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善”育人 以“文”化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叶水涛

  【关键词】以善育人;以文化人;良善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4-0076-02
  江蘇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是一所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学校,也是一所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学校。清末民初易代之际,地方数位社会贤达捐资办学,造福乡梓,建成这所带有良善文化基因的学校。现任校长雷燕是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也是一位有自觉文化追求并卓有建树的校长。雷燕校长以“善”文化定位学校的发展,以“性善论”为学校管理的理论基础,以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
  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以“文”化人和以“善”育人,是要促进人的能动的、全面的发展。在雷燕的理解中,教育是广义的文化事业,文化是一种标识,学校文化则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办学轨迹、办学方式的综合性、个性化的凝练表达。
  教育的根基在人性,人性的本质是良善。在中国思想史上,长期存在“性善论”与“性恶论”之辩。孟子坚信“性善论”,荀子力主“性恶论”。从性恶论出发,教育的本质是规训,教学的手段在惩罚。从性善论出发,教育就是唤醒,唤醒儿童内心之良知。有如一粒种子,放在条件适宜的空气、日光、水土中,使其发芽生长。
  学校精心呵护儿童的赤子之心,养育儿童性灵深处的善端。无论是“小小善举100条”的征集,还是“善娃乐考嘉年华”“善娃迎新春爱心义卖活动”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心灵滋养系列活动,都紧紧扣住“善”的内涵展开。学校与家庭互动,教师与学生比肩,知善择善、行善扬善,“善文化悄然成为师生家长共同的行为习惯,共同的思维方式,共同的价值追求。雷燕说,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善的种子,只是等着我们来唤醒善言善语,一字一句,温润人心;善行善举,一件一桩,彰显品格。
  教育是人格影响人格的事业,个体自我从本然的存在到德性的提升,进而达到人格的理想境界。这一提升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人格互塑的过程。中国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儿童是作为生活者走进教育空间的,学校作为儿童生命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既要为儿童的身体与精神提供栖息之所,更要让儿童能按其自然本性得到生命的舒展。学校以身边的“善者”作为典范,通过各种生活化和情境化的活动,让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有所参照,从而增强其感受美好生活的能力,提高其思想品格的境界。
  雷燕认为,学校是师生成长的家园,蓬勃灵性的生长需要从校园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学校积极营造“善园”环境文化,以“善园物语”为主题,依据校园花草的四季特点,结合人文景观的分布,使静态的善园文化显得鲜活而温馨。学校的师生致力营造共生共长的课堂文化,教师以自身的学识与风范,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追问、质疑,构成师生之间平等互助、教学相长的文化氛围。他们是将儿童的精神成长视为学校文化的价值皈依,旨在通过各种具有仪式感的活动,沟通符号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让儿童感受到生命的庄严与生活的意义。
  雷燕校长对“善”文化的研究,其成果具有多方面的启迪与借鉴的意义:其一,教育必须激活儿童的天性,以积善成德。儿童生活的美好与心灵的善良,并不能由教育所直接赋予,而必须在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中逐步发育与生长。因此,教育须以儿童兴趣和生活需要的满足为内在依据,教师需要耐心的等待与相机诱导。其二,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并解放儿童。教师不仅要以人格平等的态度尊重儿童,也要以智性平等的理念解放儿童。儿童的生活不能成为一种能够被成人完全预设的流程。关注儿童的智性解放,才能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让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生活的主人。其三,教育理论须价值导向,大道向善。要对儿童生活进行全新的、多角度的审视,要以生活问题的解决来提升教育理论对实践的解释力度与契合度,要从生活探究、交互行动、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发展儿童与成就儿童,学校教育矢志不渝朝着“积善成德、崇善达才”的育人目标奋力前行。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65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