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字化课堂中小学生个性化识字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郦超楠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数字化学习正在改变师生学习的方式,语文学习的路径更加多元,呈现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趋势。针对不同类型的汉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要求,准确定位,学生学习更需要遵循儿童学习的规律,选择适合的方法。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为例,从语文个性化识字学习的路径切入,并重点提出信息技术推进个性化识字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个性化识字;路径探究
  以数字化为依托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运用,给语文课堂带来一股清泉,一扫生字学习的枯燥无味。小学阶段,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可说是重中之重,万物基石。部编版新教材对于低年段识字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更高的要求,因而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识字效率,变得更加重要,对于教师而言,如何依托数字化背景,调整教学策略,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推进个性化识字学习也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 识字路径探究
  从教材内容来看,语文教材中的识字类别可分为韵语识字、字理识字、事物规律识字和生活识字等。韵语识字发展语言,具有便于记忆,体现汉字独特的音韵美特点。字理识字,让学生体会汉字的构字特点,关注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按照事物规律识字,将识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规律相结合,融入了初步的思维训练。生活识字则是激发自主性,调动求知欲,充分利用母语学习资源进行识字。
  针对不同类型的汉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要求,准确定位。数字化课堂,为集中识字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更加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和掌握识字方法;而多媒体手段对于随文识字,借助字词理解本义,感悟语言也是大有裨益。汉字的学习,应当根据汉字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识字方法,往往更提倡在语境中学习和运用生字。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使得生字学习的路径更加多样化。
  二、 以理为基,路径多元
  (一)课前导学,突破音义
  数字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形式内容更具多样性,比传统课堂的单一性教学方式更加优越,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导学单能帮助学生集中精力攻克生字读音;微课视频则可以反复利用,解决疑难字义,巩固所学。
  例如,在部编版二上的《场景歌》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发布导学单,帮助学生解决“帆、艘、舰”等字音问题,如果遇到多音字,可以进行针对性练习。教师搜集资料,有选择地在导学单中设计提供形声字相关练习、量词相关拓展,根据教学内容发布任务,请学生提前上传自己喜欢的场景图画,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微课制作也是一种高效方式,例如部编版二上《黄山奇石》一课中,教师搜集图片和视频,制作微课视频,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从而理解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黄山奇石的“形态各异”。表意文字的特点使得很多汉字不能够孤立地去理解,而是应当放在词语或者句子中反复斟酌品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在生字学习中,遵循客观规律,抓住内在关联,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将“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词语放入句中,结合上下文更加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字词含义。
  (二)课堂教学,交互学习
  信息技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运用数字化平台,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依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二年级学生处在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中,前一阶段内,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进行思维,使之有了质的飞跃。遵循儿童学习的规律,选择适合孩子的方法去教学,善用数字化平台,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寒号鸟》一课中,不同类型的生字很多,可以采用的方法也十分多样。对于每一个生字,都应当有所侧重,选取教学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1. 图片识形,自主探究
  教学片段:
  出示图片
  师:看看这张图片,你对“将”这个字是不是更理解了?
  生:这个“将”右边是一个士兵,左边拿着一把长矛,是他的武器。就是一个行军打仗的将军。
  师:你的观察力真强,特别细致入微。老师还给这个“将”字编了儿歌,谁来读一读?
  生:点提像只手,手里握長矛,头上戴头盔,身体站得直。
  师:以后我们在学习生字时,也可以试着编一编儿歌。
  学龄初期儿童的思维开始从集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依然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因此,儿童识图读图的能力较强。教学“面”时,出示面馆招牌图片,教学“将”时,平台出示将士手持武器守卫疆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共同点,发现相似之处,启发学生自主理解图片和汉字字形之间的关联,进行理解和记忆。
  互联网存在海量图片资料,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筛选。在做教学准备时,如果探究字源发现某些生字可以拆分成类似的图片,或者有简单象形的古文字,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将资料上传数字化平台,供学生了解,更有助于加深对于生字的理解。
  2. 平台展示,联系生活
  教学片段:
  师:平板中正巧有一些枯草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草有什么不同?
