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性预习的指导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标倡导“先学后教”,注重学生的先学,是提高课堂质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的主要途径。先学,应改变简单的看教材、做练习的单一模式,应加大探索性预习的力度,有效指导学生探索性预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探索性预习;指导策略
  课前预习,是学生课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材准备性学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充分的预习,也为新课的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奠定基础,课堂上也容易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从而也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效果。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预习,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论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针对学习内容,巧设探究性问题
  常见的预习,是将要学习的章节,简单看一遍,初步了解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定义、定理、推论、公式等,学生的预习,“走马观花”看一遍教材,有的学生也有惰性心理,简单浏览,随便翻阅,甚至有的看也不看,根本起不到先学的目的。
  为了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让学生探究性预习时真正有“抓手”,教师应巧妙设计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明确具体的任务和要求,给学生一个保准衡量自己预习的效果,这样,学生的探究性预习,才会提高效果,学生也会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如《代数式》的教学前,教师可以设计下面的探究性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先学,达到先学、预习之目的:
  (一) 根据所给式子的特点,写出第n个式子:
  (1) 32-12=8×1 (2)52-32=8×2 (3)72-52=8×3……
  第n个式子是 。
  (二) 两袋零食,价格分别是a元和b元,现分别优惠9折和8折,各买一袋零食,要付 元。
  (三) 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2倍,宽是a,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四) 算一算:(1)比a少3的数;(2)b的4倍;(3)矩形的长和宽分别是x和y,则面积是多少?(4)有理数a和b的和的5倍。
  上面的(1)-(4)题中,结果都含有 ,这样,含有字母的表达式是 。一个代数式,可能是一个 ,也可能是 ,也可能是數与字母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来。
  这样的预习任务,从观察式子的特点,由特殊式写出一般式,根据长方形和矩形的长和宽,写出面积的表达式,再根据表达,用式子表示出几个关系式,再引导学生从中得出“代数式”的定义,并探讨代数式的特点,这样的预习,显然以探究为主,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探究预习的能力。
  二、 布置课后作业,融入探究预习的元素
  一直以来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以巩固性练习为主,目的是强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促使学生熟能生巧,学生陷入题海之中,多数学生感到乏味,不是罕事。在作业的布置中,缺乏预习作业的布置,更困乏探究性预习的元素的融入,教师应在设计作业时,尽量让作业和新知识有所联系,即检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样,既检验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引发学生对新知识探究的欲望。
  如《全等图形》的教学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仅从全等图形的概念、特点等,设计巩固性的作业,还应该渗透“三角形全等”的问题,为第二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做铺垫。如,笔者设计下面的作业:
  (1)归纳:全等图形的相关概念;(2)小结:全等图形的基本性质有哪些?(3)完成设计飞鸟图;(4)图片欣赏:下面的每一组图形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判断,我的结论是:每一组图形能够 ,是 图形,其中d中的两个三角形也全等,可以称之为 三角形。
  我认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这样的作业的布置,不仅温故,也知新,促使学生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自主预习、自主探究新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
  三、 借助于生活中的数学,指导学生探究性预习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观”,新课标也倡导数学教学生活化,倡导运用生活体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提高数学探究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因此,在学生预习时,应融入生活元素,用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探究预习的欲望。预习不仅仅是课前的先学,课堂上“先学”也是预习。课堂上的预习,更方便运用生活实例,使学生探究性预习更多些乐趣。
  如“坐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于象棋的棋谱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乐趣。教师可以提出趣味性的问题:你知道象棋棋谱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从这个问题的探讨,容易引发学生对坐标的概念,由象棋棋谱引导学生对坐标的探讨,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主动手画一画:已知点A及一条直线MN,请画出A关于MN的对称点;再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平面坐标系中,画出A关于x轴的对称点;然后提出问题: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具有怎样的关系?……这样的“教”前“先学”的探究性预习,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课堂要探究的重点,突出数学的生活化,也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凡事预则立”,有效的预习,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探究学习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预习方式,创新设计探究性的预习任务,提高探究能力、提高预习的效果,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数学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国雯.灵动,民主,开放——初中数学有效预习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9).
  作者简介:
  王玉荣,江苏省邳州市,邳州市新集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32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