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策略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俊华

  【摘 要】在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对数学教学与小学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会感觉非常的困难,通过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帮助小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联系。通过动手操作不仅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借助动手操作实现数学思维的形成发展,利用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动手操作;培养方法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不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传统教育模式下,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取得高分。分数也成为了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开始成为一种负担,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都不高。
   一、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积极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数学的乐趣。
   (二)帮助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解题方法等最基础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防止死记硬背。但是学生们就陷入了死记硬背的误区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会了知识,记牢了理论之后就不会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让知识真正的消化。例如在接触数字的学习时,数字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抽象的内容,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就需要让学生们借助实际的操作,通过卡片和小棒等具体的实物,让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就要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的解决问题中,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真正的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有效发展。但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绝非朝夕,也不是一套理论知识的讲解就能夠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需要,而是要借助于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维随活动的展开得到发展。例如在数学中涉及到图形的认识,这样的抽象化题目对于学生而言,就需要经过动手操作,才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数学道理,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目的就是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点,教育学生学会数学知识,不如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如果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只有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实践求知的过程中才能够主动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很多学生面对问题会一头雾水,有些学生会仿照老师讲解的例题而展开思考,这两种方式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第一种方式学生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说明没有对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掌握;第二种方式学生们只会生搬硬套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一旦换了题目也会无从下手。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面对题目地变化,利用有效的方法解答问题,举一反三,在探索合作的过程中更好的提升自己。
   (五)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
  在现代化社会,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无论对于哪一科的学习而言,学生只有具备主动探索能力,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归纳出来的,小学数学知识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数学,如果形成了固定的僵化思维,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就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够推动学生思维更好地发展。
   二、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策略
   (一)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在数学核心素养下,要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掌握数学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将数学和生活相联系。这样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动手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推动力,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更是如此,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主动去学习。例如,小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可以通过实际的小玩具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一辆小汽车加上三辆小汽车一共有几辆?让学生们自己主动进行探究,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解决了实际问题。对于其他类似的问题,他们也会举一反三,借助身边的实物进行演算,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让教学方式更加的多样化,教学实践活动也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数学知识,课堂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组织者,与学生共同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并能主动提问质疑,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火花,感受学习的快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教师也要学会用好奖励方法,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时间长了,主动学习就会成为学生们一种自发性的行为。例如“鸡兔同笼”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学生们分成小鸡队和小兔队,让学生聚集在同一个地方,身上标记出两只脚和四只脚,在这样的活动氛围中,那么他们才会感受到数学题的魅力,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领学生进行思考,要用怎么样的方法来计算鸡和兔子的数量呢?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等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要学生们能够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拓展了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与时俱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
   为了在数学核心素养下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当前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针对学生展开个性化的教学,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在课堂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时,由于对同一个问题认知不同,看待角度不同,所以实际操作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一堂课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对学生的课前自学、课内导学和课后导练,都能展开对应的指导,帮助学生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结合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学习。除此之外在课堂上也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悟,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让教学发挥积极的效果。例如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利用多媒体对多边形进行不同分割,可以将它分为两个三角形、一个梯形,也可以将其分为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或一个长方形和一個三角形等。学生就会提出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哪种方法正确呢?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就会发现一个图形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进行面积计算。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
   总之,在当前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将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机联系。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去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通过动手和实践,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借助有效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提升数学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旭.加强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之我见[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6):53.
   [2]林忠锋.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数学动手实践操作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3):14-15.
   [3]杜丽丽.浅析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64.
   [4]许莲清.核心素养下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9(07):46.
   (本文系金昌市2020年教育科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立项号:KTLX [2020] 042)研究成果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3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