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了”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的“了”字,不和“念奴娇”词牌的句式,所以有人认为“了”字应该属于下句。苏词出现了大量不和词牌的句子,前人称之为“词不协律”。苏词不协律的现象源于其以意为主的特点,读苏词断句应遵循以意为主的原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了”字,位置应该属于上句,读音应为1e,“了”字在此处没有实际意义,字形无误。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了”字;断句;读音;释义;字形
  读了孙凯先生的《“小乔初嫁了”质疑》一文后,笔者深受启发,但该文认为:“了”字位置不当,应该下属;“了”字字形不正确。笔者不敢苟同,觉得这大有辩析的必要。
  认为“了”字属下句的人,其依据是《念奴娇》的词调,因为填词的要求是依调而填。按照“念奴娇”的词谱,“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应该是六、四、五的句式,“了”字属下句,该句应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其实,对照《白香词谱》中萨都剌的《念奴娇·石头城·用东坡赤壁韵》会发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除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一句外,不合词谱的还有以下两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本该是七、六句式,应为“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本该是四、四、五句式,应为“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可见,苏轼此词至少有三处不和“念奴娇”的词调。
  其实,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苏轼词不和词调的现象比比皆是。《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的“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的句式,本该是五、四、四句式。苏轼打破传统词谱格式的作法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出现,评论家称其为“词不协律”。
  苏词不协律的现象早就引起了历代鉴赏家的重视,并且他们一直在寻找合理的解释。一部分人持否定态度,认为苏词之所以不协律,源于苏轼“不能歌”。另一部分人持肯定态度,认为苏词不协律,不妨碍苏词杰出的艺术成就,不协律源于苏词的豪放风格。
  “坡公才大,词多豪放,不肯剪裁就范,故其不协律处甚多,然又何傷其为佳叶。”(清·钱裴仲《西华盦词话》)“(《念奴娇·赤壁怀古》)通首出韵,然自是豪语,不必以格求之。”(王闿运《湘绮楼评词》)“东坡词独树一帜,妙绝古今,虽非正声,然自是曲子内缚不住者。不独耆卿、少游不及,即求之美成、白石,亦难以绳尺律之也。后人以绳尺律之,吾不知海上三山,彼亦能以丈尺计之否邪。”(清·陈廷焯《词坛丛话》)从对苏词不协律持肯定态度的学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不约而同地将苏词不协律的原因归结为词风的豪放。
  豪放是苏词最大的特点,也是苏轼对宋词发展最主要的贡献。苏轼如何锻造出了豪放的词风?一方面是他以诗入词,将词家缘情和诗人言志二者结合起来,对词内容上的拓展,境界上的扩大;另一方面是他在“以意为主”的创作理念的引导下,在形式上“打破了词律的束缚和词调的凝固化”,以及用字上的不避犯重。这样就从“内容到风格,从用调到音律,都打破了词的传统观念。”
  既然苏词以意为主,那么我们在读词断句时同样应遵循以意为主的原则。如果依然遵从词学的传统认识,苛求苏词调意结合的完整统一,对于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是不相符的。前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东坡《大江东去》词,‘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论调则当于‘是’字读断,论意则当于‘边’字读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论调则‘了’属下句,论意则‘了’字当属上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字亦然……文自为文,歌自为歌,然歌不碍文,文又不碍歌,是坡公雄才自放处。他家词亦有之,亦词家一法。”(清·王又华《古今词论》)词的断句有意断与调断之分:一种是调断,就是根据押韵标点,凡是押韵的地方全用句号,《全宋词》《全唐五代词》等大型总集,就采用这种标点方法;另一种是意断,就是根据词意来标点,通常我们见到的选本,诸如社科院的《唐宋词选》,俞平伯的《唐宋词选释》等都采用这种标点方法。中小学课本里一般都是根据词意标点,故而“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一句中的“了”字应该上属。
  断句进而带来的是释意问题。关于“了”字,前人已有论断,“惟‘了’字上下皆不属,应是凑字”(清·先著《词洁辑评》)。“上下皆下属”,固不正确,但“应是凑字”,却很中肯。凑字正如现代汉语中的语助词,无实际意义。“小乔初嫁了”中的“了”字,应该读1e,《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都标有此音,表事之完成。孙凯先生认为“了”是“完结、结束”之意,应该读liǎo,这不正确。表“完结、结束”之意的“了”是一个动词,而这首词中的“了”是一个语助词,而且表“结束”之意的“了”多用于否定词之后,如“官事未易了也(《晋书·傅咸传》)”。通常我们听到的朗诵中,该词中的“了”字往往被读作liǎo,这应该是为了照顾音韵和谐的关系而做的迁就。该词以“a”为韵脚。按照现代汉语的读音,该词中含有“a”音的字,除去“了”字还有“大”“江”“浪”等,共有43字(包含重字)。全词共100字,可见“a”音应是该词的一个主音节,将“了”读作liǎo,音韵相对会更和谐。孙先生将“了”解作“全然”,也是不对的。“了”有“全然”这个义项,这个义项的“了” 字却大多用在否定句中,“大多用在‘无’‘不’之前”(《辞源》)。如“庾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许,便放去,曰:‘了不异人意’”(《世说新语》),“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陶渊明《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等句子可以为证。“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明显不是一个否定句,将“了”解作“完结”或“全然”都是错误的。
  孙先生说“了”字字形不正确,或是“正”字,援引叶圣陶观点“今足下见得明刻苏集作‘正雄姿英发’,则句式与文意俱顺适”;或是“与”字,援引郭沫若观点为证,“郭沫若则认为‘了’应为‘与’,‘二字草书,形极相近’”。叶圣陶所追求的“句式与文意俱顺适”的作法,不适合读东坡的豪放词,前文已有论述。叶老见过的明刻苏集是“正雄姿英发”,虽然《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异文颇多,前人争议颇多,但提到“正”字的记载还比较少有,足见得叶老所见的明刻苏集流传不广或质量较差,没有引起前人的重视。其次,书贵旧本,这是前人的经验之谈,明代刻本较宋元刻本的苏集而言,失误出现的几率可能会更大一些。孙先生引用的郭沫若的“了”应是“与”的说法,早就为前人质疑过。“曩见陈伯弢斋头,有王壬老读是词校字,改‘了’为‘与’,伯弢极倾倒。余笑谓此正是湘绮不解词格之证,即以音调言,亦哑凤也。”(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王闿运,字壬老,他自己也讲过改字的理由,“‘与’旧作‘了’,嫁了是嫁与他人也,故改之。”(《湘绮楼评词》)至于郭沫若“二字草书,形极相近”的推断,只是诗人的想象罢了。
  王闿运改“了”为“与”,叶圣陶以“了”为“正”,郭沫若以“了”为“与”,三人有这样的认识与推断,都源自他们苛求于苏词调意结合的完整统一,从而忽略了苏词作为开豪放词风的革新词所具有的特质,求瑕疵的同时,自然就不能深刻认识苏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意义。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讲过一句话,固然有些锋芒,但对读苏词的人却是一个警示,摘录于此,以启发后人在苏词的世界中走得更远一些。“东坡词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其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昔人谓东坡词非正声,此特拘于音调言之,而不究本源之所在。眼光如豆,不足与之辩也。”
  
  作者简介:卢大年(1981—),男,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48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