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语言出发 再回到语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重要的基本功和首要任务。教师可通过还原景物以体现文本的生动之处,通过斟酌词句揣摩文本的深层含意,通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精神特征,发现平凡文字背后的不平凡之处等策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下解读文本,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文本解读;学科核心素养;语言情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文本中的语言是一扇神秘的窗户,谁能开启它、解密它,谁就能抵达文本解读的彼岸。但是,许多教师对文本的探究只是停留在将配套的语文教参读一遍,圈画出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精彩分析,往往以教参为权威,缺乏独立思考,从而导致在课堂上生拉硬套,忽视了文本的真正内涵。实际上,教师需要站在作者、编者、教者、学者等不同的视角领略文本。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对文本独创性的解读与学生自己的语言实践。很多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泛泛而谈,存在粗浅化、表面化的倾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文本解读,需要深入到具体的语言情景去发现作者真实的写作意图,挖掘并思考文本独特的笔法。也就是要从作品语言表现力的角度去解读文本,真正做到“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一、精选景物入情境,如临其境见真淳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是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句句都是作者的心血。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悟,才能让学生经历晏妙丰盈的心路历程,随着语言的涓涓细流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要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才是教师应追求的理想和境界。
  例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很多教师对于百草园的精彩景物描写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每种景物的特点、写作角度和写作顺序,以表现百草园是作者童年的乐园。这样的分析虽然无错,但还只停留在对文本较浅表的解读。为了深入解读文本,教师需要设法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的真实情景,不妨从几个词语切入。比如“光滑”。作者描写石井栏为什么用了“光滑”一词?可以想象,童年的鲁迅经常在百草园里玩耍,幼童喜欢爬栏杆,一定是无数次在石井栏上爬上爬下,时间久了,石井栏就会被磨得很“光滑”。又如“低唱”和“弹琴”。童年的鲁迅在院子里玩耍,捉虫子、拔何首乌是常有的事,对于一个稚气的孩童来说,听到虫子的叫声很是好奇,他觉得这声音十分好听,如同弹琴唱歌一样好听,这说明童年的鲁迅是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孩子,他觉得这些虫子的叫声比在三味书屋里读书要有趣多了。因此,他在成年后回忆起这些虫子的叫声时,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和乐趣了。与简单地说明拟人手法的运用会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相比,这样的解读显然更加深刻。
  二、沉入词句潜斟酌,咬文嚼字韵味深
  学者南帆曾指出:“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因此,在细读文本时,要对关键词语仔细揣摩体味,既要理解其字面意思,又要理解其深刻内涵。教师要指导学生沉入文本的字、词、句、段,咬文嚼字,从一字一词上找差别,从一言一句上看深义。只有读透教材,才能让学生发现文字背后的故事。如《阿长与山海经》中有下面一段精彩描写。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这段话描写阿长告假回来,给“我”买来了《山海经》,那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实在是一句精彩的语言描写。从文中可以知道,阿长只不过是童年鲁迅家中的一位保姆,也就是一位佣人而已,暂且不说阿长的年纪比“我”要大得多,单是阿长开口说话时,竟然称呼“我”为“哥儿”,这样的称呼里就有说不出的爱怜和亲热;同时从这段话中还可以看出,阿长显然对“我”也是敬重的,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中,自知社会地位不高,因此说话时也懂得分寸。因此,一声“哥儿”,既是亲切的称呼,也是敬重的称呼。此外,阿长把“山海经”念做“山哼经”,这一说法也值得玩味,阿长不识字,没文化,她只是听到“我”谈到过“山海经”,自然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三个字的读法,自然也不会写。由于她平時的误听、误记,以致于造成了误读,把“山海经”称做“山哼经”。阿长的这一句话,把“长妈妈”的形象光彩夺目地树立起来了,成为全文的一大亮点。
  三、于细微处品真情,一颦一笑皆动人
  文学作品中不乏对人物的描写,并往往通过具体而微的细节加以突显。因此,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时,需要抓住细节关键处,以便全面地把握人物的精神特征。
  譬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很多教师讲到文中“母亲”的苦,其实文章更想表达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文中有如下一段描写。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萧条荒凉的落叶会使人想起生命的凋零与终结,即便是健康的正常人看到了,也会产生一种悲凉寂寞甚至凄惨的感觉,何况对于一位双腿残废的人。因此,当母亲看到树叶飘零的景象,下意识地把身体“挡在窗前”,一个“挡”字,可谓用心良苦,表现出母亲不愿让儿子触景生情或情绪激动,就像文章开头那样“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样一个细节,一个简单的动作,真切地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爱。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无与伦比的爱,可以从中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接下来,可设计让学生补写的练习,帮助学生走入真实的语言情景,进行积极的语言实践。如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写下面这段文字中空白的部分,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越是怀念,越是深深的自责啊,越是自责就越要好好儿活啊,所以,又是一年,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大雁,我(   );听着听着李谷一的甜美的歌声,我(   );看著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   )。
  四、于无声处听惊雷,巧用副词寓意深
  有些文章,作者的用词看上去十分普通,仿佛并无高妙之处,但是细品后就能发现其潜在的价值。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特别需要注意这些似乎很普通的词语,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作者的真实意图。譬如在《皇帝的新装》一文中,副词“都”的运用特别有趣。
  每个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漂亮……”
  上述句子中的副词“都”,看起来很是平常,是最普通不过的了,但是细究之后就会发现,作者在用词上大有讲究,一个平淡无奇的副词“都”,恰恰揭示了那些说话人共同的心理特征,他们的虚伪、愚蠢、不诚实、不称职、阿谀奉承,全部在一个“都”字中表现出来了。
  引导学生从一个具体的词入手,可以发现另一番境界和意味,也比一般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方式更有趣,更有效。所以,从具体的语言入手,分析具体语言环境下用词的妙处,才是真正的语言实践。
  然而,对于什么样的文本解读才是有效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教师在上课之前会通过参考书或阅读课文解读资料,并期望面面俱到,唯恐遗漏。殊不知,越是想要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文本解读需要读者融入个性化的体验,这样才能产生更深入的思考与领悟。语文教师在拿到一篇文本时,最好的做法就是摆脱参考书,纯粹“素读”,唯有如此,才能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才会积累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成果。只有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语文课,才是更值得期待的。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解读得法,解读到位,解读得别有新意,在课堂上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积极寻找与文本和作者相关联的资料,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阅读,从而揭示出作品更深刻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那山,看水还是那水”,促进学生认识境界的升华,做到“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文本,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
  (责任编辑  郭向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6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