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选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SAS)”(第二课时),设计了较为完整的、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翻转课堂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076-01
  1   引言
   对于教学活动的定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描述是: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1]。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用40分钟的时间讲授新课,学生听并记笔记,课后练习加以巩固.这种“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一样的进度传授给学生相同的知识,但是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听懂了,有的学生没听懂,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大,这并不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先学后教”的新的教学模式,主要号召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课前观看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阅读相关的教材资料,并完成视频中的测试题,记录自己的疑问;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并加以练习巩固。
  2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分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 SAS 的内容,会运用SAS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如何探索研究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SAS定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SAS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
  2.2 教学过程
  2.2.1 课前设计
   课前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和铺垫,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课前学习的效果.课前设计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2]。教师需要在两天前将教学视频上传到班级群里,视频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本课时的教学视频内容大致如下。
   旧知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并且我们知道至少满足三个条件时,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同时我们学会了利用定理“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那么,还有没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呢?(约20秒)
   问题思考:如果将三角形ABC的边BC“遮住”,这样,对∠B和∠C也就被“遮住”了,但是发现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就可以说“边AB,AC以及它们的夹角可以确定三角形ABC的形状和大小”,于是,我们可以推断,两边及其夹角可以确定一个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呢?(约1分钟)
   探究思考:我们在纸上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A′B′=AB,A′C′=AC,∠A′=∠A(即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把画好的△A′B′C′剪下来,放到△A′B′C′上,它们可以完全重合吗?(2分钟后)大家看一下老师的画法和你的画法一样吗?(教师用动画的效果展示画的过程)(约4分钟)
   归纳概括:我们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是重合的,于是可以得到“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简写成“边角边”),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第二种方法。(约1分钟)
   测试题:为了检测学生对教学视频的学习效果,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测试题,题目的数量要适当,同时题目不能太难。(约2分钟)
   思考: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约20秒)
  2.2.2 课堂设计
   课堂设计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视频后,已经基本了解新知识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学生以提问、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让知识内化效果达到最佳水平[2]。
   回顾:同学们,我们在课前已经学习了新的内容,也做了一些测试题,相信大家已经基本了解了定理“边角边”。
   问题讨论:请结合课前的学习经验,小组内讨论、合作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我们是怎样画出∠A′=∠A的?(2)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教师提出问题后,组织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要求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如果小组讨论后无法解答,教师则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运用新知: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自己出一些题目,题目的难度要比视频上的测试题难度大,进一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结反思: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定理“边角边”,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个角必须是两条边的夹角,如果是其中一边的对角,则无法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3   结语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教材内容,并完成了测试题,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式地去攻克重难点,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知识。微视频的教学讲解可以高效地传递知识,课堂上师生之间面对面的讨论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沟通与合作能力,又能使教师及时解决学生学习新知识后遇到的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何志平.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2):51-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8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