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黄志勇

  摘 要: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相关的地理课程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如今的地理教学更为强调的是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实践能力、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应着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课堂教学、户外活动、家校合作这三个层面入手,抓住课程教学的新型改革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教师也应在了解地理实践能力的内涵之下用好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适时引入多媒体。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升地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能力;核心素养
  一、 引言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样一个概念,这也是地理三维教学目标发展深化的一类过程。它为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应从地理课堂上的核心素养教学出发。将地理实践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点,体现出地理课程教学的有用性。贯彻育人教学观念,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构建更为高效的地理课堂,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 地理实践能力的意义以及内涵
  所谓地理实践能力,它即学生应用地理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地理演示、地理观察和地理野外考察等能力。
  这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必备的一项能力,同时它也是学生品质的综合表现。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地理实践能力,它有助于学生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掌握一般性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最终学会自主应用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实时了解地理实践能力的合理开启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分析解决能力,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好奇心、责任感得到加强。
  三、 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一)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 利用一定的地理模拟实验进行演示
  相较于传统课堂的死记硬背教学来讲,地理模拟实验是一种更為直观、更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它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了解某一地理知识的形成原理,知晓地理事物的分布发展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思维能力以及组织交流能力。教师可以借由地理模拟实验集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整体注意力,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新型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水循环的过程》这一课程时,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先把学生分配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首先,在进行分配小组时,教师需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学差生与学优生分配到同一小组,保持小组内的合作共赢。其次,教师再让每小组准备两个玻璃杯,先往玻璃杯里倒上热水,过后再用瓶盖盖住玻璃瓶。再往另一个玻璃杯中倒入少量干沙子,加上一些冰块,静置几分钟。在这些操作都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了。学生通过观察大多都能够发现杯盖上出现了小水滴,而这也正是模拟的蒸发环节。把杯盖翻过来之后小水滴则会落下,这就模拟了降雨环节,干沙子变湿是因为模拟了水蒸气的下渗环节。最后,教师再借此实验演示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把沙子代表陆地、热水代表海洋、杯盖上出现的小水滴代表海洋蒸发环节。过后再把杯盖从装有热水的杯子移动到装有沙子的杯子,模拟水汽运输环节,在杯盖翻过来后的小水滴低落状况模拟为降水环节。在这样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会跟随教师的实验步伐进行不断深入。教师也由此开拓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空间,完成了地理知识的深化总结。另外,在实验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个互相交流环节,让学生在交流环节说出自己在课堂上不太明白的一些知识点。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不足点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搞懂的一些难点。最终优化整个地理课堂,建立学生属于自我的地理知识学习体系。
  2. 制作地理教具
  通过制作地理教具,教师可在地理课堂上鼓励学生根据已学习过的相关地理知识在小组合作、共同设计过程中完成相关地理知识的掌握。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特殊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创新设计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圈环流》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配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分组进行三圈环流模型的设计。在这样一个分组活动提出之后,学生大多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他们也愿意在小组内尽情绽放自我光彩。教师可在课堂上为每小组准备一个充气地球仪、三个白色指环、两卷纸条(分别为粉红色和深绿色)、六个红色箭头、一把剪刀、一捆双面胶等材料,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制作。在学生的仔细思考之下,大多数学生都会把白色纸条表示为三圈环流,并将其粘贴在充气地球仪上。用记号笔画出箭头,表示每个环流圈的大气运动方向。用纸条表示全球的七个气压带,最后将其粘贴在地球仪上。在这样的不同展示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制作也了解了三圈环流知识点的具体来由并对其进行了深化总结。而当学生制作完成相关的地理教具之后,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举办一个实时点评活动。选出制作最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的言语鼓励。让学生在教师激励之下不断前进,最终提升其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3. 利用角色扮演进行地理教学
  角色扮演是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根据自己所理解的地理知识,通过拟人化手法进行地理问题解决的一类过程。它能够在生动形象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全新的心理感受,最终提升学生的地理问题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学《锋的类型》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每组挑选三名学生,让学生扮演冷锋、暖锋和静止锋。个子较矮的学生扮演冷气团,个子中等的学生扮演暖气团,个子较高的学生扮演锋面并拿着标有锋面的指示牌站在个子中等以及个子较矮的中间来演示整个活动过程。在演示冷锋时,则让个子中等的学生不动,个子较矮的学生逐渐向个子中等的学生方向移动,在靠近个子中等学生之后停止移动。演示暖锋时,则让个子较矮的学生不动,个子中等的学生向个子较矮的学生移动。靠近个子较矮学生后蹲下,由个子较高的学生向个子较矮的学生不断互动。这样一来,不同锋的具体类型也被教师通过活灵活现的模式给展示出来了。在这样的趣味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也了解了不同锋的具体表现特点,最终深化了对于该模块的具体了解过程。除此之外,在上课之前教师还可以播放一定的地理视频,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   (二)开启户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1. 开展地理考察以及测量
  地理考察以及地理测量是走出传统地理课堂,完成学生学以致用的一类过程。它能够真正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最后应用所学习过的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它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了解地理知识展开的真正奥妙。
  例如在教学《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在上完基本理论知识之后带领学生进入操场进行测量,要求学生测量某日的太阳高度角。学生在听到教师的要求之后也会纷纷使用卷尺、标杆等工具测得标杆影子最短时的北京时间。最后算出相关的正午时刻,了解标杆的投影长度。使用卷尺测量杆长,最后用公式计算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角h。在这样的实际测量过程中学生摆脱了传统知识学习的单纯记忆模式,它能够鼓励学生在测量以及应用过程中深化对于地理知识的了解,最终提升地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
  2. 开展乡土调查活动
  乡土调查活动是对当地的地理气候、地理文化、交通与人口等地理要素进行观察总结的一类过程,它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深入家鄉去解决地理问题。
  这也是一种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地理学科展开模式,它避免了以往地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纸上谈兵状况。例如在教学《工业区位因素》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走访学校周围的一些工厂。让学生了解工厂的具体运行模式,过后再鼓励学生在课后根据各工厂的地理位置评价其地理性质。这会为学生的后期地理学习打下基础,它能够真正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工厂地理位置的构造特点。
  (三)借助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家校合作是地理课程展开的一大新型方式,经由目前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课下用好一些互联网工具与家长进行交流。以此来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的三位一体,使地理课程教学更具连贯性以及持续性,它能够解决教师日常教学难以深入的一些问题。
  例如在教学《区域地理》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放假之后与家长进行亲子旅行。这时在亲子旅行过程中,家长与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得到放松。而他们也会对不同旅行地的地理特点以及社会经济产生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这会为学生学习区域地理打下良好基础,最终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又如在教学《全球定位系统》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后要求学生家长驾驶汽车带领学生在GPS汽车导航仪上输入出发点和目的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目的地的显示方式,最终学生通过观察也了解了GPS的便捷性。学生会在亲自体验过程中了解GPS的实际应用特点,它能够真切地帮助学生感受GPS汽车导航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教师在教学时应用好家长这一有效力量做好日常教学的监督管理,以此来形成更为高效的地理课程教学体系。
  四、 总结
  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的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相关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寻找到一套适合班级学生发展的有效地理学习策略。根据核心素养价值体系了解地理课程教学的实际方向,真正发挥出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在课改模式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经由不同课程改革从课堂教学、户外活动、家校合作这三个方面出发。突破原有地理课程教学的局限,深化地理课程教学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吕志忠.例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2):48-50.
  [2]张宝贞.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J].高考,2018(33):187.
  [3]樊艳丽.例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28).
  作者简介:陈黄志勇,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60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