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校园欺凌防治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进入寄宿制学校后,开始自己独立生活,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年龄小,与人交往的经验少,而且缺乏父母的指导,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容易被校园欺凌行为所困,以致影响身心健康成长。文章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校园欺凌防治策略进行研究,分别从寄宿制学校和留守学生家长两方面探讨相应策略。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校园欺凌;防治;学校;家长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6-0050-02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通常年龄偏小,生活经验欠缺,在心理上、思想上不够成熟。同时,由于离家离亲,缺少家庭的关怀,加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往往比较叛逆,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容易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校园欺凌或者被校园欺凌行为所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如何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引导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校园欺凌防治对策
   1.增强留守学生法治意识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懂得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对自己身边的校园欺凌要有清醒的认识,学会判断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拒绝参与校园欺凌。教师要教育留守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平时注意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新时代阳光健康的学生,如果遇到校园欺凌事件,要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同时,对校园欺凌行为说不,并及时地告诉老师、父母,或者报警求助。
   2.教育留守学生洁身自好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个别留守学生由于远离家庭生活环境,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青少年的引诱,以为这样可以得到保护,让同学们对自己刮目相看,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留守学生如果长期与不良青少年接触,世界观就会受到影响,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校园欺凌中。所以,学校要从源头上杜绝,让留守学生远离社会上的不良青少年,给他们一个纯净的成长环境。
   3.掌握校园欺凌发生规律
   校园欺凌是一种社会问题,短时间还得不到根治,这就要求教师研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规律。在校园中,欺凌行为往往发生在偏僻的角落,教师要让学生远离這些监管死角。同时,教师要注意分析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时间段,如早中晚用餐时间段或晚自习前中后时间段通常是高发时间节点。为避免学生受到校园欺凌的伤害,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注意这几个时间节点。
   4.引导留守学生远离不良环境
   留守学生由于缺少家长的监管,再加上自己“三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判断是非的能力不足,有时会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或网络游戏中的一些暴力行为进行模仿,以突显自己的成人意识。可是,这种行为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极为严重的、不良的影响,甚至会让他们走向犯罪。比如,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与同学产生矛盾时,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反而激化矛盾,甚至使用暴力行为,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因此,教师要教育留守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远离网络游戏,远离不良社会现象,培养自己正确的“三观”,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5.指导留守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生活在集体中,就会面临人际关系问题。留守学生离开家庭,来到寄宿学校后,需要独自面对陌生的同学,与宿舍中的同学朝夕相处,他们中的一些人面对这种情况时,会束手无策,不知道应该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与同学沟通和交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沟通,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的不和谐关系,掌握化解矛盾的技巧等,以尽快融入集体,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与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6.重视培养留守学生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心理学概念,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利用“同理心”处理人际关系时,适用范围非常广,可以让人将心比心,进行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审视、分析和处理,从而感受别人的心理,了解他人的思想,体谅对方的难处,最终想到处理问题的两全其美的办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的“同理心”,使其成为解决学生之间矛盾冲突的有力武器。
   7.培养留守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心理往往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教师需要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告诉他们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其主要职责都是学习,健康成长和学习才是第一要务,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要健康生活、努力学习,让自己拥有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拥有自信,拥有健康的心理,并努力学习,才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理想,报答父母。
   二、留守学生家长校园欺凌防治对策
   教育不是学校单方的行为,家庭也是教育的重要责任人。因此,在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过程中,家庭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的家长,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采用民主家教方式
   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家长,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一定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生活在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对孩子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遇事多听听孩子的意见,避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家庭生活中的各类矛盾,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培育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    2.及時掌握孩子动态
   虽然父母因打工外出不在孩子的身边,但是父母的心要始终与孩子在一起,离家不离心。在日常生活中,多与老师、学校进行沟通,打电话、发微信、用QQ随时了解孩子的发展动态,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与他们沟通,给孩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让孩子觉得父母就在自己的身边,有一种安全感,沉浸在父母的爱意中。在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中,要留意校园欺凌的话题,教育孩子远离校园欺凌,当孩子受到欺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3.引导孩子正确交友
   生活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这个大集体中,留守学生会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交友是其中的一种关系,而且交友也是每位学生都必须有的行为,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交往的朋友,杜绝孩子跟社会上的不良青少年接触,以防止孩子走上歧途,尤其要留意孩子是不是去网吧、KTV等场所。所以,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交友,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友方式,尽量为他们创造纯净、健康的成长空间。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积极、健康、乐观的心理,让孩子茁壮成长,成为新时代有用的人才。
   三、结束语
   总之,农村寄宿制学校及家长一定要正视校园欺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校园欺凌。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校园欺凌防治对策有:增强留守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留守学生洁身自好,掌握校园欺凌发生规律,引导留守学生远离不良环境,指导留守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重视培养留守学生的同理心,培养留守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留守学生家长校园欺凌防治对策有:采用民主家教方式,及时掌握孩子动态,引导孩子正确交友。
  参考文献:
  [1]王誉诺.校园欺凌的界定、成因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7(12).
  [2]李鹏鹏.农村“留守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研究[J].高考,2019(07).
  [3]赵文萍,尧新瑜.留守初中生校园欺凌的特征、心因与预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2).
  Study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Left Behind Students" Bullying in Rural Boarding Schools
  Wei Yanp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Zhuanglang County, Gansu Province, Zhuanglang 744699, China)
   Abstract: After entering boarding school,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begin to live on their own. Some of them are young, have little experience in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 and lack of parental guidance, so they are easily trapped by campus bullying behavior in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classmates, thus affecting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campus bullying of left behind students in rural boarding schools, and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rom two aspects of boarding schools and parents of left behind students.
  Key words: rural boarding school; left behind students; campus bully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chool; parent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20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