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诵读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方法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玉贞

  摘 要:随着“立德树人”口号的提出,“全学科育人”思想也成为主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肩负起实施德育教育的时代使命,全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其中,语文课程本身就同时具备人文性、工具性的教育作用,本身便蕴藏着丰富的文明成果、人文智慧,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而在诵读活动中,学生也能受到思想熏陶、美学启发,可以同时整合智育与德育活动,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文章将客观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诵读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诵读活动;“立德树人”;渗透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都非常看重诵读活动,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时,也通常会标注“有感情朗读课文”这个关键词,目的则是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阅读之中。实际上,诵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创作行为,每个学生的阅读感知、情感共鸣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诵读表现,是学生自然而然地情感流露,而且也是学生品味文本信息、感受文本情感的过程。所以诵读活动会驱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也能让学生接受思想熏陶、情感启迪。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诵读活动落实德育教育目标,切实优化诵读活动的教学效益。
  一、 以体裁为标准,体会不同情感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写者收录了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包括古诗词、文言文、各种体裁的现代文,而每一种体裁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所以教师引领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诵读这些文本资源,以便顺利引导学生探索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内涵、情感脉络,以此在诵读活动中落实德育教育目标。
  (一)古诗词诵读活动
  古诗词是一种不同于现代人表达方式的古典文学作品,语言极为凝练,但是情感非常丰富。古人也会在诗词中创设某种意境,让人有回味无穷之感。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各个学期的课文资源也收录了不同主题、不同时代的古诗词作品,目的便是要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使其既能因此获得美的感受,形成良好的文学修养,也要利用这些文本资源引导学生探索特定时空下的历史文化,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伟大品格和高尚情操,让学生接受德育熏陶。因此,如果想要顺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教师也要积极组织古诗词诵读活动。但是,在诵读古诗词时,学生的语气要更加内敛一些,有一种“欲语还休”之感,让人回味无穷、情不自禁地思考古诗词的内涵,用语言展现诗词意境。
  例如,在《题西林壁》古诗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就让本班学生自主调查了诗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想象苏轼在观赏庐山时的心境,鼓励学生自主诵读诗歌。在本轮诵读活动中,本班学生基于自己对古诗结构、语言表达特征的理解,使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诵读了诗歌,但是情感力度不够,语气也不够悠长,没有展现出诗歌的哲理性。于是,可以让学生观察了一个圆柱体,让学生从侧面、上面、底面观察了圆柱体的结构,据此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思想共鸣。在这时,本班学生便可自发调整诵读语气,在朗读前两句诗句时使用了宏伟、壮阔的语气,而在朗读后两句诗歌时,则使用了一种深沉、稳重的语气去展现诗人在观赏庐山景象时所产生的情感与思考。
  (二)现代文诵读活动
  现代文,一般是指白话文,符合小学生熟悉的用语习惯,但是体裁种类很多,如记叙文、说明文、散文、景物类文章等。每一种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所以学生也需使用不同的诵读方式展现文本情感。值得一提的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资源都从各个方面提出了为人处世的道理,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现代文,引导学生全面探索现代文的主旨内涵、中心思想,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主旨,自主完成诵读任务。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文的数量较多,所以笔者便以记叙文为例,分析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诵读,并且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以《穷人》一课教学为例,学生可以通过文本看到一个善良、正直且贫穷的人物形象,既能明白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窘迫,也能看到桑娜愿意不计回报帮助他人的善良形象,所以在诵读时,学生的语气要尽量自然,节奏也要鲜明,不必过多修饰语气,要以事实去打动他人。但是,在读到桑娜的心理活动时,学生则要懂得变换语气,比如在刚刚读到桑娜在雷雨天气下照顾子女时,要使用平和的语气,但是可以添加一些擔忧的气息;在读到桑娜看到邻居西蒙死去时,则可使用一种惋惜、震惊的语气;在准备收养西蒙子女时,则可使用忐忑的语气,……这样,则可真实展现桑娜的心路历程,也能让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桑娜的人物形象。
  二、 学生诵读,教师指导
  在诵读活动中,学生是无法与文本完全达成情感一致的,因为学生本身的阅读理解会受到个人阅历、认知能力的直接影响,甚至于师生之间也无法完全形成阅读共识,所以教师不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创作。但是,如果学生在诵读时并不能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内涵,那么教师则应该及时介入诵读干预活动,让学生顺利实现健康成长。
  (一)学生自主诵读,展现情感
  在诵读时,为了避免学生“先入为主”,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诵读文本,引导学生积极展现自身的诵读能力,使其顺利完成诵读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自主抒发阅读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感受,而且要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诵读练习,以便更有效地在诵读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活动。
