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差异化教学的若干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就。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在学校获得受教育机会,在适宜的教学方法下展开知识内化,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理想。本文从教育的差异化着手,分析了其在学校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探究了现阶段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学校语文差异化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差异化;有效策略
  2016年,教育部发布实施了关于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的多项文件,其中明确对课程性质、教学内容等提出了相应要求,并与普通学校课程标准紧密衔接,这套课程标准的提出对新时期促进教育公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课程标准当中有机融入了新时代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异。但在标准实行过程中,部分学校未能加强重视学生的差异性特点,语文教学课堂上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如何为每一位不同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已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话题。以下则是笔者就此的分析与论述。
  一、 差异化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差异化教育教学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个人特征等展开针对性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各得其所地发展,逐渐形成综合性、多元性教育教学模式,进而促进不同学生的个人素养提升以及全面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推荐特殊的差异化的教学已经成为一项主要的目标,在展开差异化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确保教育的公平性以及公正性,切实促进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语文课程可以说是基础教育中最为基础的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为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差异化理念在其教学课堂上的合理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为:第一,差异化教学合理应用下可以形成多元優势的组合,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步伐;第二,差异化教学可有效发掘特殊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切实帮助,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学习能力同步得到提升;第三,差异化教学有利于拓展并完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使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进而为不同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学习空间,进而促使学生高效率进入学习状态。
  二、 现阶段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专业素养未达到标准要求
  尽管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但通过笔者的调查分析发现,学校内仍旧有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未能达到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切实抓住教材内容展开全面且有效的语文教学。另外,有的教师未能重视课堂管理,以较为传统的思维为主,未能做到趣味性延伸与拓展,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 课堂上未能明显体现出差异化
  差异化理念下,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通过笔者的观察发现,目前部分教师未能真正地展开差异化教学,课堂上仍旧以统一化、整体化为主,致使出现教学效率极低、学生学习思维难转换等问题。归根结底,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在学生无法针对性地掌握自己的语文知识学习的方法。
  (三) 课堂互动少,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加强课堂互动是打造高效差异化语文课堂的必要前提,若是可以展开适宜且科学的课堂互动,则必然能够有效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机。但现阶段,受到传统思维的禁锢,教师仍旧以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很少展开课堂互动,未能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与课堂参与度,致使多数学生难以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语文课堂,长此以往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发散。
  三、 语文差异化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 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教学目标
  我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各有不同,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在理解、认知、适应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出发制订差异化教学目标,体现出其层次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进而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以七年级语文《美丽的山城》为例,课前教师明确总体目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目标,如要求听力障碍学生应当带着内心情感去阅读文章,体会“山城”的景色之美;要求智力障碍的学生重点认识本篇文章的生词、生字,从这些字词当中理解文章;要求肢体障碍的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思考“作者是如何赞美山城美景的?”这一问题,深度分析本篇文章的内涵,在脑海中绘制出一幅幅山城美景……在这样差异化的目标下,可以有效避开学生的短板之处,使学生能够以更为适宜的方式来展开针对性的课堂学习。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每一层面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进度,及时发现存在的不同障碍性问题,帮助学生跨越障碍,更加全面地细致地掌握基础性语文知识。
  (二) 合理应用差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个性化训练
  相对于普通学校的语文教材来说,我校语文教材内容相对较为浅显,因学生存在不同的机体缺陷,在学习过程会存在较多困难,为了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必须合理应用差异化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训练,使学生可更加直接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进而全面掌握新知识。以九年级语文《雨》教学为例,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熟练阅读文章,并充分发散思维认知“雨”的全过程。课堂上,教师以质疑为主导入新课,鼓励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质疑,有的学生提出下雨会有什么变化,有的学生提出本文是什么季节的雨……在提出质疑问题的作用下,强化课堂互动,并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接下来,教师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将教学环节划分为认字、阅读、理解、投入感情、总结等,以差异化理念为主,将学生合理地分为不同小组,使每一组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加强重视个性化训练,在对每一学生学习能力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指导,以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在此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结合学生个人行为来明确个性化指导的时机与内容,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 依托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理解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现代信息技术广泛于教育行业,为语文课堂的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因此,新时期教师应当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抓住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语文课堂的衔接点,不断调整其适宜性与贴合度,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彩的语文课堂,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解效率。以《海上日出》教学为例,教师提前熟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在制作PPT教学课件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充分体现课件的多元性与层次性。课堂上,首先借助PPT课件展示图片以及音乐,使学生可在这些现代化元素的带领下进入到“日出”的美景当中,接下来教师泛读文章,要求学生闭着眼睛仔细倾听,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海上日出”,泛读完成后提问“同学们,在老师阅读过程中你们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学生积极发言。其次,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以PPT来展示学习建议:第一,轻声阅读,读通全文;第二,标记较为复杂的词汇,借助其他资料或者工具来查询其读音与含义;第三,标记文章段落,画出作者描写景色的语句,并展开分析与理解。学生自行展开课堂学习,之后课堂上进行交流反馈,在教师的带领下使学生对文章新知識有更为全面的认知。最后,教师提问“‘海上日出’为什么可以成为‘伟大的奇观’?”可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指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去理解文章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在发言的同时结合学生的理解播放相应的“日出”图片,为学生提供动态的美景画面,使每一位学生都可内化语文知识,并从中获得美的熏陶。
  (四) 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进一步树立学习自信
  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使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但因学生机体缺陷,若是单纯展开课堂教学则会形成一定阻碍。因此,教师应当结合“生活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个人生活中、学校周边的事物,根据学生的差异化特定来选取教学方式,使学生可更加全面地认识生活事物,进一步树立学习自信。例如,在实施与四季有关的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实际观察或者结合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话将四季描绘出来,使学生可在自主观察时充分感知季节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及时表扬学生的个性思维,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如,在开展与校园生活有关的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点滴事物,并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在日常观察记录的基础上获得更为细致的认识,进而在这些认知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接下来,在课堂上留有足够的时间使学生展示观察记录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使学生能够以更加浓郁的兴趣探索新知识,进一步树立学习自信。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差异化教学的合理应用对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了解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教学目标,合理应用差异教学模式、加强重视学生个性化,依托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理解效率,侧重培养学生观察意识、进一步树立学习自信等方面做起,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为不同学生提供更为适宜的学习空间,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政明.浅析中学语文课堂差异教学的科学性[J].职业,2010(11).
  [2]许邱,灵芳.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差异化教学的模式与成效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5(5).
  [3]黄莹.中国国内差异化教学的相关研究[J].文教资料,2010(10):134-136.
  [4]王建梅.认知差异生成精彩课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漫谈[J].考试周刊,2013(61):79-80.
  [5]杨瑞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进行美学引导应体现出差异化[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15):101-102.
  作者简介:
  王志乾,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特殊教育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41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