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林英

   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育人。教书,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育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抓好德育,认清德育在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思想品德是统帅、是灵魂。德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学生能否成材的核心。素质教育德育为首,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德育与智育,德育为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有什么样的青少年,祖国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代新人,就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受到最好的教育,获得最大的发展,而在这五个方面的教育中,德育是最重要的。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成绩轻品德表现的倾向可以说由来已久。
   要治愈这一“顽症”,摆脱这些尴尬,首先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一定要切实摆正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清除“一好(智育)遮百丑”的思想,扭转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在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上始终确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确立德育为先的观念,客观、全面地评价一所学校、一名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其次,在校园中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使学校的各个方面都有著浓厚的德育气氛,让全体师生牢记“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思想。第三,建立一支求实的德育教师队伍,努力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积极开展德育研究,抓好骨干力量。召开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搞德育知识考核,表彰先进。第四,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起德育为先的长效机制,把学校的教学、管理、评价、奖惩等所有工作都与德育为先的思想有机联系起来,使德育为先的思想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坚定导向。
   二、成材与成人,成人为先
   成材首先学会做人。德育是人育,人育是育人。德育的内涵不仅是引导学生做一个守规范的社会人,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与健全的灵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孩子的成人成材,不能成人,怎能成材。只有教会学生具有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良好的素质和文明的行为,只有教会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才能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强大的学习动力,才能使他们今后能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可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好,更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广大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承担起育好人的职责。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实现学生道德教育的新突破,关键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加强师德教育,实现以德育德。
   三、人格与文化,人格为先
   人格是指个人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总和。健康的人格素质是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负责、学会诚信、学会协作、长大成材、走进社会所必须的一种素质。长期以来,学校往往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考试分数”,忽视、漠视德育工作。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甚至左右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人格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小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需要把健全他们的人格素质作为学生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中予以明确,努力为中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营造安全、和谐、民主、多彩的校园氛围,着力培育他们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世界观、独立自信的心理和健全统一的人格。
   把德育放在首位,把育人放在首位;这是每位真正的教师心理上的需要,是学生切身利益的需要,是人民利益的需要。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育人为本。
  责任编辑 龙建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2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