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与多媒体、本土资源融合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芳花

  【摘 要】目前由于农村地域的限制性,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存在局限性。其一体现为大部分教师不重视科学教学,其二,体现为教师不会合理化运用资源,推动小学科学与实验多媒体和本土资源的融合。如此,在新的时期下,小学科学老师应该抓住农村地域独有的资源,实现科学课与实验、多媒体技术、本土化资源的有效融合,进而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得到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多媒体及本土资源;融合
   基于核心素养基础下,小学生会更加熟练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内容,灵活的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进而更加全面理解和领悟科学思维模式。科学教学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重要的学科,于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现如今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要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全面自由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开拓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小学课堂上发挥其主体性,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一、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小学阶段的教师应该树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但是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更是不够深刻,并且还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再加上很多教师通常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听老师讲,如此学生对知识、对人生、对发展的理解不够到位。
   (二)教学模式比较老旧
   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多媒体手段已经被应用到小学科学课堂当中,但是部分教师并未革新自己掌握的教学技术,所以在教学时仍采用比较落后的教育方式,比如教师口述学生听。其次,小学科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学科,如果教师不能够呈现趣味性的课堂,那么学生就可能对科学学习毫无兴趣。尽管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很多小学科学教师已经开始注意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赶进度,还是选择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真正的发展,让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能力得不到发展。最后,许多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当中,太过重视科学题目的练习,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更未关注学生在科学课堂上思维能力的发展,由此导致现如今的科学课堂,一般情况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无疑会使学生学习效率降低。
   二、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与多媒体的融合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实践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的抽象性还因为其系统庞大,许多农村学生未拥有属于自己的科学学习系统,他们只是零散地接收知识。这就决定了科学科目的实践性,教师可以教会农村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科学本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学科学“斜面的作用”,“斜面的作用”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出现在教材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组合作探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列举实际例子,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把比较沉重的粮食或者其他物品通过斜面转运到地面上,然后问学生“为什么人们要利用斜面运输货物呢?”“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答案?”“斜面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或者“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想要的斜面呢?”以生活实例创设情景,能够激发小学生探究欲望,为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服务,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随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试验探究,例如:一块简单的平滑的木板、重量相同的砝码以及玩具小车,使用这些道具,可以让学生通过玩具小车在倾斜的、平滑的木板上移动,从而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快速的理解教材中所要表达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验以及实验记录,及时的对学生进行错误上的纠正,并观察每个小组的实验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验设计过程,并通过不同的实验方式得出结果。最后引领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例如,学生可以结合数学思维,推论斜面作用力。并且还可以运用其中的数学思维进行推理运算,去发现实验中数据的规律并得出实验的結论:斜面可以省力,且坡度越小的斜面省力效果越高。对学生初步了解斜面的作用后,教师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验证。之后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在试验中进行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勇于表达心中的想法,基于和谐氛围下的交流能够让学生的探究和思考更加的完善。随后教师要对各个观点进行公平的判断,从而体现教育的开放性特征。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充分提高了学生实验的有效性
   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教师对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导致实验失败,造成仪器损坏,还会引起某些危险性,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但采用多媒体技术对实验操作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如做把细铁丝烧红后放入氧气瓶里实验时,应在燃烧的铁丝的氧气瓶中必须加一些水,或在瓶底上铺一层湿润的砂,不然铁丝燃烧时产生的温度能使瓶底炸裂。我设计制作一个多媒体软件、在课堂上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操作,操作正确,计算机给予提示鼓励,一旦学生操作失误,计算机对失误操作所引起的后果进行模拟,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更能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三)多媒体拓展了学生的实验思路,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不可能成为“万宝金书”,利用因特网为我们提供的浩瀚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实验思路成了学习科学很好的途径。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因特网的利用包括了很多方面,如查找信息、交流实验结论等。例如在教学太阳能热水器环节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了一般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再让学生上网查找各种热水器的制作材料、结构和评价因素,最后进行交流。交流结束后小组设计自己的太阳能热水器,课后我发现学生在设计中表现出了考虑较全面、制作方法很新颖的特点,我想这就是学生对大量信息处理和应用中获得的拓展。如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只局限于书本上讲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似乎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不大,后来我吩咐学生上网搜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学生讨论时的话题就多了,如有的学生就讲到:“水泥的生产过程,它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原来以为水泥就是水泥,不用生产;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他们才深刻体会到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农村小学科学课实验与本土资源的融合
   (一)借助本土资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
   在农村小学科学课堂,应该要分清楚课堂的主次问题,并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其中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明白在活动中农村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需要做好引领的角色,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究当中培养其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在进行引导学生时,也要采用相应的策略,例如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加深问题探究的难度。
   例如,当在学习小学科学“做生态瓶”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交流生态瓶,并让学生确定实验方案,让学生在实验方案的讨论之中,明确重点。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农村生活中的许多植被为学生创设自由的氛围,促进学生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以此确定自己小组的生态主题与方案。并为学生创设比拼的氛围,让学生在比拼中提高专注度。其次,在小组进行合作之前,教师要做好引领工作,让学生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以此让学生在探讨之中学会理解怎么使生态瓶中的生物平衡和谐发展。最后,教师在让每位学生回家以后,基于自己家附近的植被制作生态瓶。然后在培养一段时间过后,进行比拼,看谁的生态瓶制作得好,生长得好。
   (二)精心设计科学课拓展活动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引领学生深入到课堂之外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课程的拓展性,具体反映在资源、内容、时空、过程等诸多环节。”小学科学课课后有大量的延伸内容,这样进行设置,旨在使他们深刻掌握所学内容,并且充分认识到所学内容与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课后延伸做得充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该门課程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六年级学习了《太阳和太阳系》以后,我们便会参加“观察金星”的课后拓展活动。学生利用望远镜,可以看到金星像月亮一样,也有圆缺的变化。对于教师来说,应当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延伸学校教育的外延,尽可能地深挖教育资源。根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的理论,当前孩子们接受的教育体现出多边化的特点,因此,教育必须从传统的课堂拓宽至课外,从校内拓宽至校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学校教育,亟须扭转教师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简而言之,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小学科学课堂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实时地挖掘农村地域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孔凡人,孔凡敬,孔平静.如何创新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37(06):63-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87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