  生1:平时的草是碧绿碧绿的,很鲜艳。这个枯草是黄色的,干巴巴的。
  生2:枯草存放太久,失去水分,所以干干的、黄黄的。
  师:是啊,原来这就是枯草呀。“枯”这个字,哪位小老师能帮大家记一记呢?
  生1:木字旁加古就是“枯”,枯萎的“枯”。
  生2:这是一个形声字,木是形旁,古是声旁。
  师:小老师们真厉害,一下子就帮我们记住了这个字。哪只小喜鹊来做一做“衔”这个动作?
  生:表演动作   师:这位小喜鹊的表演太棒啦,她用两根手指模仿喜鹊的嘴巴,衔起了这块石头。
  课堂上,往往通过图片、视频来实现生字的具象化,因为很多事物不能直接呈现,实物展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而信息技术的支持更成为一种极好的手段。在教学“枯”这个生字时,教者在课堂上直接展示“枯草”,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结合“视听嗅触”多种感觉,多角度感受实物,构建汉字和事物的联系,必定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果受到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些不能呈现的事物,也可以通过精心准备的图片来展示,数字化平台上的图片比之大屏幕更加清晰直观、更受学生欢迎。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拓展了课堂的深度和广度,延伸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让课堂的信息量显著提升,学生的选择更加多样,学习路径也更加多元。
  (三)课后检查,复习巩固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因此课堂上的复习巩固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过程。数字平台中的“擂台赛”可以进行当堂复习,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在数据支持之下,教师能够有效调整教学侧重点,强化难认难写易错生字,使得生字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数字化平台的记录作用,可以清楚看到学生的掌握程度、进步情况、实时动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平台功能,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生字学习策略。学生也可以有选择地推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基础好的学生在掌握生字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进一步优化,由字到词,由词到成语,不断拓展深化;基础略差的学生可以强化巩固,多读多写,由此实现生字学习的个性化发展。
  三、 以趣为引,个性识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知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过程。语文学习活动中,应该始终伴随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就像希望之火,点燃它才能照亮学生的学习之路,为他们指明方向。
  如何让生字的学习充满趣味性是很多一线教师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新课标要求务必让低年段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趣为先,激发孩子的学习汉字的热情。
  互联网背景下,面对大量的信息,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如果说信息是海水,那么教师应当取水,需要筛选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字词资料汇聚成溪,然后引导学生顺流而上,汲取其中蕴含的知识。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才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收获知识。
  以《狐假虎威》一课为例,教师补充“狐”“虎”的象形字图片,可以激发学生认识汉字的兴趣,建立联想,识记字形。在学习某些生字时,还可以通过有趣的视频资料,改善枯燥的氛围。
  分组学习生字,可以请学生每个人都提出一个记忆生字的好方法,上传平台,然后由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互评点赞,选择出最优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热情。
  综上,低年段生字教学应当是内容丰富、形式多言,以理为基、以趣为引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心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熱情,以实现汉字学习的多元路径和个性化识用。
  参考文献:
  [1]陈向梅.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识字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8).
  [2]吴茜.小学高年级有效识字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
  [3]曹爱卫,刘荣华.《咕咚》教学录评[J].语文教学通讯,2017(18).
  [4]林云竹.简析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J].青海教育,2017(Z1).
  [5]孙佳菲.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
  [6]曹爱卫.《树》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7(27).
  [7]黄燕芳.创新识字方法,叩响识字大门[J].文教资料,2009(21).
  [8]刘丽雅.趣味识字方法[J].江西教育,2004(7).
  [9]莫彭龄.识字方法的大胆创新和成功实践:评陈凯“中国成语识字”[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
  作者简介:
  郦超楠,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北环路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8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