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教师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满意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自颁布以来已经有4年了,其执行效果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基于贵州省614名乡村教师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路径分析法作《计划》的互动执行满意度调查分析。研究表明,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与路径分析的非递归性路径有契合性,但互动模型需对执行者等要素进行细化。乡村教师对《计划》执行的满意度一般,乡村教师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学校地理位置间接影响《计划》满意度,乡村教师的教龄、留教意愿、进入教师队伍身份、薪酬和绩效工资制度等因素间接影响《计划》执行的满意度,农村教育教学能力评价、师资结构配置合理性评价、职业认同感评价、工资待遇和住房评价等直接影响《计划》满意度。
  [关键词]政策执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满意度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提升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机制研究”(16BMZ113);2016年贵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政策创新研究”(GDZT201603);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硕士点项目“贵州教育走出去融入东盟教育圈战略研究”(2016SSD08);2018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在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018dz02)
  [作者简介]季 飞(1974—),男(布依族),贵州贵定人,管理学博士,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研究;李亚亚(1995—),女,湖南郴州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乡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 C9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2-0001-06 [收稿日期] 2019-12-10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是教育事业發展的基础,提高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进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乡村教师290多万人,其中中小学近250万人,幼儿园42万多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将近170万人,占58.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出,要加大落实力度,加快补齐短板,努力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2015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7年,要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1]。随着政策的持续深入,社会公众、政府、学校、学者等对《计划》实施所取得的效果的关注日益增加。乡村教师是《计划》实施的直接作用对象和感受者,其对《计划》的执行效果具有无可争辩的话语权。倾听他们的声音,研究他们对于《计划》执行的满意度,不仅对合理评估和完善相关乡村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价值,也反映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乡村队伍建设政策的执行效果和水平。
  研究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满意度,必须了解乡村教师对当前《计划》实施的评价,有多少人满意,有多少人不满意,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乡村教师对《计划》满意度的评价。使用路径分析法可以清楚地了解各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各变量是直接还是间接影响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满意度,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直观、准确。从乡村教师满意度视角出发运用路径分析法对《计划》实施效果做进一步分析,探寻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期帮助政府进一步优化现行乡村教育政策,最终形成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政策推行策略。
  二、文献回顾
  《计划》的实施效果只有让乡村教师满意,才能够真正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笔者以“乡村教育政策满意度”“乡村教师满意度”“《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满意度”为关键词在知网(CNKI)上进行搜索,发现相关文献比较少。变更检索范围,尝试以“政策满意度”“路径分析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检索词才搜到相关文献。由此可知,学术界对乡村教师政策满意度的研究较少,不仅少有关于乡村教师满意度群体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更缺乏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计划》颁发及执行满意度的深入研究。
  (一)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研究
