课程的开发完善,迄今已进行了10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我们进行了《健康人文》“课程育人”的设计和实践,开展了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教學,为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健康人文》“课程育人”的意义
  《健康人文》具有“课程育人”的意义,具体体现在:(1)践行中央政策精神。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之中。(2)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健康服务型人才的整体素质,满足社会的需求。(3)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健康人文》课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健康人文》“课程育人”的特点
  1.价值引领。课程中的尊重关爱生命、学会实施仁爱、明确责任与担当、坚守以人为本和品味苦难和不幸等内容,促使学生树立从事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此外,我们还引入行业企业文化,聘请了健康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进入课堂,担任“兼职教授”讲述企业文化,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能自觉地将这些要求融入未来的服务岗位中去。介绍企业的榜样人物,让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并以他们为学习目标,鼓励鞭策自己,在未来的岗位做出更大的贡献。正确的价值引领,不仅能丰富公共素质课程在育人目标上的完整性,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起到了重要作用。
  2.润物无声。《健康人文》“课程育人”是将以人为本、与服务对象共情的职业道德,仁爱思想、健康责任、生命意识、人际和谐的职业精神等自然的渗透教学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润物无声。因此,在活力课堂打造时,观看经典片段后学生会泪流满面,魅力校园氛围创设中,主题环境对学生熏陶和浸润,专业实践的体验中,老人对学生的依依不舍,网络化手段运用时,师生线上线下的亲密互动,这些均能让学生流泪和共情,触动灵魂,震撼心灵。
  3.时空拓展。指的是在时间上的三年连续和空间上的全方位育人。我们将“课程育人”设计成三阶段,第一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对健康服务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对健康服务对象生命和人格的尊重;第二阶段,围绕仁爱健康的校训,开展校园系列活动和志愿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未来岗位的自信,学会对服务对象实施关爱;第三是实习阶段,通过在实习岗位的锻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从而担负起健康服务的责任,同时培养学生与服务对象良好的沟通能力。全方位育人指的是学校所有职能部门都有共同育人的责任。因此,课程在设置活动时,努力获取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合作,如得到党委宣传部的支持,组织学生参加“华美讲堂”,聆听学校的“仁爱”大使讲述他们的爱心故事;与团委合作,开展了关注健康,敬畏生命电影周展播,优秀影片评选等活动。
  三、《健康人文》“课程育人”目标与内容设计
  1.“课程育人”目标。“课程育人”是在保持课程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增加或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将它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中,实现学生对将来所从事岗位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在保持《健康人文》公共素质课程属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结合健康服务行业的需求,确定“课程育人”的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与服务对象共情的职业道德,具有仁爱思想、健康责任、生命意识、人际和谐的职业精神,并将这些目标要求融入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教学方案实施的各个环节之中。
  2.“课程育人”内容。根据“课程育人”的目标,我们提炼了每章节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尊重关爱生命。在职业道德一章的教学中,我们挖掘了生命伦理的内容,将安乐死、临终关怀及代孕母亲等问题向学生抛出,并介绍了生命伦理中应该重视的原则,把尊重关爱生命作为第一原则向大家推荐,以此来提醒学生在未来的健康服务中要关爱患者的生命,遵守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准则。(2)学会实施仁爱。将医学史上的人文关怀内容进行提炼,增加了学会实施仁爱的内容。从讲述古今医学大家如孙思邈、张仲景、吴孟超、林巧稚等对患者关爱的故事,启发学生不仅要认识爱,感受爱,而且要学会爱,将医学大家身上学到的爱内化为自身的潜在意识,外化为日常行为规范,融合在未来的健康服务工作之中。(3)明确责任担当。在健康服务法律支持的教学中,我们将原来强调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培养内容向健康服务的责任内容倾斜,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明确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自己该肩负的责任与担当,以此来约束自己,努力做一名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员。(4)坚守以人为本。在健康服务的人际沟通教学时,将以往教学重点从沟通技巧掌握扩大到沟通原则的坚守。因为无论是倾听还是表达,虽然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但是倾听的态度和表达的程度关键取决于在沟通中能否遵循以人为本等原则。倾听时,只有充分尊重服务对象,平等对待他们,才能做到专心和耐心,表达中,只有具有以人为本的情怀,才能做到用温柔的语言抚慰服务对象的情绪。(5)品位苦难与不幸。我们在进行文学艺术作品欣赏的教学时,将描述疾病痛苦的作品纳入阅读范围,目的是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引发学生对生老病死的哲学思考,加深对健康服务领域的感性体验,激发对服务对象疾苦的同情,促使在未来的职业实践中对服务对象生命的安慰和呵护。   四、《健康人文》“课程育人”的实施路径
  1.活力课堂的打造。结合设计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活力课堂的打造。如结合珍重关爱生命内容,开展生命主题的经典片段欣赏,组织学生观看《生门》、《人间世》等纪实篇,学生看后泪流满面,并写下“对生与死,亲情与爱情等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理解”的语句。再如结合责任与担当的主题内容,进行“健康服务中责任与技术哪个更重要”的辩论赛,通过经典片段的观看和健康服务中热点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明确了生命的不易和健康服务者的担当。
  2.魅力校园的创设。首先是仁爱健康物质环境的打造,学校在综合楼二楼正面镌刻“仁爱,健康”的校训,以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命名了校园的主干道路,在综合楼的底楼展示出学校的发展成就,所有的环境打造旨在以润物无声的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是活动内容的组织。围绕学校仁爱、健康的校训,結合不同的专题,开展系列活动。通过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打造,创设魅力四射的校园文化,实施“课程育人”的内容。
  3.专业实践的体验。《健康人文》“课程育人”还结合专业,进行体验式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情感、感知职业。如联合团委以专业社团为依托,以未来健康管理师、康复治疗师身份,进入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慢病管理,对社区残疾人进行健康照护,以养老护理员身份进入养老院,对老人实施临终关怀服务等。通过在专业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来促成学生对仁爱、生命、健康和责任等的认识,并将这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互联网时代,《健康人文》“课程育人”也运用了信息化手段,如将设计的教学内容在职教云平台播放,进一步扩大了受众面。建立健康人文“课程育人”的学习园区,通过互联网的聊天工具,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再如将活动的内容、等放在宁卫青年校园平台上,吸引众多的学生在线上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以我们开展的健康人文经典诗歌大赛为例,就吸引了近800学生通过宁卫青年的平台参加,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参考文献:
  [1]周建松,等.构建全课程立体化同向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
  [2]马亮,顾晓英,李伟.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
  [3]王晓波.医学人文教育属性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9,(3).
  [4]程舒通.职业教育中的课程思政:诉求、价值和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5).
  [5]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9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