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魏芳荣

  摘 要:数学科目区分学生学习层次最为明显且分值差异较大,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质量,面对当前仍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应当积极地去面对和改进,本文主要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从而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思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流程包括基础理论教学、当堂训练、习题解答以及课堂总结这四个部分,在基础理论教学方面,部分教师对教材过分依赖,无论是教学顺序还是理论推导过程都严格按照教材中的步骤来,导致学生的思路被教材禁锢。在当堂训练方面,部分教师忽视师生互动的作用,导致训练形式单一且师生沟通不及时。在习题解答环节中,部分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容易造成数学课堂的一言堂。而且课堂总结方面,部分教师会忽略课堂总结的作用,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回顾不及时。
  一、 透彻熟悉教材,让教材辅助教学而非主导教学
  虽然学生使用的教材是教学基本内容和重点知识的承载体,但是学生的基础不同而且学习环境不同容易造成统一教材的不适用现象,比如教材中的举例可能不符合当地的实际环境情况,又比如教材中的某理论知识推导思路过于狭隘,又或者是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流程与教材不匹配,但是在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之下,教师仍照本宣科地沿用教材全部内容开展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具体思路过于狭隘,甚至造成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停滞不前。因此,教师应当在正式教学之前,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在教学安排上根据客观条件来调整教学内容的次序并对某些理论的推導方法进行补充,从而让教材充分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而并非是完全依其完成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学《解二次三项式类型的方程》时,课本中主要介绍的方法有:公式法、开平方法、配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四种,但是数学教师理应知道在很多情况下,使用“十字相乘法”要比其余四种方式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然而“十字相乘法”在课本中没有涉及,学生自然在解题时不会想到这种解题方法。作为数学教师,则有义务向学生传授这一方法。首先利用经典例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十字相乘法”的思想与优势。如m2+4m-12=0这一方程,很多学生采用的是配方法来解决,但是本题中的常数项-12可以分为-2×6,而-2+6恰好等于4,采用十字相乘法得出(m-2)(m+6)=0,最终方程的解为m1=2,m2=-6。由此可见,十字相乘法十分便利且易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无须拘泥于课本提及的方法,若有比课本中更优秀的解题思想和方法,一定要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 加强师生平等互动,开展问题导学型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环节是教师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消化程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间接获得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在这一个环节中加大师生互动的比重,才能做到对学生整体水平的准确把握,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进行及时答疑,避免学生在某些问题上留存疑惑。但是部分教师忽略当堂训练的这一作用,将当堂训练环节作为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督促和考察的环节,仅仅是选择几个题目作为学生当堂训练的试题,这会使训练环节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当在当堂训练环节采取问题导学的方式,与学生之间塑造对等交流、平等互动的相处氛围,学生可以选择向教师提出疑问,也可以选择跟从教师的问题思路来完成对整节课内容的梳理。
  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问题设置为定义、图像识别和性质判定这三方面的内容,但所提出的问题必须以具体问题的形式供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答案。在学生讨论时,教师需要不断在教室中走动,从而留给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的机会。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之间的讨论中去,适时点拨、引导,以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和抵触心理,还可以根据讨论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优化教学方案,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三、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巧妙设计习题答疑环节
  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完全体现在习题的解答过程中,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解题思路和能力。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只是一味讲解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所谓典型的题目,认为学生听了这些题目的解题思路就能掌握所有相关题目的解题方法,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习惯性地被动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有效开展习题课,让习题课充满趣味性和多样性。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及其判定》这一节课的习题时,首先通过学生举手统计的方法,找到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疑问的题目。然后在实际讲解中,教师可以让会的学生,当小老师到讲台上,讲解自己是如何做出这道题目的。一位学生讲完后,可以询问其他学生,是否有不同的方法。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不同方法,进行总结和指正,并对学生没有想到的解题思路进行补充,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习题课上的主导作用,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注重单元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完善知识框架体系
  初中数学知识点比较零散,单纯依靠记忆可能会出现遗漏,甚至因为记忆模糊而造成知识点混淆,因此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定期进行知识体系梳理,并不断根据所学新知识的性质,进行知识框架体系的不断扩充和完善。单元知识总结其实就具备这一作用。但是部分教师却忽略了知识梳理和总结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新知识后,就遗忘了旧知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极为低下。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单元总结环节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结合上一单元学习《三角形》时为学生总结的框架进行补充,比如全等三角形作为三角形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三角形相关数据间接求解和相关等量关系证明的重要思路,教师可以将其列为三角形模块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梳理。在单元总结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传授给学生一种知识梳理的科学方法,比如框架法、思维导图法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也训练学生养成定期梳理和回顾的习惯,提升学生的知识记忆效率。
  五、 结语
  教师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改革时,一定要做到将传统教学观念中的糟粕除尽,然后全方位地应用科学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脚步不受到传统落后观念的阻碍。当然,教师有必要及时评价反思并进行修正,保证课堂优化的脚步永不停滞。
  作者简介:
  魏芳荣,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1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