  自《计划》颁布至今,实施已有四年之余。张旭认为《计划》的亮点在于可以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在认识教育问题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张松祥[2]指出《计划》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再一次从国家层面提出的“本土化培养”要求。刘佳通过对31个省(区、市)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进行分析,发现“支持计划”提出的各项举措在各地没有得到很好的细化和具体化,对《计划》的突破和创新未跳出原有内容。曾新等认为《计划》的实施对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农村教育深层次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教师素质和水平依然偏低,农村义务教育整体发展缓慢。付卫东等研究发现《计划》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政策知晓率不高、乡村教师数量不足且质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等。闫予沨从教师信念角度对《计划》的实施予以探讨,认为当前不仅缺乏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学校教师的关注和支持,还缺少对这一群体的教师信念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需要研究者、相关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互相合作建立协作机制。马飞等研究发现,和五年前相比,乡村教师与其他学校和职业对目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绩效工资制度整体普遍呈不满意状态。
  (二)关于政策满意度的研究
  1985年,顾客满意度理论首先由美国学者正式提出,是指顾客将产品或服务的预期价值与实际效果进行比较后的感知状态,表现为满意或不满意的态度。近年来,我国有多位学者运用满意度理论对各种政策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卢海阳等认为政策满意度对政府信任有显著的影响,公众的政策满意度越高,政策的执行越顺利且成效更高。肖云等通过分析贫困人口对现行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进而分析政策的实效性。赵毅通过对南阳市大学生村官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对政策的满意度整体不高。此外,很多学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教育政策及乡村教师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张彩云等研究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乡村教师满意度处于中上水平,其职业认同感较低。王成龙等通过对90后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90后工资待遇偏低,生活成本较高,压力较大,较少参与乡村建设。   (三)关于路径分析法的研究
  刘志斌等运用路径分析法分析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根据实证结果,以需求来策划供给,提出完善和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对策建议。程珂采用路径分析法构建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状况之间的模型,得到6条直接和6条间接影响环境污染的路径。熊明良等运用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方法考察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与离职倾向三个态度变量之间的关系。吴建良等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来构建我国公众满意度模型,通过路径分析等方法找出公共服务中的薄弱环节,为公共部门改善绩效的依据。此外,有不少学者采用路径分析法对政策满意度进行研究。张标采用路径分析法,从农户对农业支持政策满意度视角,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王延中等运用路径分析法揭示初始变量和中间变量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影响过程。
  (四)文獻述评
  基于以往文献发现,对《计划》文本及政策实施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描述性分析或者简单的线性回归,方法比较单一。从政策执行角度来看,我国有不少学者从政策满意度、满意度影响因素等方面,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有序回归模型和路径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政策效果进行了研究。满意度也叫对象评定法,用于考察政策作用群体的满意度,该方法是进行价值判断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对象满意度视角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民主和参与,一方面,使顾客即政策目标群体的需求与意见能被政策制定者或决策者所了解和采纳,另一方面,也使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为决策者所用,以期实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目标。
  学术界对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关注较少,研究方法多对政策文本和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定性描述,揭示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进而提出政策改进意见。较少有学者从政策目标群体的主观评价角度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本研究从政策执行视角出发,先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得出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满意度评价,并找出影响满意度的因素;然后运用路径分析法,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过程,得到乡村教师政策满意度的影响路径模型以及各因素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进而了解《计划》的落实情况。本研究一方面可以检验政策执行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政策执行的分析方法。
  三、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一)相关理论基础
