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靖

  摘 要:小学是学生形成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自身行为的黄金期,德育教育在此背景下也要结合学生学情和社会发展趋势调整教学方式。基于“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可实现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育人目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此,本文则从多方面分析德育教育策略,望给予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三全育人;教学策略
  毫无疑问,育人是小学时期的首要工作,更是一项渗透于多方面和需要多个主体参与的教育。当前德育教育极力倡导“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整个教育模式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效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构建三全育人模式
  儿童时期是个体朝着具有文明素养方向转变的重要阶段,其中包括日常生活规则、技能、常识等基础文明素质,更是小学德育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因而小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结合行为矫正原理和方式,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增强自身文明素养。
  例如教师为学生呈现以下问题:一位小男孩有着粗心马虎和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请问该如何帮助他改掉不良习惯?之后和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其中运用行为矫正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捕捉有利于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相关要素。例如要求小男孩每天晚上完成作业后根据第二天课表整理学习用品和教材,借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要求小男孩做备忘录,即在家中或教室课桌明显的地方粘贴警醒自身的话语,如“我要认真预习”“我要认真听讲”“记得带书本和作业”等,这种积极的暗示语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学生不可能每天都处于高压状态,要给予自身适当的奖励,也需要搭配惩罚纠正自身不良行为。例如当天完成教师的作业比预计时间快,或用看电视的时间阅读课外读物时可奖励一朵小红花,到月底后可凭借小红花向爸爸妈妈兑换一个小礼物。这种奖励性行为有利于学生维持良好习惯,消除以往存在的不良行为。相关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指出,个体重复行为达到3周后则会形成习惯,超过3个月后则会养成稳定性习惯。因而教师可鼓励学生以3周为心理行为周期,全面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将课内所学知识和课外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真正改掉不良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了更好地约束学生行为并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学校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果说教育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那么规章制度就发挥辅助作用,能较好地对学生不良行为发展进行约束,促使学生朝着规定范围和正确要求规范自身行为。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普遍出现溺爱情况,以至于学生缺乏较强的自觉性,即使采取说服教育也没有达到理想目的,所以需要规范的纪律进行约束。教师应在课堂中大力提倡积极且正确的学习和生活行为,自觉抵制不良生活和学习行为习惯。在克服不良生活和学习行为中需内部意志力和外部强制力发挥共同协作作用,鼓励学生朝着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不断努力并提醒学生严守道德和思想底线,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孝顺父母,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德育工作纲要和日常文明标准等规章制度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强硬执行,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特有的约束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更有利于树立良好校风。
  二、 应用家校共育机制,构建三全育人模式
  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历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正是因为学生年龄小,性格活泼好动,其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好奇事物,所以较易被社会各种不良风气影响,在此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家庭是学生除学校外接受教育的另一主阵地,父母更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家庭教育有着紧密联系。如果想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就需要构建家校共育机制,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家长在“三全育人”中的优势作用,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信息共享;学校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一定程度扮演强化家庭教育角色。因而需要构建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和社会教育为辅的互动平台,打破传统单一沉闷教育方式,提高家校互动效果。该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分为学校、我的家庭、家校共育三大模块,并运用图片展示、流媒体、直播、任务下达等一系列互联网形式,让家校共育更直观生动。其中“我的家校”模块中下分亲子活动、班级动态、晒照片等小模块,教师在每周都会发布贴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亲子活动,不仅解决家长在周末如何高效陪伴学生现状,更能让家长积极参与到育儿活动当中。
  例如在培养学生良好用餐生活习惯时,学校可在互动平台中发布学生进餐图片,向家长讲述学生在进餐时存在的问题,并在图片旁边添加挑食和偏食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促使家长协助教师改善学生不良用餐习惯。通过信息共享能拉近教师和家长的距离。此外家长可积极参与教师开展的各项活动,贯彻落实家校共育理念,全面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其次适当培训家长;家庭对一个学生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德育工作在家校共育下属于单方面行为,在此过程中需要家长全力配合。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家长没有及时监督学生学习情况,往往因工作和生活压力等多种因素对学生学习爱莫能助,成为阻碍学生成长因素之一。对此,学校和教师可对家长开展适当培训,例如借助互联网和家长进行实时沟通,并让家长借助网络学习如何科学对待学生,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空间。第三与家长达成共识;基于家校共育的德育需要教师和家长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由于每个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无疑会为德育实践带来困难。教师在具体工作中需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并在具体工作中做好万全准备。必要时可借助现代互联网让家长持续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教师可了解学生在家情况,由此一来便于教师调整德育教育方案,推动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三、 增强教师综合素质,构建三全育人模式
  教师是学校重要组成,具备深厚的思想和知识基础,更是学生心中的榜眼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常言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今社会经常运用此类诗句比喻教师默默奉献为学生指引人生道路的光辉形象。正是因为这种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而需要提高德育教师综合素质。首先,增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的存在并非单纯为学生传授知识,还在于指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尤其当前社会极其复杂,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冲击学生眼球,教师在此背景下应明辨是非和主流趋势,始终坚定自身理想信念,一旦超出思想道德底线就会陷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窘境,甚至对学生的错误认识麻木不仁,自身附带的消极情绪也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如果自身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或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那么才能基于理性角度分析社会各种现象,并借助教材知识和相关辅助资料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进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兴趣。   其次,增强新教师业务水平和人文素养。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挖掘教学内容涵盖的德育材料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相整合,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德育熏陶。在此过程中教师人文知识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了解学科发展史,还要掌握学科中涵盖的德育因素,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外时间还需拓宽学习途径,例如借助书籍弥补知识,训练思维。或借助互联网途径及时了解当前社会时事信息,充分知识体系的同时积累资源,更好地为学生讲解德育知识。教师还可向学生“取经”,当前是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互联网也冲击学生视野,学生在此背景下也接受到各种新鲜信息,甚至部分信息是教师不了解的领域。所以教师可适当向学生学习,走在时代发展的前端,一定程度还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高效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四、 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构建三全育人模式
  相关研究指出,德育环境和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有着紧密联系,更关系到是否能实现预期德育教育目标,因而凸显营造良好环境氛围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紧抓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体现办校理念,应围绕情感、赏识、尊重等核心词汇打造校园文化。优美高雅的环境氛围会在无形中给予学生鼓励作用,让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的信心,并促使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思想观念。
  例如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中每一处空间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使学生深处德育氛围环境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启发思维,陶冶情操。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净化校园环境,校内班级无烟蒂、杂物、纸屑,墙壁无乱涂乱画以及楼道杂物堆积现象,让优美清新的校园环境熏陶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心灵。在班级中打造诗词文化墙和名言警句强,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上述诗词都蕴藏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古人精辟的思想观念,时时刻刻警醒学生,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学会赏析学生;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身暑天寒”。无论成年人还是学生都喜欢听到他人的赞赏和肯定,适宜的赞赏与表扬能满足个人身心需求,增强上进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应运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值得赞赏的地方,熟悉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针对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切感。此外教师还可借助互联网营造良好环境,毫无疑问,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是当前经济社会的显著标志,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开放自由且资源充足的特征拓宽德育渠道,使德育教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点之一,但此项教育工作并非短期内就能完成,而是渗透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多个环节中。基于“三全育人”模式的小学德育注重多个主体参与其中,打造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相统一的整合氛围并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教育质量的同时促进小学生实现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菲.“三全育人”大德育观下全员育人导师制探析[J].人才資源开发,2017(4):217.
  [2]黄镇基.素质教育视角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开展途径分析[J].好家长,2017(41):197.
  作者简介:周靖,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靖远县乌兰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14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