  例如,在《桥》这篇课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就组织了诵读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诵读课文,展现老汉的伟大形象。比如,有一个学生的诵读表现很好,他在朗读前几段老汉主动站出来负责帮助村民过桥时,使用了沉稳、坚定的语气;在读到老汉将年轻人从队伍中拽出来,痛骂年轻人的时候,则使用了一种愤怒、怒其不争的语气;在读到老汉与年轻人都被洪水淹没时,则采用了震惊、遗憾的语气,而在读到故事结尾,知道老汉与年轻人是父子关系时,则使用了一种意外的语气。
  (二)教师指导学生,深化体会   虽然诵读活动应该是以学生的自主创作为中心的,但是教师的科学指导也至关重要,如果教师的指导是科学的、合理的,那么学生的阅读理解会变得更加深刻,也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主旨,可促使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使其自觉传承文本资源中的智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调整诵读方式,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悟,让学生顺利接受品德熏陶。
  例如,在《桥》课文诵读活动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读到老汉将年轻人从队伍中拽出来并痛骂年轻人的语句时,语气不够坚定,且没有加入一种心疼、无奈但坚定的情绪。于是,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的结尾,让学生想象当老汉决定让年轻人留下来时的心路历程,希望学生可以代入父亲这个身份角色,分析老汉在党员身份面前放弃父亲身份的痛心、坚定之举,希望学生可以重新诵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老汉舍己为人、无私付出的伟大形象。
  三、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
  要想在诵读实践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单纯靠课文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也需要通过课外阅读活动接触主题更为丰富的文本资源,迁移诵读技巧,以便顺利完成诵读创作任务,从而切实丰富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外读物组织诵读活动,引导学生传承国内外经典文化,稳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切实丰富学生的德育认知,让学生渐渐成为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
  (一)整理丰富的课外读物
  要想引导学生在课外自觉参与诵读活动,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整理出备受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因为小学生的诵读活动是自由的、开放的,只有让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才能使其自觉诵读相关文本。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喜欢的图书类型、主题,兼顾学生共性需求与个体爱好,整理丰富的课外读物,以便让学生顺利参与诵读创作活动,使其自觉接受文学熏陶。
  为了让学生在课外也能自觉诵读各类文本,使其及时接受人文熏陶,笔者整理了多篇文本资源。比如,针对阅读能力低下、阅读自觉性不强的学生,为他们推荐了一些童话故事、国内外经典绘本,利用这些难度较低、主题鲜明的文本资源去教育学生,让学生分析文本的中心思想。另外,笔者还会整理一些与学生现实成长有关的小说、中短篇名著作品,以及一些单篇的散文、记叙文、说明文、写景文等,还有丰富的国学经典作品,希望可以切实引导学生自主诵读文学典故,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财富。
  (二)组织多形式的诵读活动
  在课外诵读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应该经常进行交流、沟通,因为小学生需要借鉴其他同伴的诵读经验,共享阅读智慧,否则也很难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则要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诵读展示、交流活动,既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诵读感悟,也要引导学生相互指正、互帮互助,使其总结出诵读不同主题文本的有效方法,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引导学生自觉传承文学文化,有效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让学生变得有气质、有内涵。
  为了让学生自主参加诵读活动,使其实现自主创作,笔者每周五下午都会组织一轮诵读大会,学生可选择一篇令自己印象最深刻、感触最多的文本作为诵读对象,在大会上诵读相关文本,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还可在诵读之后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据此实现精神对话,共享阅读智慧。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组织诵读活动不仅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接收人文熏陶、思想启迪,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活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诵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创作、自主表达,与学生一同讨论文本的中心思想、人文智慧,让学生全面接受人文熏陶,丰富学生的精神财富,逐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为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丛龙梅.培养诵读习惯,品味国学文化[J].华夏教师,2018(32):30-31.
  [2]郑雅文,郑道静.论经典诵读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开展:以合肥市杏林小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42):277-278.
  [3]潘倩.小学低年级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调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4]邢晓兰.小学语文诵读融合品德教育实践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郑玉贞,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市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87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