  1.政策执行模型。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in)在其代表作《互相调试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他认为当时的教育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的一个相互调试的过程,而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试的程度则决定了政策执行的效果。如图所示,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式说明:①由于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存在利益关系,即使两者之间在观点或需求之间存在不一致,也必须寻求一个可以为双方都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②政策执行者和政策接受者之间的相互调试过程是一种平等关系,而并非自上而下的命令方式;③政策执行者的政策执行方式可能随影响者需求与观点的变化而变化;④受影响者会影响政策执行者的利益、价值和观点,主要通过反馈利益、价值与观点到政策上这一方式。可见,《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都需要立足于乡村教师群体的需求,通过政策激发乡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政策执行者与乡村教师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为保障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需要不断完善政策,促进政策执行(见图1)。
  2.路径分析法。路径分析法由美国遗传学家Sewall Wright于1921首次提出,该方法以多元回归分析为基础,通过分析标准化变量的偏回归系数及变量之间假设的因果效应,对研究人员提出的一套观察或者呈现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论进行检测,从而对各自变量的作用机理、途径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路径分析分为递归模型和非递归模型,其中递归模型是指各变量之间只存在单向关系。递归模型被分解为多重回归方程组,可以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来拟合。运用路径分析法要回答以下问题:①模型中自变量与因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②如果存在相关关系,则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是因果关系;③若自变量影响因变量,那么自变量是直接影响因变量,还是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或两种情况都有;④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者程度或大小如何。(见图2非递归路径图)
  A←→B∶A与B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影响关系,即直接反馈作用;A、B之间的具体影响方式不明,但是存在相关。
  分析法强调,理论假设产生因果模型,而路径分析则是分析和验证因果模型的技术。将路径分析方法应用于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满意度分析,能直观地了解到《计划》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满意度与《计划》实施效果之间的关系、有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满意度,同时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能对《计划》的执行效果起到监测作用。
  (二)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本研究结合已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路径分析法的思路建立政策满意度评价模型(模型见图2)。模型将研究的变量分为初始变量、中间变量和因变量三种类型。初始变量为自变量;中间变量即为中介变量,是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中介或途径;乡村教师政策满意度为因变量。将乡村教师的个人特征、职业及环境特征作为初始变量(自变量)。个人特征包括乡村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留教意愿;职业及环境特征指的是乡村教师的职业特性及所处环境,包括进入乡村教师队伍的身份、是否为“一专多能”教师、乡村教师的绩效工资制度和薪酬、所教学生层次、所在学校的地理位置、培训学时和培训内容等。
  基于麦克拉夫林的政策调适模式原理,需要了解政策接受者即乡村教师的需求、观点和评价,对政策效果进行反馈,以此对政策执行者的观点、价值和执行方式产生影响,使两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据此,本文结合《计划》提出的八项主要举措,选取教育教学能力评价、师资结构配置合理性评价、职业认同感评价、城乡教师流动和交流评价、职称评聘评价、继续教育机会评价、工资待遇和住房评价、培训效果评价、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评价和城乡教育公平性评价作为中间变量,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满意度则作为因变量。为便于操作和分析,研究将因变量和中间变量设为定距变量,运用路径分析法,在多元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初始变量和中间变量影响乡村教师对《计划》实施满意度的路径和作用机理。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次问卷以贵州省9个市州乡村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乡村教师对《计划》满意度的视角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通过问卷星平台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650份,剔除存在错填、漏填及填答不规范等问题的问卷,最终得到614份乡村教师调查问卷,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4.5%。这些样本涉及遵义、毕节、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安顺、贵阳等9个市州、88个县的乡镇,样本总体分布均匀,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且满足数据分析要求。本研究选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测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二)变量的统计描述
  1.乡村教师对《计划》实施满意度的评价描述。结果显示,乡村教师对《计划》实施的满意度一般,平均分为3.23分。其中,26.5%的乡村教师打分在3分以下,表示对《计划》的实施“不满意”,28.5%的乡村教师认为“一般”,表示“比较满意”的占23.8%,而觉得“非常满意”的仅占21.2%。
  2.中间变量的统计描述。从表1可以看出,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评价是所有中间变量中评价最高的,平均分为3.69,介于一般与比较满意之间。城乡教师流动评价和工资待遇、住房评价分别为2.64和2.88,是所有中间变量中最低的。乡村教师对职称评聘的评价和师资结构配置的评价分别为3和2.95。乡村教师对城乡教育公平评价和培训效果的评价一样,平均分为3.28;对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评价和农村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较高,平均得分为3.37和3.45。总体上看,差异最大的是职称评聘公平性评价,差异最小的是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评价。
