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新玉

  【摘 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在现代学徒制理念指引下,根据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三平台+三模块”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体系。采取可行的课程实施策略,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了苏州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体系;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60-0055-06
  【作者简介】徐新玉,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轨道交通工程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专业教学。
  一、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推进情况
  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变革,满足苏州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大量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储备的需要,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轨道交通专业群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签订了“企校合作城轨运营专业建设协议”,探索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三四二八”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1]
  “三四二八”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是指,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能力、以创新创业实践为导向的创新精神、以中华美德教育为引领的人文素质作为三条主线,[2]包括高技能储备人才培养的初步遴选、理论学习、岗位认知、专业实践四个阶段,让学习者取得轨道公司内部技能鉴定等级证书与实际上岗能力评估证书,开展理论知识、专业实践、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心理健康、岗位认知、现场实习、上岗操作八项评估工作。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三四二八”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产教融合,创新了轨道交通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还培养了大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强化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实践与企业需求的融合度,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二、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
  (一)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按照紧贴岗位、能力为先的育人思路,我们根据各专业(群)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调研相关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参照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务员、车站值班员、行车调度员、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城轨列车检修人员、城轨综合机电设备运行与维修以及电梯运行与维修人员等的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从工作过程出发,对典型的工作任务、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进行分析,归纳出行动领域,进而确定专业学习领域。以岗位能力需求确定各专业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核心专业课程,[3]根据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关系,按照轨道交通专业群“三四二八”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要求设置了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群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二)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内涵结构
  随着学校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三个专业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框架搭建完成,如何围绕专业群培养目标规范专业群课程整体设置,进而将培养目标分解落实到课程设置中,就成为当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任务。我们根据五年制高职课程“五年一贯、总体设计”的设置原则,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各岗位知识、能力和技能需要为导向,围绕“产教融合、真岗实练”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要求,强化课程之间的融合配合,探索专业课程整合,突出专业技能连续递进培养,体现对专业培养规格的支撑,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采用了学校课程与企业特色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结构,搭建了“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三平台”指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课程平台、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核心课程平台,平台的搭建为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扎实的基础。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包含必修课程与限定选修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德育等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主要指面向专业群开设的通用课程,学校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根据专业整合机械基础、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处理等8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平台包括核心岗位所需的专业必修课程,也包括各类实训、技能培训、职业考证、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等集中实践课程。“三模块”指城市轨道交通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模块的设置为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个人专长发展、职业能力提高提供了较大选择空间和质量保障。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指为增强学生专业适应性和个性设置的课程,根据具体工作岗位每个专业有2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开设3~5门课程;选修课程模块由公共选修课和专业拓展选修课组成,一般为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会设置一些具有专业特色和行业特点的课程,如企业文化讲座、岗位技术讲座、行业发展讲座与学生专业调研等;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包括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军训与入学教育、社团活动、车站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等。
  三、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课程实施策略
  (一)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实施
  在学校与苏州轨道交通公司共同成立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专业群建设工作小组根据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充分的行业调研,经过反复论证,并结合苏州轨道交通公司對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了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目标,按照轨道交通企业职业岗位需求与工作过程,确定理论及实践教学安排,根据职业教育规律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相关课程进行序化整理,由浅入深,逐级推进课程教学。在五年的培养周期内,第一到第三学年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公共理论课教学,在第三学年结束后的暑假,安排一次为期一周的车站志愿者活动,以提高学生对岗位的认知;第四学年,学生(学徒)主要学习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在第四学年结束后的暑假,到运营岗位进行为期两周的岗位认知性实习;第五学年学生(学徒)主要完成岗位实习、上岗评估、考证、毕业设计(论文)等。   (二)发挥校企融合作用,搭建课程框架
  为使学校轨道交通专业群教育成为企业眼中的职业教育满足企业需求,成为企业手中的职业教育反映企业参与度,成为企业心中的职业教育受到企业欢迎,学校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改进校企合作形式,探索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向更实用、更有效的层次迈进。校企双方在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事务决策机制、会商机制、监督检查机制等保障下,充分发挥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与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工作会议的作用,探索校企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构建“三平台+三模块”课程体系时,力求做到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目的、以掌握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4]围绕企业对城市轨道交通各专业人才岗位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要求,校企联合搭建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的“学校培养课程+企业特色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框架。[5]学校培养课程主要以理论和理实一体教学为主,主要由学校教师讲授;企业特色课程以公司特色课程与实践教学为主,合作企业安排优秀企业专家进课堂为学生开设特色课程,将企业一线最前沿知识、最先进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这些企业特色课程的开设有效促进了学校和企业在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相互支撑、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前树立岗位意识,了解未来岗位职责,以便将来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融入企业。
