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本地化:以空间、时间、文化为依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传统的本土观念往往与主客尊卑、排外欺生联系在一起,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华夷之辨联系在一起,与天朝上国、中心边缘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多称之本地化(外来者融入当地)与在地化(本地者归返乡土),强调在地的历史、地理、文化及主体意识的一种运动,主张“以全球为架构思考,以在地为关怀行动”。(参见维基百科:本地化词条)基于此,本文将此理解为空间上对本乡本土所产生的归宿感,时间上对本土历史所产生的沧桑感,文化上对方言方音所产生的凝聚感。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把“家乡文化生活”作为学习活动,要求考察家乡的风俗习惯、邻里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第五单元把费孝通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列为必读书目,凸显在地化、乡土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空间篇
  【课堂呈现】
  每节课开头五分钟,是学生主讲的时间。“成语系列”学生讲“见贤思齐”,注明出处为《论语·里仁》。
  我见缝插针,趁机拓展如下内容:“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那怎么能说是聪明智慧呢?”),接着我把重心转移到仙桃市张沟镇新里仁口。
  师:我们班有没有张沟镇的同学?是否知道新里仁口?
  生:我是张沟人,知道新里仁口。在张沟到仙桃的公路边,还要经过一座大桥。
  师:直接呈现百度搜索结果:1984年,隶属张沟镇的新里仁口乡与接阳乡、张场乡合并成立新里仁口镇,与张沟镇平级。2002年,新里仁口镇与张沟镇合并。现为新里仁口管委会,辖13个村,1个居委会。
  补充说明:新里仁口在通順河边,是水路交通的码头,自然形成的集镇。通顺河是汉江的一条支流,全长191km,发源于潜江,到汉阳注入长江。在陆路交通还不是很便捷的年代,水路交通有很大的优势,码头和集镇是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
  【纵横拓展】
  师:同学们还能不能想起有关居住在仁德的地方、选择住处之类的典故、成语?
  生:孟母三迁。
  生:风水先生帮人观察房子建在什么地方。
  生:住房最好是南北朝向。
  生:一个族群到一个新地方,总是选择背山面水的地方建房子。
  师:说得不错。儒家更注重一个地方的伦理道德等因素,而阴阳家、兵家、道家更注重风水朝向、山川河流、适合人居等地理因素。
  我稍微拓展一下。一个地方是否适合人居,主要考虑气候时令、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选择物产丰富、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从来就是人们迁徙的动力。风俗包括风尚、礼节、习惯以及禁忌等,一般是不成文规定。人们对良风美俗的向往可以说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个地方的习惯、教化,就构成该地的伦理空间。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诗意建立在地理空间、伦理空间都令人愉悦的基础之上。先民借用《论语》里的词语,把这个水路交通要地命名为新里仁口,寄托了他们对良风美俗、诗意栖居、生意兴隆的美好希望。
  二、时间篇
  【课堂呈现】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五课是屈原的《离骚》,课文难度很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设置了如下场景——
  师:屈原与我们仙桃还颇有渊源。张沟的同学,你听说你们那里有一个沧浪馆没有?
  生:听说过。
  师: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呢?
  生:不大清楚。老师,你搜索一下啊。
  师:哦,搜索当然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但我们要学会筛选信息的真伪。下面是搜索结果:
  沧浪馆是张沟著名景点。古时,汉江有一支流经沔阳,名曰沧浪河。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流放之时,游经沧浪水,在张沟处遇渔父问渡,颇为伤感,渔父唱了一首《沧浪歌》启发屈原如何面对现实,传为历史佳话。唐代中期,为纪念屈原,沔阳(仙桃原地名)先贤们在张沟建了沧浪馆,沧浪馆位于张沟镇通州河北面,现张沟影剧院旁。
  《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这首民歌的字面意思是:水清的时候可以用来洗涤冠缨;水浊的时候就可以用来洗脚。深层意蕴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形象化说法。
  两千多年前的仙桃渔父,试图劝说伟大诗人豁达一点,不把自己与楚怀王紧紧地绑在一起,但是诗人显然没有听这位达观洒脱的渔父的话,还是把爱国忠君当作自己的唯一道路。看看哪些诗句是表达这种情感的?