  3.初始变量的统计描述。根据《计划》文本和实地调研,在个人特征方面选取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年龄、教龄和留教意愿6个变量,在职业特征方面选取以何种身份进入教师队伍、是否是定向培养的“一专多能”教师、学生层次、薪酬和绩效工资制度5個变量,在环境特征方面选取学校地理位置、培训时长和培训内容3个变量。
  (三)中间变量对乡村教师《计划》实施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研究框架,先将中间变量作为自变量,乡村教师对《计划》实施的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的解释程度达65.5%,拟合优度较好。结果表明,城乡教师流动机会评价、职称评聘评价、继续教育机会、培训效果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没有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对于乡村教师而言,城乡教师流动机会评价和城乡教育公平对《计划》政策满意度的影响较小、不显著。因此,在后面的路径分析中,不再将城乡教师流动机会评价、职称评聘评价、继续教育机会、培训效果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评价纳入回归分析模型中。
  (四)初始变量对乡村教师《计划》实施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最优尺度回归进行分析,这种回归方法擅长对分类变量的不同取值进行量化。
  从初始变量对乡村教师政策满意度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模型的解释程度为18.1%,虽然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但与中间变量对因变量65.5%的解释力相比较来看,仍存在较大差距。表明用初始变量直接解释因变量具有片面性,初始变量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中间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这证实了笔者前面预设的分析框架是合理的。从初始变量对乡村教师政策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来看,7个回归模型的解释力都较好,初始变量对中间变量和因变量的解释程度都在15%以上。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初始变量包括教龄、留教意愿、薪酬和绩效工资制度。
  (五)影响乡村教师对《计划》满意度路径分析
  表3显示了初始变量影响因变量的过程。其中,总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间接影响=初始变量对各中间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该中间变量对因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表3中,未纳入显著性水平大于0.05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根据路径分析结果,乡村教师留校任教意愿对《计划》实施满意度影响较大,总路径系数绝对值达到0.476;其次是绩效工资制度,路径系数为0.346;再者为薪酬,路径系数为0.242;其余的是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教龄、进入教师队伍的身份和学校地理位置。性别、文化程度、年龄、是否是“一专多能”教师、学生层次和培训时长对《计划》满意度没有影响。
  接下来,进一步分析各个因素对《计划》满意度的影响。
  1.乡村教师的婚姻状况对《计划》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即已婚或已婚有孩子的乡村教师高于未婚无男(女)朋友或有男(女)朋友的满意度。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未婚男女教师的归属感没有已婚的高,且参加工作时间较短,角色还未完全转变。
  2.文化程度对《计划》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即学历高的乡村教师相比于学历较低的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满意度低。文化程度主要对间接影响中的工资待遇和住房评价的影响最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越高的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政策和职业的期望值较高,学历越高,对教师的工资待遇、福利等方面的期望也就越高。
  3.教龄对《计划》满意度有负向影响,即教学年限越高的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满意度越低。这主要是在对工资待遇和住房的评价上有显著的影响,这种满意度是来自间接影响。这可能是因为教学年限和资历较高的乡村教师为乡村教育扎根多年,希望自己的付出和收获能成正比。
  4.留教意愿对《计划》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也就是说,越想往城区学校发展、不想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满意度越低。这是因为想往城区发展的老师对乡村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都较低,没有想扎根在乡村学校的心,必然对乡村教育一系列政策的满意度不高。
  5.进入教师队伍的身份对《计划》满意度有负向影响,主要来自间接影响,即相对于高校毕业生、走教支教及代课老师来说,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的满意度要更高。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高校毕业生对城乡公平和住房待遇等期望值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支教走教的乡村教师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稳定性不高,对政策的满意度有所影响。   6.绩效工资制度对《计划》满意度有负向影响,即认为绩效工资制度没有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乡村教师满意度较低。
  7.学校地理位置对《计划》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即越靠近城区学校的乡村教师对《计划》的满意度越高。这是因为越靠近城区的学校,交通越方便,学校环境和条件较好,工作生活也比较便利。