  (三)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共同完成课程教学
  企业技术人员熟悉行业一线生产工作特点与职业标准,學校专业骨干教师明确课程开发的原则和设计思路,为了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学校牵头组建了一支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课程混编教学团队。混编教学团队选取轨道交通企业真实工作案例,将企业的生产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化处理,转化为实际教学项目,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操作规范、工艺要求等方面的难题,设计开发职业标准、课程教学标准、教材与实训指导书、学习工作页、实训考核平台等课程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由学校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6]
  (四)突出轨道交通专业特色,组织课程考核评价
  根据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双师带徒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一是按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的“三四二八”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原培养方案学生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安排学生到企业现场通过师带徒形式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考核与管理,在每次学生岗位实践与实习前,学校都会根据轨道公司各岗位的需求制定详细的《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学生赴公司实习安排表》与《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学生实习教师巡视检查安排表》,安排系部教学管理人员、实习班级班主任及专业教师参与轨道公司现场教学,听取企业师傅的建议,了解学生实习现状,及时处理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学生实习情况,填写《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学生实习教师巡视检查记录表》,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
  二是由企业选派优秀工程师、工班长等一线技术骨干进入课堂讲授企业特色课程,并根据课程考核评价大纲组织课程考核,企业特色课程考核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考核的难易度和特点,便于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更好地通过企业的各级考核。
  三是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注重过程性考核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每门课程除了校企双方制定的课程标准外,都有课程考核大纲明确课程的考核种类(考试课程或考查课程)与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总结性考核或综合性考核)、考核方法(如平时作业、平时测验、专题活动、课堂表现、实际操作等)与成绩构成(各种考核方法所占的分数比例)、命题原则与题型构成等。
  (五)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为全面提升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学校根据轨道交通专业群特点,整合了各种教育资源与手段。首先,在专业群平台开设“城市轨道交通员工职业素养”课程,该课程以城市轨道交通各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与应具备的职业化素养为主线,结合现场运营管理实际与教学规律,系统阐释了城市轨道交通员工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职业化能力、职业化理念等,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其次,在专业拓展选修课程模块里,经常邀请轨道交通行业领导专家开设企业文化讲座、岗位技术讲座、行业发展讲座,安排学生进行专业调研等,提高学生对岗位技能、职业素养与行业发展的认识。再次,在素质拓展课程模块里,开展“突出专业特色、共促学生发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或社团活动,如职业礼仪大赛、职业礼仪知识竞赛、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返校做交流讲座等,将活动与专业特色相融合,为学生迈入职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升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
  (六)强化专业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素质提升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需求为目标,要使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就需要把企业文化和现代化员工职业素养提前融入校园、融入课堂,将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在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为此,学校在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多方位展示轨道交通专业、企业、职业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校企协同育人氛围,同时将苏州轨道公司企业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管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职业行为,增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效性。[7]
  四、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学徒制课程实施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轨道交通专业群紧跟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步伐,通过“三四二八”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推进,形成了显著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毕业生100%取得与专业相关的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部分学生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各类奖项斩获无数。由于企业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内容确定、课程教学及评价,缩短了企业的人才培养周期,增加了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契合度,毕业生深受苏州、无锡等市轨道交通企业的欢迎和好评,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   (二)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
  轨道交通专业群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专业教学团队参与专业群与课程资源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信息化开发应用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大幅度提升。学校与苏州轨道交通公司签订了“企校合作城轨运营专业建设协议”,每年都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岗位实践,近距离体验各岗位操作技能,提升教师现场教学与指导实训能力。教学团队全员参与职业标准、课程教学标准、课程考核大纲、教材与实训指导书、学习工作页、实训考核平台等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积极开发“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课程资源系统、系列微课资源库、网络资源平台课程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考核平台,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团队中有80%的成员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有论文获奖,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技能、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等,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专业影响不断扩大
  为服务地方经济,满足苏州轨道交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早在2006年就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轨道交通专业人才订单合作培养,多年的轨道交通专业办学历史,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作为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轨道交通类研究组组长单位,学校牵头研发制定了江苏省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技能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为全省职业学校轨道交通类专业技能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校企合作出版了多部教材,扩大了学校的办学影响力,加强了专业内涵建设,有效促进了专业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聰.广西物资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4):184-185,193.
  [2]王桂利,王伟,王建科.企业抢人下订单,学生端定“铁”饭碗[N].大众日报,2016-10-13(12).
  [3]汪燕.践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J].职业技术,2014(10):78.
  [4]苏勇.强化校企合作 创新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8):30-33.
  [5]谭素娴.校企合作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64-66.
  [6]徐新玉.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建设交通分院为例[J].江苏教育,2018(36):68-71.
  [7]傅沛明.从校企合作看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5):26-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50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