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翠花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效率;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7—0167—01
   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也明确规定: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識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课堂教学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优化课堂导入,为上好一节课奠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若学生在上课伊始时就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那么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要在课堂导入上下足功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为上好一堂课打好基础。
   以教学“奇数与偶数”这一课的内容为例,在课堂上笔者并没有给学生讲解奇数与偶数的定义,而是利用筷子来导入。笔者先让学生思考一个人吃饭应该用2根筷子,那么2个人,3个人,或者是4个人吃饭,应该用多少根筷子呢?学生回答完后,教师继续提问:“我们能不能拿3根或者是5根筷子来吃饭?”大家一致觉得不能,因为筷子是成对使用的。此时,笔者趁机引导:“刚才提到的2、4、6、8几个数字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说出它们都是2的倍数。最后笔者再告诉学生,这几个数都是偶数,偶数都能被2整除,且都是2的倍数。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很好地理解偶数,那么奇数自然而然也能理解了。
   二、适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促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突出强调讲了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特别强调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通过实际操作,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这也是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以教学“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节课的内容为例,这部分的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是相对比较抽象的,在没有动手操作之前很多学生对这个结论都存在怀疑。为此,笔者选择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加深印象。首先,笔者找了几组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让学生分小组亲自测量并观察,并验证是不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其次,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几倍。学生回答完后,笔者并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让他们用圆锥盛水倒入圆柱,并记录下结果。最后,学生在比较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量、测、猜、做的实验过程中验证了结论,同时也总结了圆锥体积是如何计算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索过程,并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很快就接受了新的知识,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理解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教学“一个数加减一个接近整百数”这节课的内容为例,其中有四个性质:“多加的要减掉,多减的要加上,少加的再加上,少减的再减去”比较复杂,学生通常都很难理解。为此,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如,“520-199”,笔者这样创设情境:“假设小明的妈妈带着520元去商场买衣服,一条裤子是199元,这时小明的妈妈给了收银员200元,同学说一说是多给了还是少给了?买完这条裤子后还剩多少钱?”这个问题比较简单,营业员找回小明的妈妈1元,于是“520-199=520-200+1=321”,从而就理解了“多减的要加上”这一性质。这一学习方法比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要效果好得多,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记忆得也比较牢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反思,找到了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编辑:谢颖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95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