  五、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基于贵州省614个乡村教师调查数据,通过路径分析法分析当前乡村教师对《计划》满意度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综上所述,基于麦克拉夫林的政策执行互动模型,从乡村教师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满意度视角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得到乡村教师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了解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研究表明,乡村教师对《计划》实施的满意度一般。作为中间变量的农村教育教学能力评价、师资结构配置合理性评价、职业认同感评价、工资待遇和住房评价、城乡教育公平性评价对《计划》的满意度产生直接、重要影响,初始变量中,乡村教师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教龄、留教意愿、进入教师队伍的身份、薪酬和绩效工资制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计划》的满意度,其中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进入乡村教师队伍身份和学校地理位置间接影响《计划》的满意度,由此证明假设成立。基于上述论证,本研究得出以下判断和启示。
  (一)麦克拉夫林的政策执行互动模型在使用中需要加入微观因素
  麦克拉夫林互动模型强调政策执行过程实际上是政策执行者和政策执行对象之间的一种互动和调试,通过两者之间的交流、碰撞及冲突检验政策设计的利弊和缺陷,然后再将政策执行的问题反馈给政策制定者,根据实际情况对政策做出调整或是完善。这个过程涉及三个要素:一个是政策执行者;一个是政策执行对象;再一个是政策的内容或是政策工具。在这个框架中,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策执行者的理论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及对政策的把握程度或是否存在利益关系都会影响政策执行者的政策贯彻情况。同样,政策执行对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利益的调节问题,必须找准什么利益才是政策执行对象的主要诉求。政策本身或是政策执行工具在具体的政策执行场域中是否适用,研究认为,这个模型还可以进一步细化,需要将政策执行者、执行对象、政策工具按照类别继续划分。只有将这三个要素细分后在具体考察政策执行的互动情况,根据不同层面的互动反馈,得出的判断和推断才更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研究认为,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增加政策执行者、政策执行对象的类别要素划分,同时增加政策内容和工具作为影响执行效果的要素。这样,此模型给出的政策执行描述才更具有说服力,才更加具体化。
  (二)路径分析法结合政策执行满意度调查,可以丰富政策执行的检验手段
  研究表明,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恰好和非递归的路径分析有共同之处,政策执行者和政策接收者(政策执行对象)之间存在互动和相互影响,也即是非递归模型显示的A←→B∶A与B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影响关系,即直接反馈作用。通过上文的分析和论证可以发现,配合使用这两种模型可以在政策执行分析中通过满意度调查找出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和权重,以此作为政策调整和完善的依据。
  (三)启示
  要想实现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目标,就要聚焦解决当前乡村教师最现实、最紧迫和最关心的问题,发挥乡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乡村教师政策满意度,使政策执行者与乡村教师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以使政策发挥其最大作用。
  第一,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和文化认同感,增强乡村教师留乡任教意愿。一方面,加大政策举措落实力度,从乡村教师人才补给、教师培训和待遇保障等方面着手,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促进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提升。另一方面,鼓励乡村教师参与乡村建设,让他们参与乡村事务和解决乡村问题,调动乡村教师内驱力,加强其自我效能感和文化认同感。
  第二,分类施政,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許多贫困和边远地区乡村办学条件差,生活条件艰苦,由此吸引不了外来优秀教师来此任教,也很难留住教师。政府应实施差别化待遇政策,加大对贫困和边远地区乡村学校的财政和资源投入力度,改善乡村办学条件,引进现代化教学和办公设备,为乡村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乡村教师能安心地留乡任教。统一城乡教师福利待遇,缩小城乡教师差距,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并解决乡村教师住房问题,给予偏远地区且交通不便学校的乡村教师交通补贴,逐步形成“越是山区、越是边远、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
  第三,加强政府间合作,畅通职业发展渠道,优化师资结构配置。建立健全职称评聘和晋升机制,适当降低评判标准,提高乡村教师各级职称的比例,缩小城乡差距。首先,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单位,加强对教师人员编制的自由调配力度,均衡乡村教师性别比例,优化师资结构配置。其次,在县域内建立教职工管理服务中心,对教师工作进行专职管理,集中统筹原有的碎片化管理。在《计划》的实施和完善过程中,离不开各地方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学习和借鉴成功的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经验。
  第四,改革绩效工资制度,提高乡村教师工作积极性。相对于城市教师而言,乡村学校的青年教师心理落差较大,对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要倾听乡村教师的意见,倾听他们的需求,为新教师设立更为健全的绩效机制,同时也兼顾中老年教师,为退休教师提供完备的养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彩云,傅王倩.我国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07):60-64+80.
  [2]张松祥.本土化: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培养的必由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62-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08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