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STEAM理念下机器人拓展性课程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朋飞

  摘 要:近几年,国内外STEAM教育备受关注。作者在STEAM理念引领下,依托拓展性课程开展机器人主题学习活动,活动的设计突出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和协作性特点,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分析任务”“协作探究”“反思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养,也为今后编写机器人拓展性课程教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STEAM;机器人;拓展性课程;主题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02-0039-0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STEM教育逐步普及,从STEM到STEAM(加入艺术ARTS),再到STREAM(加入读/写能力Reading/Writing),笔者经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和课堂观察,不难发现STEAM教育并不是几门学科的简单叠加,它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教育新生态,这种理念抑或生态是包容的、开放的、融合的。
   这种理念非常适合渗透在中小学机器人拓展性课程中,因为机器人本身融合了电子信息、计算机、工程、物理等多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同时拓展性课程又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补充和拓展,相对来说教师在课程内容、课堂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因此,在机器人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融合STEAM理念根据学生特点大胆尝试探索,通过主题活动带动不同学科的融合,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机器人足球赛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理念
   机器人拓展性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选修该课程的18名学生,其中男生17名,女生1名。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主选课,截至目前已经连续选学3个学期(每学期15课时,每课时90分钟),累计选学45课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比较喜欢球类运动,对球类竞赛很感兴趣,因此本课时以此为切入口,在STEAM理念引领下开展“机器人足球赛”主题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养,活动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1.跨学科
   机器人足球赛不提供现成的机器人,需要学生动手搭建,搭建好后还要想办法让机器人动起来,并且还要处在自己的遥控中,最终实现灵活操控机器人,争取控球并进球,从而赢得比赛。显然这一过程单单利用某一学科知识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因此学生就要思考利用技术、科学、数学等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实现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2.趣味性
   机器人足球赛本身具有对抗性、挑战性,在比赛中无论哪一方都想多进球战胜对方,比较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紧密联系。因此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以赛促学,寓教于乐。而在比赛争夺中学生必须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通過设计、编程、调试等一系列手段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最终在搭建机器人和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在参与实践和竞赛体验中获得快乐感。
   3.体验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机器人的设计搭建,必要时教师进行新知讲授或技能示范。学生在参与中动手动脑,设计、建构、实践、合作,运用技术、科学和数学等学科知识解决诸如搭建编程、调试实践、策略分析等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习得过程性知识,在合作探究和比赛过程中感受团队通力协作的重要性,在操控机器人中体验参与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4.情境性
   结合机器人足球赛,把蓝牙技术、编程思想、搭建方法、遥控技巧等知识技能转化为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怎样遥控机器人,怎样帮助机器人灵活地控球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需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情境化的应用。此外,足球赛是动态的,所处的情境也是变化的,这就需要学生不断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判断、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从而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最终灵活地解决问题。
  5.协作性
   机器人足球赛很容易使学生联系到生活实际,知道足球赛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队员之间只有默契协作,才有赢得比赛的可能。学生进行机器人足球赛,需要做很多前期准备工作,比如海报设计、规则制定、机器人搭建调试等等,而这些任务要想一个人完成很难,学生需要学会合作,相互之间要进行交流与讨论,在头脑风暴中相互帮助、学习、启发、改进,从而实现群体性知识建构与重构,最终协作完成任务。
   三、机器人足球赛主题学习活动的实施
   机器人足球赛主题活动流程见图1,具体如下: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播放“世界杯足球赛”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比赛氛围,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两个问题:假设你是本次比赛的主办方,那么要想组织这场比赛你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假设你是参赛的队员,那么要想赢得比赛,你需要怎么做呢?
