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中学体育工作“大格局”构想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真

  摘 要:社会的稳步发展,推动了教育工作的前进,而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中学体育工作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及专家访谈法,对中学体育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相关部门能够把握教育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在中学体育工作建设中树立“大格局”的构想,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及教育教学层面有所改进与突破。
  关键词:体育工作;大格局;学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0.06.026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随着国家的强大与社会的发展,教育工作也更加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已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学校作为体育教育工作的载体,体育教师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主导者,体育教学工作作为学生体育练习的主要内容,这三者有机配合构成了中学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中学体育工作要想实现稳步、健康的发展,需要结合学校本身、师资结构、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及教育教学层面入手,树立新理念,构建大格局。
  1 学校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
  1.1 重视体育活动
  “中央7号文件”与“国发46号文件”这两个文件为学校的体育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体育教师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2019年出台的“国发[2019]13号文件”的核心思想在于让全社会重视体育运动,重视学生健康状况,关注学校体育,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让学校体育工作朝着更健康、更合理的方向前进[1]。有了这些政策法规的支撑,学校应该重视体育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赛事,办好学校运动会,支持运动队的训练及比赛工作。
  1.2 完善体育课程“每天锻炼一小时”,这是很早以前国家就提出来的要求,明确指出在校学生每天需要达到至少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但实际上很多学校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很多中学一周的体育课只有2节,即使每天有安排课间操,时间也只有25分钟左右,这样平均到每天来计算,也达不到国家提出来的锻炼要求。学校应该重视并完善体育课程,必须开足体育课,尽可能每周能安排3次体育课,同时安排合适的体锻课程,利用体锻课时间开展各种团体性的游戏或者比赛项目。再者,课间操的组织形式也可以五花八门,课间操可以是广播操、团体操、武术操、球操或者跑操等,内容的多样性不仅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又能达到一定的锻炼强度。同时,体育课、体锻课与课间操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配合,才能对学生的身体锻炼达到最好的效果。
  1.3 树立特色区域不管是民办校还是公办校,每个学校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体育与健康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也是唯一一门从幼儿园至高校都有开设的学科。每个学校都应该结合学校、学生及运动场地等特点,针对体育学科树立适合学校本身的体育特色区域。这种区域可以是校本课程,可以是大课间活动,可以是体育特色课程,可以是体育运动队等,这种特色区域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也能为学校树立品牌,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
  1.4 建立体育文化学校体育文化在中学体育工作中同样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學校体育文化是在静态情况下展现学校体育综合情况的一个指标,也是学校体育活动在课堂外的延伸[2]。学校体育文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可以是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学校需要保证必要的体育活动场地,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地改造或者扩建学校的运动场所;体育文化也可以是体育展板、体育长廊或者体育成果陈列室等。运动一直都带给人们阳光、活力、积极向上的感觉,让学校里面弥漫着体育运动的文化,也会让学校变得更有特色。
  2 教师要有长远发展的方向
  2.1 教师要更新理念教师的顶点决定了学生的起点,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虽然体育与健康是一门考验学生身体活动能力的学科,但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理论水平对实践操作同样影响很大。许多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一直停留在大学阶段,随着教学的进行,理论更新缓慢或者停滞不前,无法接受或者不愿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枯燥,教学行为仿佛一潭死水,没有半点生气。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教育也在改革,体育教师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学习最新的政策法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提高理论水平,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从而满足现在体育教学的要求。
  2.2 教师要开拓眼界体育教师要提高,要进步,开拓眼界是一个前提。很多教师接触的圈子很小,了解的资讯也十分有限,感觉教学内容跟方法就只有那么多,日复一日地重复教学活动,这就像井底之蛙一样,闭关自守进行教学,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同时,这也跟教师所在的区域有关,乡村体育教师因为所处位置的特殊,没有条件及时地接触到新式的体育教育设施,也没办法更多地与同行之间交流教育心得,而大城市的体育教师就要相对便利许多。但不管客观条件如何,体育教师还是应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有条件的要积极参加各种岗位培训,踊跃参加各校的听课活动,没有条件的也要学会自己创设条件,利用便利的互联网设备,在网上学习名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多看各项目的体育优质课,加强同行之间的网上交流互动,开拓眼界,引领体育教学。
  2.3 教师要提升素养只有站的更高才能够看的更远,教师对自身各方面素养的提高应该做到永不止步。教师个人的素养主要就是指教师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教师个人教学能力水平的体现,对体育教师而言,既包括体育技术能力水平,同时也包括专业理论水平,这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进而完成教学任务。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技术能力水平都只能做到“一专多能”,但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体育教师逐渐需要演变为“多专全能”的全面型教师。理论水平一直是体育教师相对欠缺的一个方面,因为平时涉及的较少,导致很多专业知识理论都保持在较为初级的水平,缺乏更新与提升。体育教师应该重视理论能力的升级,加大各项目理论能力的积累,提升专业理论水平的高度,让理论来引导教学实践,同时也要积极总结与反思,参加各级组织的教学经验研讨活动,多写教学论文,从而全面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2.4 教师要保持身体状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一句我们经常提醒学生的话,希望学生能够锻炼好身体,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但这句话对体育教师而言,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体育教师经常要进行技术动作的示范,特别是技巧或者跳跃类的项目,需要体育教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够完成。而且体育教师通常给学生的印象都是健康、阳光的,所以体育教师的身体状态需要更加注重保持,不能一直吃老本,要坚持锻炼,预防伤病,以最饱满的状态来面对每一节体育课。
  3 教学要有长远目标的规划
  3.1 让学生制定运动生涯规划 “生命在于科学运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同时也是我们体育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并教会学生的一个重要信念。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学生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利用校内校外的合理时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同时帮助他们进行运动生涯规划,确定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让运动伴随孩子们一生。
  3.2 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在中学阶段,学生要接触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从田径到球类,从器械到技巧,从武术到健美操,各种运动项目都会在该阶段进行教学。但面对这么多的项目,很多学生只能做到略知皮毛,难以精进,等时间一长,就又全部都荒废掉了。所以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还是应该做到权衡与筛选,要根据学校场地与器材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的能力水平等因素,精选教学项目,[JP3]同时对教学项目进行深度学习,让学生在中学阶段至少掌握1至2项的运动技能,并能熟练、自信地运用。对一些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培养他们参加校运动队,让体育教学尽可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
  3.3 让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讓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身体机能的水平也处于一个关键的形成时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力量水平、耐力水平、柔韧性及心肺功能,安排合理、适量的运动练习,让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得到锻炼,促使各项能力指标逐步提高。同时,给学生安排适宜的课后训练内容,让学生学会自主参加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中学体育工作需要具备“大格局”,这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也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勇于面对各种挑战,积极进取,完善自我,为做好体育教育工作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胡献钊.坚守初心,在创新中砥砺前行——徐州市铜山区“纪念中央7号文件颁布10周年暨铜山区阳光体育实践探索研讨会”活动综述[J].体育教学,2018,38(02):8-10.
  [2]赵灵芝. 中学体育教学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88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