  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师:我们说到屈原,总是会想到什么?
  生:屈原几乎可以与爱国主义划等号。
  师:爱国主义不应该是一种抽象的教条,而应该是一种具体的情感——爱国就意味着首先应该爱我们身边的同胞,爱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家乡。对家乡的感情应该进一步升华到了解家乡的生态地理、人文地理、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人情世故、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兴衰荣辱……接下来就应该是尽可能为家乡增光添彩,造福桑梓。比如仙桃杰出人士雷军为仙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仙桃中学杰出校友李中泽在本校设置奖学金报答母校。
  【纵横拓展】
  师:说到我们楚地的豁达洒脱,不把王权放在眼里,就要提到这件事情:公元前977年,周昭王统军由千地出发,逾散关,顺汉水而下,传说是在仙桃与潜江交界的汉江上与楚国发生战斗,周昭王溺死于水中,六师将士俱葬江底。后世的说法是,出师原因是周昭王要占领楚地的铜绿山,获得铜这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于是如此兴师动众,最后却大败亏输。如此说来,汉江是周昭王的一个噩梦。
  《诗经·周南·汉广》里的“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表达了汉水流域的先民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楚狂接舆和渔父都对功名利禄抱持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似乎都有道家隐逸的倾向。
  从空间维度来看,南北走向的汉江大体上打通东西走向的黄河与长江,成为中东部地区贯通南北的重要的天然河道。黄河、汉江、长江,这三条大致呈“工”字形的河流是中华文明发育的发祥地,而汉江就是“工”字中间的那一竖。就是这一竖,让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就此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时间维度来看,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二里头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各自努力,繁星满天,蔚为大观。汉江承担起将北方的粟作文化与南方的稻作文化融为一体的重担,是北方政权向南方政权发起攻击的战略通道,当然也是南方政权守住长江的锁钥。当气候变化、兵燹四起,北方陷入天灾人祸之中的时候,南方往往成为中原文化的续命地。一次次的衣冠南渡,促进了南北民族和文化的大融合。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往往是以冰河期为开端,因之而起的气候变化让南方更适合人居,以兵连祸结、人口锐减等人事变迁为表象。不知道有多少人顺汉江而下进入长江,然后分散到南方,生命传承得以延续,文采风流得以赓续。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江是生命的通道,是文化的救星。汉文明、中华文明瓜瓞绵绵、繁衍生息,汉江可谓居功至伟。
  毫不夸张地说,汉江串起了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刘邦、萧何、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羊祜、陆抗、孟浩然、杜甫、王维、(郭靖、黄蓉、郭襄)、孟珙……这些豪杰之士、文人雅士以汉江为背景,上演了一出出悲喜剧。无论是以北方还是以南方为出击点,南北走向的汉江都是水路交通的不二之选。
  三、文化篇
  【课堂呈现】1
  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課《诗经·卫风·氓》,也运用了《诗经》常见的比兴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师: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关雎》,还记得比兴的表现手法吧?
  生:资料上是这么说的: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说,“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师:利用资料回答问题,不错。能不能举几个日常生活中运用比兴的谚语、俗语?
  生: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生:人挪活,树挪死。
  生:牛来哒,马来哒,张家大姐回来哒。
  师:你连这则民谣都知道啊,佩服佩服。这则民谣与《诗经》里的“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纵横拓展】1
  师:在有些人看来,谚语俗语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其实谚语俗语在表现手法上与上古先民有不谋而合之处,因为《诗经》本来就是先民的民谣民歌、谚语俗语。作为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和俗语运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比兴手法,加上朗朗上口的音韵和节奏,在外在行为习惯、内在品德修养、精神信仰和灵魂皈依方面,传承着千百年的文化基因。谚语和俗语虽然看上去琐琐不足道,与宏大精深的哲学研究和肃穆庄严的布道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却逐渐被提炼、升华为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进而形塑国民性格。
  【课堂呈现】2
  《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忍尤而攘诟:忍受着责骂和侮辱。攘:忍受。
  师:“攘”这个词,我们见到过没有?
