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课程的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林生 宋树祥 陆叶

  [摘 要] 西部地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讲授C语言时面临学生生源较差、学校条件限制等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不能照搬东部发达地区名校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西部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适用、各教学手段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 MOOC;SPOC;教学方法;C语言
  [基金项目] 2020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新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GY2020024);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互联网+’时代基于产教融合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2020JGA133)
  [作者简介] 刘林生(1978—),男,河北河间人,工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宋树祥(1970—),男,湖南双峰人,工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模拟集成电路与智能检测系统研究;陆 叶(1989—),男,广西钦州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光电子与光通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1-0258-02    [收稿日期] 2020-02-13
   一、引言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然而,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低,科技水平不高,造成高校生源质量偏低。另外,西部普遍对高校投入少,硬件差。在这种条件下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不能照搬东部高校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要研究符合本地特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C语言是一种强大的面向过程的程序语言,使用灵活,用途广泛,是新工科创新人才必备的重要基础知识。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特别对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学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是学习其他软硬件课程的基础。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对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新概念和難点较多,不易理解。
  生源素质不高、缺乏相关基础知识,这对于西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的教师而言,是不小的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增加相关基础知识的介绍,多做知识缓冲,减小知识点间的难度梯度等附加工作。本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C语言的内容可分为基础知识和高级主题两部分,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设计等内容;高级主题包括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以及文件操作等内容[1]。虽然新版《C程序设计(第五版)》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但对西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存在知识点难度跨度大,部分章节难点集中等问题[1]。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新的经验结构,即用原有的知识帮助理解新的知识[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重新编排,增加基础铺垫,特别是增加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针对西部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不能用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法,教师需结合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拉斯卡根据新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联结理论(教学方法—学习刺激—学习结果),把教学方法分为呈现法、实践法、发现法和强化法四种基本方法[3,4]。每种基本方法由特殊的教学方法构成。实际教学中,一般都涉及特殊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1.呈现法。呈现法是将教学内容通过某种确定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基本上是无意识地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该法对应的特殊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图片法、考察法等。呈现法适用于了解部分易理解类知识点,是使用最多的基本教学方法。
  2.实践法。实践法是教师确定学习目的并组织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践达到预期目标,逐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度较高[5]。实践法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教师在内容设计时,需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单个任务不能太难,可将一个复杂项目分为若干难度适当的子任务让学生分步完成。该法适用于理解、掌握和初步综合运用类的知识点,对应的特殊教学方法有模仿法、案例法和任务驱动法等。
  3.发现法。发现法指以探究性的思维方法为目标,选适当教材内容,让学生去发现。该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记忆[2]。与实践法不同的是,该法中预期结果是预先不知道的,学生经过努力发现结果,知识来自学生内部努力。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是主动的,认识是深刻的;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情景、问题的引入和展开。发现法可成为西部高校教师C语言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发现法适用于掌握和灵活综合运用类的知识点,对应的特殊教学方法有苏格拉底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
  4.强化法。强化法源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指学生在表现出对学习结果的特定行为后,教师给予奖励或强化的教学方法。前三种教学方法的共同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和组织等作用,学习的刺激类型属于前反应。强化法中,没有教师事先的引导,教师的作用是只要学生表现出正确的行为就给予正强化,错误的行为就给予负强化。学生在此过程中积极探索,对知识的理解深刻。强化法对学生自主积极性和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对教师如何进行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提供强化等方面要求也较高,因而其应用不如其他三种方法普及。强化法适用于掌握和灵活综合运用类的知识点,对应的特殊教学方法有行为矫正法和程序教学法等。
  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如知识点的难易度、重要度、学术背景和经验等),来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混合使用。   四、教學手段的改革探索
  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MOOC和SPOC等教学手段的兴起对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MOOC的优点是人们可随时随地接受名校免费的优质教育,部分网站还为学习者创建了互动平台。MOOC的缺点是学分认证问题、中途弃课率高、不能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等。虽然有些平台支持教师和学生互动,但是互动很难做到及时性,无法取代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所带来的那种耳濡目染的效果。
  SPOC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的。相对于MOOC而言,SPOC对学生设置了准入条件,达到要求才能参加课程学习。SPOC的特点是具有排他性,适合学习者追求高成就的价值观,帮助大学提高教学质量和课程完成率等。SPOC也存在MOOC的部分缺点,如学分认证和考核结果真实性等问题。
  MOOC+SPOC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手段是刚刚兴起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手段利用了MOOC、SPOC和实体教学三种方法的优点。西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的教师,如能根据本专业学生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合理利用并使各种手段扬长补短,则定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五、总结
  C语言是高校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工科人才必备的重要课程。如何让学生对C语言产生兴趣,掌握教学内容,并能做到灵活运用,这需要教师们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运用等方面付出艰辛的劳动。西部高校学生素质不高,学校条件较差,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M].(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文萍.高等教育心理学实用教程[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约翰·A·拉斯卡.四种基本教学方法[J].袁桂林,译.外国教育,1985(5):17-20.
  [4]李祎,姜晓冰.拉斯卡教学法在高校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下旬,2016(15):111.
  [5]丁海燕.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2):1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86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