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北斗“明察秋毫”,为防汛减灾抢时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省市多地连续遭遇多轮强降雨。由于连日暴雨、山洪侵袭,7月6日下午,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发生了该县7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山体滑坡。当地村民们眼看着滚滚泥石混着断树倾泻而下,半山腰上的几栋民房瞬间倒塌,所幸,没有一人伤亡。此前一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有过类似的历险。6月30日凌晨,该县官坑自然村发生山体大面积滑坡,裹挟着山石、树木的泥石流冲垮了29间房屋,同样无一村民伤亡。
   这不幸中的万幸都得益于“北斗卫星高精度地灾监测预警系统”(下称北斗系统)提前“通风报信”。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在灾情面前与时间赛跑,及时预警是抢跑的关键。刚刚完成全球组网的北斗卫星凭借精度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水平的精确定位,可对山体、水库、河流的形变、位移等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并通过变形值智能评估其安全状况,对可能的滑坡、沉降、裂缝、水库遇险、河流水位暴涨等险情进行预警,成为防汛关键期的“抗洪利器”。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让人防、物防与技防三方面相结合,才能提升灾害应对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常德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王敦雷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他介绍,早在今年6月24日,石门县就接到监测系统发出地质灾害橙色预警,称雷家山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数据出现异常,经智能地质灾害风险预警评估模型分析,该处隐患点变形偏大,且近期有加速下滑的趋势,建议启动应急调查,安排受威胁居民临时撤离。随后,当地马上转移安置危险区村民,并安排人员24小时巡查值守。
   在通过北斗系统的短报文与位置报告功能,可以实现灾害预警速报、救灾指挥调度、快速应急通信等,极大提高了灾害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介绍,北斗最鲜明的特色是有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而这两大功能在防汛减灾救灾领域都大有功用。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利用无线电测定技术,两颗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联手,不仅能回答“我在哪儿”,还能告诉关注着用户行踪的相关方“你在哪儿”,在防灾搜救领域被广泛使用,是保障民生安全的“千里眼”。而北斗系统的短报文通信能力也不断增强,信息发送能力从一次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灾害突发时无需字斟句酌,足以将情节一次性说清楚,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
   近年来,北斗系统在全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多地都针对地质灾害多发区域,部署了基于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此外,安徽等地还启用北斗卫星备用信道,当水文站自动测报系统主用信道出现异常导致水位信息传输中断时,北斗卫星备用信道可保障水情信息及时传输,为防汛关键期的水文信息可靠性提供坚实保障。
   “稳定的北斗卫星信号传输通道确保我们预警及时。”浙江新昌县水利水电局防汛指挥中心主任潘新华说。6月30日凌晨,浙江省新昌县普降暴雨,南明街道班竹村官坑自然村发生山体大面积滑坡,由于北斗及时预警,全体人员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无一伤亡。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斗卫星在广域增强服务、全球短报文服务、搜索救援服务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在系統信号性能、系统传输和测距性能等方面实现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的局部领先。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量累计突破7万件,保持全球第一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6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