   2.确定主题,明确任务
  引入本次课的活动主题“机器人足球赛”,学生分析思考:组织并参与机器人足球赛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随后明确“设计海报”“制定比赛规则”“布置场地”“撰写解说稿”“搭建机器人”“程序设计”“遥控机器人”等任务,具体见表1。
  3.引导示范,提供帮助
   面向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和参赛选手),分析哪些任务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可以自主探究完成,哪些任务需要新知铺垫,为学生搭“脚手架”,引导学生尝试操作,并及时反馈评价,确保全体学生习得新知新技能,这样才能顺利地进行接下来的机器人足球赛。比如机器人的搭建,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改装“移动基座”,加装踢球的“脚”等等;比如蓝牙遥控,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因此需要教师讲解示范使用蓝牙遥控的方法,为学生协作完成后续的程序编写、遥控机器人提供帮助。    4.协作探究,解决问题
   (1)设计海报。由策划人负责设计机器人足球赛的海报,要求海报主题鲜明、美观大方。海报的设计在黑板上完成,让黑板不再专属教师,给学生“占领”讲台的机会,使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设计权,设计时可以网上查阅资料用以借鉴参考,但建议学生在设计时要集思广益,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
   (2)制定比赛规则。机器人足球赛比赛规则由主裁判全权负责,要求比赛规则合理、表述简明扼要。两名主裁判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制定,可以参考球类比赛规则,也可以现场上网查阅资料,但要求主裁判用白板笔把规则写在白板上,向所有队员公示,在征询和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后,修改完善并最终确定。
   (3)撰写解说词。解说员负责机器人足球赛的现场解说,要求思路清晰,解说词简练精辟,语言表达清楚,话筒等道具自制。解说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观看相关比赛视频,模仿央视知名解说员解说,来熟悉解说的基本技巧,并事先做预设,拟好解说词草稿,再根据现场的赛况临场发挥(见图3)。
  (4)搭建机器人。队员自由搭配两两一组,协作搭建用于比赛的机器人,可以参考熟悉的“移动基座”结构,对其改装使之能够“踢球”,也可以重新设计,自主探究创新机器人结构。但要求机器人结构牢固,大小符合规定,高度不限,长不超过25cm,宽不超过20cm,使用材料不限。
   (5)设计程序。机器人足球赛是实时的、动态的,球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事先无法预设机器人的行走路线,现有条件下可行的办法是遥控机器人,因此机器人程序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是蓝牙遥控,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学生启动蓝牙,配置参数,连接配对,编写发送端和接收端程序,从而实现手动遥控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和移动转向,学生根据比赛实际需要加以巩固和应用,见图4。
  (6)调试机器人。将编写完成的程序下载至EV3控制器中进行试运行,检验程序是否正确,能否达到灵活遥控机器人的效果,这个过程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鼓励学生做一个“爱迪生式”的发明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协商解决问题,循环往复地实践探究,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向教师寻求帮助。
   5.实战演练,修改完善
   各队机器人调试成功后,解说员、裁判员、参赛选手准备就绪,一场由学生自导自演的机器人足球赛拉开序幕。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很多突发问题会出现,而这些问题他们事先难以预料,比如,机器人剐蹭零件脱落、机器人突然不听指挥、比赛规则漏洞、判罚争议等等。
   一旦出现这些状况,对于参赛队员来说,需要快速查找问题,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加以分析处理,不断修改程序、完善机器人结构,同时,还要提高配合默契度、调整战术,直至经得起实战检验;对于裁判员来说,现场的状况远远比预想的要复杂,突如其来的问题促使他们反思,规则需要补充和修订,更要合理,直至被大家认可,判罚也要公正公平,争取无争议,努力把申诉次数降到最低;对于解说员来说,实时动态的比赛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需要根据现场状况随机应变,语言的组织、解说的思路都需要不断调整更新。
   四、总结与反思
   1.教师引领,学生实践
   STEAM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机器人足球赛”主题学习活动中,倡导教师是引领者,学生才是实践者。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真正地解决问题。当学生在探索实践的路上走偏、走错,或者停止不前、举步维艰的时候,教师要及时介入,把学生“拉”回来,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探索前进。比如,通过程序编写实现遥控机器人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知,是难点也是重点,学生想要自己探索出来难度非常大,这时教师就应该适当介入,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掌握蓝牙配置的方法、程序编写的基本思路,而对于各个模块的属性、参数值设置等问题,则应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试误”。
   2.同伴互助,小组协作
   “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STEAM教育也非常注重团队的协作,强调团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作用。因此,根据“机器人足球赛”主题学习活动的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2至3人,学生之间开展小组协作,组内组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遇到问题同伴之间相互讨论,协商解决,碰到“冲突”难以解决的,教师再给予适当帮助。比如,在机器人搭建的时候,教师不提供完整的搭建方案,学生依据规格、功能等标准自主设计搭建,同伴之间需要思考、协商,通过讨论把想法表达出来,把理由说清楚,努力找出“最佳”方案进行搭建。在讨论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某一问题而僵持不下,意见迟迟不能达成一致,彼此都希望说服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他们不得不更深入地思考、分析、表达,争取让对方“妥协”,如果还没有“妥协”,教师应介入,提出意见供学生参考,帮助学生抉择,从而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效率。
   3.学科融合,问题导向
   STEAM教育注重多学科的融合,强调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设计活动时应体现多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机器人足球赛”主题学习活动融合多学科知识,既巩固了学生已有知识技能,比如机器人移动基座的搭建等,又拓展了已有知识技能,比如原有的移动基座用于足球赛还不够理想,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加以改装,同时还学习了新知,比如运用旧知尚不能达到灵活操控机器人,因此引入蓝牙并把这个技术应用到具体的足球赛中加以巩固。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很容易就会发现问题,特别是在调试机器人的时候,甚至是比赛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无法预料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教师需要以这些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鼓励学生边思考边实践,边反思边修改,自主探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STEAM理念下的“机器人足球赛”主题学习活动,符合新课改中改变学科本位的分科主义课程结构,重视学科整合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国家标准中打破教室和书本局限,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整合的“雙价值”的基本理念,以及教材主题化、弹性化的内容设计理念,是机器人拓展性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也存在着不足,需要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朋飞.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教学的创新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2):10-13.
   [2]钟柏昌.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3]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4):13-22.
   (编辑:鲁利瑞)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STEAM的小学机器人拓展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编号:173320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69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