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邓勇

  摘  要 主要分析对分课堂的内涵与优势,探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提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一线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对分课堂;高校;数学课程;线上平台;教学模式;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1-0098-03
  1 引言
  数学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定理公式等内容较多,高度抽象,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难以掌握,学生需要花很多时间进行内化吸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基本都是教师课堂上讲授,学生课后练习巩固,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在课后有效地监督学生练习巩固,弱化了学生内化吸收知识的过程,造成不少学生觉得数学难学。因此,对于数学课程来说,教师需要强化学生内化吸收知识的过程,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目前,高校数学教学中出现不少新型教学模式,比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但要么使用它们进行讲授,要么使用它们讨论,没有很好地将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对分课堂将教学时间对半分,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有效结合,强化了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比较适合数学课堂教学。本文主要研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一线数学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2 对分课堂的内涵及优势
  对分课堂的内涵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所提出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将课堂教学时间对半分,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新课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把新课讲授和学生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1]。
  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连续的三个过程,分别为新课讲授、内化吸收和课堂讨论,即教师在第一次课上给学生讲授知识的框架结构和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课后,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做练习或者观看微视频等,并对其进行思考和反思,从而巩固新课内容,转化为个人的经验,同时记录难点内容和自己的困惑;第二次课上,学生带着自己的困惑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讲解,从而解决学生的困惑。
  对分课堂的优势
  1)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教学大多是灌输式教学,即教师单边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剥夺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力,遏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在对分课堂教学中,新课讲课后,学生必须独立自主地查找资料、复习课本、做练习、观看视频等,进行思考和反思,记录难点和困惑点,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等途径,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2)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单向地讲授,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即使关注到了不同的学生需求,也很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在对分课堂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帮助,互相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一些学生解答困惑,从而有效地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他们的需求,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3)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备好课本基本就可以了,按照自己事先准备的内容和设计的模式进行教学,而不用担心学生会提出课本外的问题。而在对分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内化吸收、互相讨论后,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充分,需要思考每个知识点延伸的问题,思考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这就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学能力。
  4)能够促进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提升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不明显,对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不少学生抄袭完成,或者干脆不做,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很少去向教師请教。而对分课堂将讨论部分放在课堂内,学生在巩固内化完成后,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准备的讨论交流,在相互讨论和帮助中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团队意识,加深生生之间的友谊,也提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3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数学课程内容抽象、逻辑性强,学生需要课后多做练习,才能更好地理解。针对数学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重点讲解知识框架内容,推导证明思路,以及应用举例,特别是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例子,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将烦琐枯燥的内容放在课后,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同时课后让学生独立做练习,内化吸收知识,并发现自己没有理解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相互讨论,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最后,通过进一步的测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测结果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更为合理地实施教学。因此,数学课程比较适合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基于对分课堂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应由五个环节构成,分别为准备工作、课堂讲授、课后复习、讨论答题、课后检测。
  准备工作
  1)熟悉教学平台。对分课堂需要使用线上平台发布作业,发布教学资源,发布测试题等,因此,在使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之前,教师需要熟悉教学平台。教师可以使用对分课堂特有的对分易APP教学平台,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教学平台,选择一个线上平台,熟悉其中的功能,比如作业、考勤、课程资源、在线练习等模块,要能够灵活使用它们。
