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高中语文“读写结合”训练微型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游云莺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读写结合”微型模式的引入,有利于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优化语文学习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针对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训练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微型化教学的优势,并提出了开展微型化教学的相关策略,以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型化教學;思维训练;教学模式
  高中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必须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并且最终达到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目标,这是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重视深度阅读与读写相结合,加强对读写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在积极参与和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目前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阅读归阅读,写作归写作,读写分离很常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的存在,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为了有效提升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效果,教师应积极做好教学模式与理念的合理转变,为了贯彻课程标准的新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
  一、 “读写结合”训练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由于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语文教学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是瞄准高考,考试怎么考,教学就怎么教。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在处理阅读理解与文章写作的关系上存在各自为政的态度,以人为的方式将二者进行割裂对待,从而导致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枯燥化发展,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是以阅读为基础的写作”。换句话说,我们的写作教学,不能抛开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学习,而应该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读好,写好。王宁先生明确地指出:“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具体语言环境”。教学活动只有在具体情境中开展,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语文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有效做好教学内容的融合,以便实现系统化教学的开展与落实。实践表明,通过“读写结合”训练的开展,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中所涉及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与探索,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与情感进行了解。同时,在“读写结合”的驱动下,有利于学生实现思维的应用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其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 高中语文微型化教学概述
  就目前高中的写作教学看,效果并不明显,多数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写作文只是为了应对高考,因此,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缺乏新意,模式化比较严重,教师指导也往往显得很随意,要么拿个高考题目,要么随便一个材料,再加几篇范例讲讲,然后就叫学生开始写了,作文训练多是分析应试作文技巧,以此作为日常写作训练,总是忙于应付考试,这是一种低效写作。经过探索,“读写结合”训练的开展,有利于推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在训练方法上,采用微型化教学,主要致力于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着重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让知识情境化。其对于教学内容广度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实现小型教学目标的精准实现。在该教学理论中,强调了学生的价值与地位,倡导根据学生学情进行微型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以便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从特征方面分析,一方面,与传统以大容量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同,微型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倡导根据学生学情进行教学目标与方法的制定,将知识点加以微型化,把学习内容分割成众多片段化的知识,以便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开展学习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微型化教学的精髓在于“微”,即教学内容的范围相对较小,教师主要将教育目标放在内容深度挖掘方面,从而有利于学生有效实现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与认识。
  微型化教学适合于课堂上的阅读学习和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效果。微型化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需求与学习困难,激发学生学习体验的愉悦感,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三、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训练微型化教学的优化方案
  (一)推动读写的结合,做好阅读写作的有效协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切实做好读写结合的教学工作,教师应积极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有效的转变与创新,我们应该在教学内容上把阅读和写作合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有效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通过阅读对文章写作方法进行模仿,以便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写作能力的优化,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深化,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牢牢抓住“为什么写”“写什么”以及“怎样写”这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
  例如,在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兵车行》一文进行学习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学生对于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分析,并积极思考杜甫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首诗,同时,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对诗歌里出现的场景进行有效讲述,以便实现诗歌内容的有效还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故事所描述的情景,为情感的共鸣奠定基础。在“怎样写”的教学环节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诗歌进行记叙文改编的形式开展写作,以便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强化。
  (二)开展微型化教学,实现学生思维的有效调动
  在学生思维的培养问题上,为了有效解决学生语文学习的困难,教师应积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合理引入微型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与语言的训练点进行确立,以便保障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与学生思维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劝学》一文进行学习时,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应合理分析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从而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和设计,实现教学重点的有效突出,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实现思想的培养与活跃。同时,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评论性文章,以引导学生实现思维的有效发展。此外,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对古文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理解,以便实现学生阅读意识的有效培养。比如,通过对“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正确观念,帮助其更好地明白学习的结果不仅仅取决于天赋,同样取决于后天的努力,以便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优化课堂的气氛,提升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在教学环节中作用的优化,从而造成学生对于教学环节的参与度相对较低。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做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合理构建,提升教學内容的多元性,从而有效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优化。在微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做好相关内容引入的同时,应做好要害问题与核心内容的梳理,以便为学生搭建一个具有“规模小,容量少、主题单纯、针对性与操作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所在,从而达到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目的。
  例如,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散文文化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对高中语文教材中《荷塘月色》一文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创建教学辅导平台的方式有效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率,以便更好地凸显学生群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文章中作者的语言来对生活中的景色进行描绘,从而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
  (四)做好情感的融入,引导学生实现技巧的优化
  从教学内容上分析,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优化学生对于情感的认识,并把它有效地融入写作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做好情感教学工作的开展,利用情感有效对文章的各个部分进行连接,从而确保文章阅读具有整体性。同时,相关研究表示,通过情感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现学生写作欲望的合理激发,以便引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自主进行写作与再创造。
  例如,在对高中语文教材中《鸿门宴》一文进行学习时,教师应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文章写作背景与作者情感的讲解,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解,同时,通过文章阅读,分析故事发展过程中相关人物的心理,为加深学生对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的做法的理解,以便引导其更好地融入故事所在的情境中。例如,教师可以在阅读后对于故事中项羽、刘邦、范增以及樊桧等人的做法进行提问,以便引导学生对于各个人物的心理动态进行分析与讨论。同时,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就“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从而失去了称霸天下的机会,这种观点大家认可么?你认为项羽身上存在哪些优点与缺点?”等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评论性写作。
   四、 结语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切实推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工作,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读写分离的问题,为了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优化,教师应积极做好教学观念与模式的变革,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探究微型化教学的应用,以便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读写训练环节的兴趣。同时,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从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写作经验的积累,并通过文章阅读帮助学生进行文章写作技巧的提炼,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学生写作进行合理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能力的优化,也有利于学生阅读效果的提升,从而有效实现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这样,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晓霞.写作文体知识教学:发展、重建与突围[J].中学语文教学,2019(4):13-17.
  [2]陈爽.小学语文微型化写作教学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33(1):189-193.
  [3]王荣生.写作课程内容的组织形态问题:邓彤《微型化写作教学研究》序[J].中学语文教学,2018(9):87-88.
  [4]邓彤,裴海安.从宏大到微型:写作教学范式的重大转型[J].语文教学通讯,2018(16):4-8.
  [5]王林喜.基于学情的微型化写作教学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11):15-19.
  [6]踪红.基于微型化写作原理的“述其亲”语篇编码[J].江苏教育研究,2018(11):29-31.
  [7]余国良.大学语文散文教学的创新设计与实施[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21):103-105.
  [8]邓彤.点穴式:一种微型化的写作教学范式:以说服类议论文写作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6(16):50-53.
  作者简介:游云莺,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古田县第六中学。
  此文为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课题《基于语言运用和思维发展的高中语文“读写结合”训练微型化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FJNDKY19-3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8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