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历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经历教学”通过转变角色,让学生站在设计者角度去思考和设计,融入自己的设想。这是一种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放手让学生去探讨,在经历中获得,在实践中丰富,提升经历效能。
  【关键词】语文课堂;经历教学;应用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个知识点或一篇作品,教师反复讲,反复强调,但学生还是不会,解题中依然会出现错误,原因何在?其实,我们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教师所经历的绝非学生所经历的。“经历教学”所提倡的,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去经历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培养学生经历意识,促进经历实践,提升经历效能。
   一、转变角色,让学生去设计
   提倡“经历教学”,首当其冲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经历意识。我国的教育是延续了封建科举制度而发展起来的,师道尊严的传统课堂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地听教师讲,学生是被动地参与学习。而“经历教学”所提倡的,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去经历,学会主动地学习。转变角色,就是要求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能“弯下腰”去和学生对话,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如文言文的教学,不是教师告诉学生应该解决哪些实词和虚词的翻译,而是让学生成为“师者”,明白应该掌握些什么。又如小说的解读,不是教师告诉学生针对角色应该结合什么描写方法进行分析,而是学生结合描写方法对人物形象特点进行分析并归纳其特点。
   转变角色,让学生自己去设计,首先要在目标上下功夫。即通过本次课堂的学习,应该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或解决哪些问题。以《我与地坛》为例,要读懂这篇文章,首先要了解什么,自然是作者简介,这就需要学生借助各种资料提前了解。在此基础上,自然要熟读作品,能概括作品的基本内容,即“我和地坛”、“我和母亲”两大板块。围绕“我和地坛”,先要结合作品而分析“地坛是什么样的地坛”,找到“荒废但并不颓废”的特点,再从“我”在地坛中的思考中去感悟“生与死”。当学生真正明白了需要读懂什么,不用教师讲,学生也会主动地去探究,去弄懂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学会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应如何“教”,从“教”而学会“学”,从而实现“经历”,变得主动。
   二、学会放手,让学生去探讨
   “放手也是一种幸福”,但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却难以做到“放手”,总是死死地把课堂拽在自己的手里。其实,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其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也有了较大的上升,在语文教学中学会放手,让学生在自己的设计引领下去探讨,在合作中去解决问题,真正“经历”学习过程,才能更好地获得对知识的构建,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才会更加深刻,体验也才会更加丰富。如《江南的冬景》的“午后郊游图”,在教学中只需引导学生围绕“所写景物”、“景物特点”、“作者感受”、“所用手法”四个层面展开交流,教师结合学生交流进行相应的补充、点拨即可。
   学会放手,让学生去探讨,表面上看是弱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作用,而本质上则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就文学作品的解读而言,教师所要做的,不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讲解,而是要教会学生方法,即“授之以渔”,为学生终身阅读奠定基础。如小说的解读,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关键是要抓住描写方法进行分析。如《一个人的遭遇》中对凡尼亚的分析,就要引导学生抓住其外貌、语言和动作展开分析,从而理解凡尼亚是一个天真纯洁又经历战乱惹人怜爱的战争孤儿。也要通过对凡尼亚的分析而体会他对亲情和父爱的渴望,由此反衬战争的罪恶。对于这些,更多不是教师以讲授方式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解读作品而感悟。
   三、从做中学,让学生去实践
   绘画教学“写生”之法,即让学生真正面对实物或风景作画。语文和生活是最密不可分的,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出现了脱离生活的现象。提倡“经历教学”,就是要采用“语文写生”的方式,让学生从教材或课堂的象牙塔中走出来,真正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从读文学作品转向实践,真正学会去做,去实践,将语文和生活有机的整合起来,从生活中去感受语文的魅力,在实践中感受汉语文化的熏陶。
   语文需要做,且在做中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感悟。如《十八岁和其他》的学习后,不仅要结合自身实际思考两辈人之间的矛盾,更要学会处理这些矛盾的方法,这才是重点。又如《我与地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诸多问题,是否也会和作者一样,找一个附近的园子去思考。又如《江南的冬景》的学习后,家乡的景如何,是否认真观察过,体验是什么,该如何表達。又如《一个人的遭遇》的学习后,看看和战争相关的电影,思考战争给人类的伤害。再如现代诗歌的学习,可组织学生创作比赛。诸如此类,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多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验,语文学习才会更加有效。
   “没有经历就没有学习”,没有经历的“学习”只不过是机械的学习,死的学习,是毫无活力的学习,只有让学生“经历”,在经历中生成和发展,才是活的学习,才是富有生机的学习。提倡“经历教学”,通过转变角色,让学生站在设计者角度去思考和设计,融入自己的设想,放手让学生去探讨,在经历中获得,在实践中丰富,这样的语文学习才会是富有收获的,利于学生终身成长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娄屹兰.融入经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数字教育,2017,3(06):64-68
   [2]云琨.论作家经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内蒙古教育,2015(03):8
   [3]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海安市海陵中学,江苏 南通 2266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4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