  生:《出师表》里的“攘除奸凶”,铲除。
  师:“攘”在这首诗里是“忍受”的意思。“忍尤”与“攘诟”是近义关系。还见过哪里出现“攘”这个词吗?
  生:攘外必先安内。
  师:“攘”什么意思?
  生:排除?
  师: “攘外”是指“接住敌人打过来的拳头并往回推”。还有《孟子》里的一句话:“月攘一鸡。”这里的“攘”是“盗窃”的意思。
  师: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听到过一句俗语:“推不上前,攘不下后”?
  生:我听到过。我爸爸用这句话批评过我。
  师:哈哈,你爸爸用这句话批评你是什么意思啊?
  生:应该是批评人中不溜秋,不思进取。一个人碰到有难度的事情,即使有别人推动,也没有能力和勇气去做;碰到简单的事情,即使有别人推动,也不知道退让。
  师:正解。这里的“攘”也是“推”的意思。希望你今后勇攀高峰,敢于迎接挑战。
  【纵横拓展】2
  师:从“推不上前,攘不下后”这句俗语的意思,我们应该能认识到,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就是说,一些方言词汇实际上与古代汉语的用法不谋而合。在我们仙桃方言里,一些词汇和说法看上去土得掉渣,但实际上古色古香。我曾经搜集、整理、发表过一些,这里与你们分享几个:
  诪张(zhōuzhāng):欺诳。以欺骗迷惑别人。方言造句:这明显是诪张话,我不会上当的。
  出自《尚书·无逸》:“民无或胥诪张为幻。”
  疲癃残疾(pílóngcánjí):指老弱病残。方言造句:这户人家疲癃残疾,真造业。
  出自宋·张载《西铭》:“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穷斯滥矣:小人身处逆境,就容易胡作非为。本地方言里,一般说成“穷斯烂眼”,不是说操守问题,而是说贫穷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方言造句:这个人看上去穷斯滥矣,却很有骨气。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如果说“惟语言才使人能够成为那样一个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体”(威廉姆·冯·洪堡语,转引自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唯有乡音才是摆脱趋同化、获得独特性的独门秘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普通化、规范化是减少交流成本、获致最佳效果的不二法门。然而,“千人一面,千人同声”却也有可能是规范化衍生出来的负面效果,而这种负面效果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或者是众多的人只用一个头脑思考,或者是创造力的戕残净尽。巴别塔,是人类理性的有限性的标志,也是人类语言多样性、多元化的胜利,当然就是人类思维丰富性、多样性的胜利。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顽强表现,作为文化认同的永恒胎记,作为无可变易的本真状态,方言土语永远在悲壮地抵抗主流声音和社会趋同的所谓必然性,始终在以一种逆反命题的形式在证明:人的存在绝不仅仅是物质意义上的丰衣足食所能满足的,更需要独立、自由的思想空间才能安妥狂放不羁的灵魂,才能赋予人的存在以真实的意义。而唯有每一个人活生生的言语,唯有充满原创性的、独立性的言语,唯有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的言语,才有可能表达个人的情感、心性、思想于万一。“得兔忘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作为一种理想境界是令人歆羡的。然而,不通过语言这种中介,我们用什么去做交流呢?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珍惜本乡本土的语言资源,并且挖掘方言方音与上古、中古、近古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契合之处。一旦发现方言与古汉语如此契合,我们会平添乡土文化的自豪感。
  真正的融入、归返,是全球化视野,是开放接纳,而不是偏安一隅、墨守成规、拘泥僵化。本乎此义,才有可能达致“万物皆备于我”的境地。
  (作者单位:湖北仙桃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85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