  2)设计好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中,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由若干个小知识点构成的,教师需要将每个小知识点分解出来,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重难点知识点,同时还需要将各个小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构建成一个整体框架。   3)准备好教学资源。教师针对每个知识点制作相应的PPT课件,并把每个知识点录制成微视频,尤其是公式的推导和定理的证明等枯燥且又较难的内容,需要录制成微视频,便于学生课后独立复习。另外,还需要准备一些数学练习题,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准备好课后作业。作业是实施对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连接课堂讲授与课中讨论答疑的关键因素,作业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对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比如亮考帮、练习题、某个重要公式的推导、某个重要定理的证明等。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不需要很生动很详细,不需要面面俱到,讲授的原则是精讲和留白。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讲授本节课的基本框架,精讲重难点知识,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对于枯燥烦琐的内容可以略去不讲,让学生课后学习,主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并教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根据所讲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可以是亮考帮内容,也可以是数学练习题等内容,并在教学平台上发布,让学生课后内化吸收。
  课后复习  课后学生须登录线上教学平台,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复习,主要是观看微视频,学习PPT课件,做练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等。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环节,也是学生内化吸收环节。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学习PPT课件,对内容进行再学习,不但可以对重难点知识进一步熟悉,也可以对课堂中存在的困惑进行再思考;通过做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总之,课后复习的目的是督促引导学生进行再学习、再思考,保证学生能够理解教师课堂讲授的基本内容,为后续的小组讨论做准备。
  讨论答疑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课堂讲授和课后复习中遇到的困惑,进一步深化所学内容,包括回顾、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自由提问、教师总结等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
  1)教师花两分钟左右的时间,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围绕作业开展小组讨论,讨论自己的困惑点和疑难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3)教师随机抽查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提出未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让其他学生或教师为其解答,也可以让学生分享其中的一个收获,大概15分钟。
  4)让全体学生自由提出自己仍存在的困惑,教师随机抽出2~3名学生,要其提出自己的困惑,并要求其他学生为其解答,5分钟左右。
  5)教师对整个讨论课进行总结,大概三分钟。组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全程监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中。
  课后检测  讨论答疑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布置测试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测试结果实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4 对分课堂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需要做好教学设计,把握好教学内容  对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一半的时间进行课堂讲授,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做好课程教学设计,充分备课,要突出讲授的具体内容。具体到数学课程教学,可以每个概念、定理、性质和公式等知识点为中心,以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为主线,将每个知识点以“背景—内容—实际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课堂讲授中用知识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剖析知识的内涵,并选取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需要讲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应用,强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强新知与旧知的联系。
  需要制作大量的教学资源,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  数学课程具有符号较多、内容抽象等特点,大多数学生感觉数学内容不易理解。新课讲授后,学生会产生很多的困惑,仅仅依靠教材内容很难将遇到的困惑弄明白,甚至有些学生连教材内容也无法很好地理解;有些学生比较依赖教师的讲授,还有些学生比较倾向于通过练习来加以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制作大量的教学资源,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复习,帮助他们内化吸收知识。
  另外,课后作业很关键,影响着讨论答疑的效果。作业数量要适中,内容不能太繁,也不能太难,否则整个讨论课就围绕1~2个题目开展,无法覆盖整个教学内容。同时,在使用亮考帮布置作业时,教师最好规定“帮帮我”和“考考你”的范围,不然学生会找一些较难的题目来进行讨论,从而影响讨论和答疑的效果。
  合理控制学生的讨论时间,做好监督  讨论的时候,每组学生都会有较多的问题需要討论,讨论会很激烈。有些数学问题存在多种解法,有时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解法正确而争辩不休,讨论时间到了,往往还停不下来。这就需要教师合理控制讨论的时间,保证讨论课的每个环节都要在预定时间内,否则会影响后续环节。同时,在讨论课中,有些学生可能课后没有好好复习,导致讨论课上还在看书,没有参与讨论;有些学生在研究自己的问题,较少参与讨
  论;还有些学生仅仅听小组内的同学讨论,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干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参与讨论。在讨论答疑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督。
  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讨论答疑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个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每个解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肯定,无论解答对与错。尤其是要对那些由于害怕或者不自信而不敢提出自己的困惑,也不敢解答其他学生提出的困惑的学生进行鼓励、激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让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5 结语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时间对半分,既兼顾讲授法和讨论法,又把讲授和讨论分开;不但强调教师讲授的作用,也重视学生讨论的作用,更强化学生内化吸收的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合高校数学教学,是一种实用且适合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2]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16-118.
  [3]黄寿生.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184-185.
  [4]罗德仁,苏利娟.对分课堂在高校公共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130,1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73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