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价值及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高秋香

  【摘 要】出于新课改纵深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等需要,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来解决在设计理念、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在突出所教学科认知特征的前提下,尝试设计体现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案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作为最常用的教研活动方式之一,为小学语文教师研究和教学之间搭建起了桥梁。基于此,使用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在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方面是非常有价值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同课异构;价值及策略
   “同课异构”是中小学基于课例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教研活动。“同”即相同的课题,相同的课程内容,甚至是相同的教师,“异”是基于不同的教学思想、理念、对教学的理解,以及对多种因素的考虑而进行的设计。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教学现状
   从内容上看,很多教师多从“何为同课”、“何为异构”以及“同”和“异”的关系三方面谈起,有人认为“同课异构”的解释是“实施基础是‘同课’”,即遵循相同的教科书,允许教师在同一主题下进行比较,探索和分歧性的讨论。同课异构作为如今语文教育界最广泛采用的教研活动之一,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在帮助新手教师迅速走向专业化方面,但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同课异构”、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核心素养更多的体现在个人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具体情境时,能够运用通过语文学科学习所习得的知识,所掌握的能力、方法,所形成的思维模式,所建立起来的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体的观念世界自主合作探究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完成任务的品质。而之前的语文课程教学过于重视语文知识、概念的学习,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并总结方法。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设计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规律认识,自主梳理和整合语文知识。同时,注重引发学生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推动学生将所学内容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甚至于语文教师应该在吸引学生学习和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之后,站在课程的角度去设计整体化的教学情境,设想如何做能引发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行为。
   例如在学习《日月明》时,教师可以播放“日、月”字的字形演变 flash,运用 flash 动画将学生引导到“明”的关键点上,幻灯片先出示仓颉头像,教师课堂上让学生根据人物头像猜一猜,其次向学生介绍仓颉是汉字的创造者,再指导学生了解他创造的“明”字的故事。(出示太阳的图片和月亮的图片,课件演示“日”和“月”两个字合在一起,变成“明”。)
   最后,学习生字“明”,拼写并尝试组词。利用仓颉看到的事物,引出“尖”,告诉学生看到字的样子就能猜出意思的,这类字叫会意字。(出示四幅图片都有“尖”的特点)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尖尖的东西有什么共同点、然后教师出示今天需要学习的课题:“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日月明》,大家一起来发现课文中有趣的会意字。”在这样情境带入的教学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上课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考虑到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学科必备的知识和关键能力,相关的教育和教学人员需要通过专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专题研究等方式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将习得的知识形成网络结构,并通过多次言语活动反思和总结学习方法、策略等,实现教学目标的整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基于语文教学设计最基本的单位单元来设计教学目标,从课程和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出发,并依据学生学情明确学生该单元学习的具体目标,结合不同单元的学习内容特点,对每一节课、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都进行目标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学会积累言语实践经验,从而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同时,教师必须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且教学计划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应突出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观性,以及语言课程的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重点考虑设计适宜、有效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当前的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学习活动是以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为主体,教师要将每一项语文学习行为细化为更加丰富的方式方法,如演讲,辩论会,访谈调研等,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语文知识,进而促进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发展。例如在《四个太阳》这一课的教授中,一位教师开场先问学生天上一共有几个太阳,学生集体立刻回答说有一个太阳。这时老师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说有四个太阳。这名教师制造出的师生“矛盾”,让学生忍不住想要迫不及待的了解新的知识,想要明白老师说四个太阳的意思,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更作为教学对象为7-12岁年龄段的学生的小学老师,教师就一定要反思,教师是否是在课堂上好好落实了这个“引”字,一定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三)教师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注学生的情感,也是教师需要非常用心去学习的重点。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位置,格外注意对学生感受的思考。教师和学生如果关系融洽,才有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好了,小学生他就不会对课堂有一种抵触,就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知识,进而就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外学生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是具有独特思想感情的、不断发展的个体,同时也是自我完整的、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因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需要。
   比如教学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时不仅强调单元主题和情感的整合,更是在整合的基础渗透拓展的思想,第三学段大部分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提出“结合相关资料”和生活的联系的要求,更符合“大语文”面向生活化,根植于现实,注重课堂内外的联系与互补,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要求。如六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围绕鲁迅先生进行展开,一方面,以不同题材展现“鲁迅形象”,体会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强调“借助相关资料”同时也是对五年级上册“体会思想感情”这一方法的延伸和推进,加入“理解”的要求。《少年闰土》借助《故乡》的写作背景及节选资料,更好的把握人物形象。《好的故事》借助“阅读链接”来补充时代背景资料,进一步理解鲁迅。《有的人》借助前三篇文章以及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来读懂诗句。在课文间环环相扣,互为补充,这样的编排利于学生感受人物形象,达到走近鲁迅的单元目的。这些文章的讲解,需要学生真正的先理解后才能学习明白的,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不仅仅只是讲解,在课堂中学生有任何理解或者思维上的问题,在询问教師时,教师以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引导学生学习的困难问题,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教师灵活运用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
   创新型教学模式立足文本特点,将趣味性活动与阅读任务相融合,注重学生自学与合作的双重机会的设置,使学生成为实践的先行者,而教师更多时候或隐或退,主要履行点拨的义务,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会更加良好甚至优秀。比如学习《灯光》这一篇文章时,以灯光为线索,刻画了郝副营长大无畏的英雄形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前两篇精读课文《开国大典》以开国大典恢宏的场面描写,结合每个方阵为“点”进行描写,《狼牙山五壮士》既有五位战士的群体形象描写又同时写了每个战士。《灯光》与这两篇文章相比,更突出的是郝副营长的语言、动作及神态描写,强调以人物形象描写来引导学生理解“灯光”,“火光”其实是革命战士的美好愿景的象征。在文章中穿插战斗场面与“火光”进行点面结合,但是就文章而言此描写手法并不突出,本文更突出“革命岁月”的“人文主题”,所以在目标设计时要强调“人物细节描寫”与“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的双重结合,在人物描写中渗透精神体悟,才能体会“灯光”及“火光”蕴含的感情。在这样单元情感结构与文章的情节结合,学生不仅仅学习了一篇文章,了解一篇文章的情感,而是学生学习领悟了迁移知识点,可以共情的体会多篇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所以在教师讲课中,在学生的学习思维中留下了印象,学生下次分析另外的语文文章时仍然这样去观察分析,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三、结束语
   在充分理解学情的基础上,选择教育策略,同时所选的教育策略,既要帮助学生完成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也要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设计中,同课异构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不同形式、各种方法的朗诵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促使学生深入地感知作者的“忧虑”,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化语文主旨。
   【参考文献】
   [1]段爱华.同课共构与同课异构双轨并行优化设计——小学语文统编新教材视野下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20,(7):82-83.
   [2]卢秀萍,郑荣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层与同课异构教学[J].散文百家,2020,(14):116.
   [3]许申峰.小学语文开展同课异构的意义[J].语文课内外,2019,(7):339.
   [4]王兵.小学语文“同课异构”:内涵与实施[J].散文百家(下),2019,(2):106. DOI:10.3969/j.issn.1003-6652.2019.02.
  103.
   [5]陈雁.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分层教学与同课异构教学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9):45.
   [6]黄莹.浅谈“同课异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8,(1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3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