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长号演奏技巧课程教学中有效的训练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博

  [摘  要]长号凭借着百变音色而被誉为“铜管魔术师”“交响乐之魂”,成为教堂乐、古典乐、现代乐、室内乐、爵士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号演奏具有鲜明的技巧性特征,在教学中,教师立足于学生特征,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是提高技巧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长号演奏技巧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的训练方法。既深化了对长号演奏技巧课教学现状的认识,又能有效指导教学工作,提高长号演奏技巧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长号  演奏技巧课  教学内容  训练方法
  长号归类于西洋铜管乐器,主要是通过“滑管”技法变换号身长度和基音音高,也被称为伸缩号、伸缩喇叭、拉管乐器。长号可以吹奏出丰富的音色,时而舒缓自然,时而欢快愉悦,时而冷峻低沉,时而又激情澎湃,极具表现力,这也增加了学生对于长号吹奏技巧掌握与应用的难度。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
  长号演奏技巧课教学内容
  1.调节把位
  调节把位是长号演奏技巧课的一项基本内容,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七个把位的应用技巧。长号主要是在第七把位演奏最低音降B调的低八度升4,在第六、四、二、一把位演奏低音降B调低八度的5、6、7和降B调的1,要求学生缓慢地由一向七推动把位,形成渐变、平稳的低音变化效果。长号吹奏高八度3、5高频率振动的音时,需要渐次吹出高八度1、2,随后提高两个八度,吹奏出更高音。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第三把位吹奏低八度的7、高八度的6和7,形成纯正、饱满、圆润的音色效果。长号七个把位的间距较大,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把位变换”与“嘴上吹奏”的协调能力,以便其能更好地处理把位大跳的问题,在发音之前,将手移动至正确把位。
  2.把握口型
  长号作为一种吹奏乐器,学生的口型直接决定着音准、音质、音色的效果,这也是长号演奏技巧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长号课程中的“口型”涉及嘴唇形状及额骨、下巴、唇肌、牙齿等面部肌肉的控制与配合,学生自身条件不一样,需要自己灵活处理口型。一般来说,号嘴位于嘴唇中间,比例大致是5∶3或3∶2,上大下小,吹奏的时候,要将号嘴向下倾斜75度,以便于聚集和发散气息。这些技巧看似简单,实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仔细摸索适合自己的口型,一旦确定最佳口型,需要准确保持这种口型,避免因随意改变而带来的长号演奏不适,进而影响到长号的音色、音准、音质效果。
  3.掌握气息
  掌握气息是长号演奏技巧课程教学的一项核心内容,从宏观层面决定着学生的长号演奏能力。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姿势:放松上身,向外扩展胸部两肋,随即舒展腹部与后腰,促使气流顺畅地进入胸腔,腰围犹如被“充气”的感觉,饱满而舒展,前胸与后背均处于放松的状态。教师还要教授学生掌握胸式、腹式、胸腹式三种呼吸方式的应用技巧,尤其要重点掌握胸腹式协同呼吸技巧:收缩膈肌以降低横膈膜,促使肺泡向下延伸,挤压腹腔,放松并向前下方扩展腹肌,从而在腰肌、肋间肌向外扩展过程中推送出持续、有力的呼吸气流。这十分契合长号演奏过程中的气息运用特征,是长号演奏技巧课中应重点训练的一项气息运用技巧。
  4.巧妙运舌
  运舌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吹奏高难度曲目的能力,长号缺少带键乐器的灵活性特征,合理应用“滑管”和“运舌”将有助于拓展其音色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曲子速度、节奏控制运舌方式,如采用快速运舌演奏干脆、利落的音符;柔和运舌演绎舒缓、深情的音符,产生“以声结情、融情于声”的效果。教师需培养学生运舌吐音的准确性,刚开始要平展舌头,舌尖触碰门齿牙龈线,吹奏中音时稍微靠下舌尖,吹奏低音时舌尖稍微触碰上牙尖,内心应有汉语拼音“tu”的发音意识,并立即振动舌尖,这样才能产生圆润而敏捷的音色效果。在这一训练中,教师应率先分类运舌方式,然后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其逐步实现熟能生巧、娴熟控制的能力。
  长号演奏技巧课中存在的问题
  演奏技巧课是长号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虽然声乐教师十分重视技巧课教学,积极创新授课方式,但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轻视基础而追求高难度的技巧和作品
  长号作为一种音色丰富的铜管乐器,吹奏技巧多样,并由此衍生出诸多基本功训练。学生只有循序渐进地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不同风格的长号曲目。当前,声乐教师主要采用“以练带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即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曲目,使学生在练习曲目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特定技巧。然而,部分学生却存在明显的急功近利心理,忽视了对特定技巧的训练,而一味地追求高难度、高水平的长号曲目练习,造成整个长号演奏技巧训练过程本末倒置,基本功不扎实。这些学生经过长期训练,看似掌握了一至两首高难度的长号曲目,但长号素养差,音乐感受与处理能力不足,很难獨立、高效地完成其他长号曲目的处理。
  2.技巧应用不准确导致吹奏音准不准
  长号演奏需要把位、口形、气息、运舌等多种技巧的配合,任何一项技巧出现细微问题,都会影响长号的音准,进而破坏曲目应营造的情境氛围及传情达意效果。当前,部分学生因轻视长号基本功训练,以致其长号技巧不熟练甚至是不准确,集中表现在把位变换速度慢、推动把位不到位,致使音符转化拖泥带水,甚至出现演奏的错误;有的学生气息运用不合理,尤其是呼气方式不正确,吹奏高音的时候无法提供充足的气息量,高音上不去。这些学生不仅没有意识到自身基本功差的问题,反而将此归结为自己不熟悉长号作品,而一味地反复训练作品,训练效率低、质量差,最后会极大地弱化其训练和表演长号的积极性。
  3.对于长号音色的认知与表现能力差
