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活化思维基础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初中各学科当中道德与法治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能引导中学生樹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价值观逐渐形成,这个阶段基础的好坏对他们升入高一级学校有着较大影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在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基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其情感的引导,思想上的塑造以及价值体系的形成的一门学科。现在社会生活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直接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如何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也是初中老师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老师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上,要有意识地渗透生活化思维,为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给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提供一点点的帮助。
  一、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按照实践性原则来操作,初中学生处在青春期,正是培养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在培养学生思维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学生的素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要注重思政教学的实践性,才能更好地达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的。初中学生的思考方式还存在局限性,当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进行正确地分析与合理地判断,这就造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出现一些偏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将生活化内容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把道德与法治课本内容利用实践性来进行诠释。
  (二)事实性原则
  现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当中教学内容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它的教学内容理论性非常强,所以对这些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很难充分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吸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出现与事实脱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有效利用。这不利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牢记事实性原则,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这样他们对事实事例印象深刻,更加具有教育意义。
  (三)乡土化原则
  初中学生生活经验缺乏还存一定的不足。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对一些道德与法治问题产生疑惑。这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许多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很贴近。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也会因此受到不小的阻碍。老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化思维基础着手,利用他们生活环境中道德与法治案例,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中所涉及的众多内容有全面的了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知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格局就会有正确的理解,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任务。
  二、 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研究
  (一)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下,将实际的生活化现象有效地渗透教学活动中。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理论性非常强,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把实际的生活现象更好地融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而让他们的学习质量得到更快地提高。初中学生在特定的地理、社会文化环境下都会对所在地文化生活产生一定的特定理解。所以,在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引用实际地方的事例,为学生提供其身边的生活中的素材。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法律伴我成长》这篇文章时,因为法律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他们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道德与法治老师如果还用以前的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不会太高,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法律情况,创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当地的案例能够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程度,老师可以通过身边的环境、事物来讲解其道德与法治文化功能以及相应的在道德与法治、文化、经济中的特有的作用。生动、接地气的教学课堂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慢慢地融入现实生活,从而在生活情境中更好地了解法律知识,并且还能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当中。
  (二)联系生活,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完成教学活动,老师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更好地利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有助于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了最初的使用,为以后的实际运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例如,在学习《珍爱生命》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珍爱生命相关的图片、影像等,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让学生明白生命的价值。也要珍爱自然界中一切生命。课程开始教师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危险情况进行讲述,学生一般会积极发言,回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危险事件,教师通过他们描述的事件就能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关于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这样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更加深刻,因为事件都紧贴生活,对他们起到很好的实践作用,这种方式他们更容易接受。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通过开展一些教学活动,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实践教学中。在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他们才能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效地掌控,这种教学手段比对他们非常有效。
  (三)结合时事热点话题,导入实际教学
  加深道德与法治理论了解使学生更加充分领会道德与法治课程内涵,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属于自己的道德与法治基本意识。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常常融入道德与法治基本理论内容,就是为了培养初中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可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生活中,所以,会导致初中学生无法理解那些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理论,不理解的知识学习起来自然非常困难。因为以上情况,在生活化思维的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充分结合当下社会时政热点新闻,为学生多讲解在日常生活经常听见或者见到的现实案例。例如,在“基本道德与法治制度”这节课中,老师可以融合当下热门词汇“两会”“十九大”“中国梦”等词语做出详细的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又或者在分析“政府职能”的时候,可以从政府近几年在调控物价中的执政法律和经济政策等方面来介绍其职能的不同特点,还有为推动市场经济而进行的宏观调控作用非常明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当中会涉及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对于他们理解和掌握起来有些困难,还有初中时期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思维特别活跃,对热点问题也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就能依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并且与时事热点话题结合起来,导入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当中,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构建良好教学情境
  在新課改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持续地完善课程资源,在生活化思维的应用下,生活也变成了老师的教学取材地点,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发现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对于构建情景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举例:在这节关于“自我价值”的课上,老师在进行新课程的引导阶段,主要的人物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见的人物——徐悲鸿,可以先学生介绍徐悲鸿的故事,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因为当时国内人民生活贫困和社会动态不安,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不高,所以留学生的生活条件很差,经济非常的困难,道德与法治上也经常受到歧视。留洋学生嘲笑徐悲鸿,说中国人愚昧无知,是亡国奴,作为一个满腔热血的中国人,他严肃的回答:等到毕业看看谁才是人才,谁是蠢材,从这时开始满腔爱国热情的徐悲鸿,努力上进、发愤图强,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它的作品在全世界都进行展览,当然在卢浮宫和凡尔赛等巴黎博物馆也展出过。老师为学生讲述这个故事就是为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有了榜样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正确地认识自我,并敢于展现自我的价值。
  (五)完善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起来
  在初中教学模式的探究中,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有些乏味、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成绩经常出现下降的情况,从而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正因为这种情况,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进行生活化案例的导入,这样就能有效地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从而让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有新的认识,他们就能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一定的爱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要完善教学方法,用创新的方法设计教学内容,将教学变得趣味化,充分理解生活素材所带来的教育价值,能够在简单有趣、生动易懂的环境下,他们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就能更好地接受生活化教育模式。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友好交往礼为先》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从古到今礼仪就是一门大学问,所以在礼仪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先找出一些与交友礼仪相关的故事,更好地利用故事来导入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能被调动起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在教学中还要进行现代交友礼仪的教育,在具有传统文化礼仪素养的完善教学内容,引导他们知晓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他们能够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准备。另外还可以从“竞争与合作”内容进行思政教学,列举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竞争与合作的概念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结合学习的主题,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在小组内的合作讨论和竞争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二者”间的关系与不同,同时进行思想境界的升华。因此,道德与法治老师在教学模式的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地分析学生的特点,从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切入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充分将生活化思维运用其中,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素材,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理论。
  三、 结语
  通过以上的叙述,在传统道德与法治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生活化思维教学模式的运用,是现在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着重分析与研究的题目。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促进生活化思维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更好运用,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曹华勇.生活化思维基础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7(3):126-128.
  [2]江华.基于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分析[J].中华少年,2017,10(22):169-170.
  作者简介:方志琳,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云霄第一中学分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0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