  长号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演奏出丰富的音色效果,在各类声乐作品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广泛适用性,然而要想顺利地演奏合适的音色,学生必须先具有极强的音色感知能力,而且能以合适的演奏技巧表现特定音色。目前,部分学生在进行长号技巧训练的过程中,仅注重准确演绎吹奏的技巧,或者是按部就班、标准化地演奏长号曲目,失去了对各个音符、各种技巧背后所蕴含的或舒缓自然、欢快愉悦,或冷峻低沉、激情澎湃等音色的感受,未能很好地体会其背后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这些学生在吹奏过程中,缺乏对把位变换速度、口型细节、气息控制、运舌技法等细微处理,使长号技巧训练、作品训练变成了一项“机械性”工作,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传情达意价值。   长号演奏技巧课有效的训练方法
  加强技巧训练、奠定扎实的基本功是长号演奏技巧课教学的核心目标。声乐教师作为授课主体,理应重视以上问题,并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建构“闭环式”技巧训练课程体系
  长号演奏技巧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点、基本技巧都会影响学生对于长号曲目的处理能力与演奏效果。针对当前部分学生技巧应用不准确导致吹奏音准不准的问题,教师需要率先从宏观层面建构起一套系统化、深入性的“闭环式”技巧训练课程体系,涉及长号技巧内容、特征、标准、效果、训练、应用、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该“闭环式”课程体系,一方面具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特征,可使学生逐步接受相关知识,掌握技巧运用方式;另一方面,能形成一个封闭式的知识链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长号技巧,能处理和表演优秀曲目,而对于优秀曲目的训练反过来又能增强学生的基本技巧认知和应用能力。
  2.注重“以练带学”内容的设计与控制
  “以练带学”既能消除学生因单纯、重复训练某一技巧所产生的枯燥、乏味感,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带动其参与长号演奏技巧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当前“以练带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轻视基础而追求高难度技巧和作品的问题,教师应加强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控制。首先,教师应明确技巧训练内容和训练目标,据此选择合适的长号曲目作品,向学生详细说明训练该曲目的核心目的,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曲目训练对掌握特定技巧的重要性。其次,教师需要严格监督学生对于长号曲目的训练进度和训练效果,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生课下训练曲目的监督和指导,避免其在对课堂教学曲目不熟悉、训练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盲目追求更高难度的长号曲目训练。
  3.加强学生长号乐感的培养与表现
  长号曲目演奏绝不是一个按部就班地演绎各种技巧的过程,更不是单纯地炫耀自身高难度演奏技巧的行为,是为了能够准确地传情达意,为听众带来美的听觉体验,甚至能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针对部分学生对于长号音色的认知与表现能力较差的问题,教师在进行长号技巧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修养和表现能力,即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感受各个音符、各种技巧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认真体会技巧表演、作品演奏所希望传达的情思,进而加强对音符、技巧细节的处理,如准确进行把位变换速度的控制、运舌节奏的处理、气息量的把握等,以便学生能富有情感地演绎长号技巧和曲目,最终达到“以声结情、融情于声”的训练效果。
  4.对学生的技巧训练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学生在长号技巧训练过程中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其对于训练目的、方法和效果存在严重的认知错误,进而导致不良的训练行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端正学生的长号训练态度、训练行为,对其训练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轻视长号基本功的问题,准确了解学生技巧应用能力差,以及音色认知与表现能力不足的情况,从而在第一时间给予纠正,促使学生以踏实、认真的态度训练长号演奏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严格评估学生的长号技巧训练效果,发现其中的不足和缺陷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参与长号演奏技巧课的学习。
  总体来说,长号演奏技巧课涉及调节把位、把握口型、掌握气息、巧妙运舌等方面的內容,是学生高质量演奏长号曲目应具备的基本功。当前,高校教师虽然十分重视长号技巧训练,但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仍然存在轻视基础而追求高难度技巧和作品、技巧应用不准确导致吹奏音准不准、对于长号音色的认知与表现能力差等问题,弱化了其长号曲目处理与演奏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高校教师需要建构“闭环式”技巧训练课程体系,注重“以练带学”内容的设计与控制,加强学生长号乐感的培养与表现,并及时对学生的技巧训练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引导学生更好地训练长号技巧,奠定扎实的长号演奏基本功。
  参考文献:
  [1]严成努:《铜管乐教学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0。
  [2]郑虎:《长号教学中基础演奏技能训练问题与重要性》,《北方音乐》2018年第5期,第68-69页。
  [3]张立鹏:《浅析长号教学中的科学方法》,《音乐时空》2015年第10期,第67-69页。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10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