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发散+升华”打造小学音乐思维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国椰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求小学音乐课堂将培养学生音乐思维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在这一要求下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打造出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笔者结合了自己近些年的教学经验,分别从信息技术的运用、思维导图的应用和多元化评价应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发散+升华”打造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能力;音乐教学;认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区的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素养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门学科都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小学音乐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实现音乐思维的发展。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打造小学音乐思维课堂,发散、升华学生的思维,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近些年的教学经验,具体分析小学音乐思维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发散+升华”思维,提高学生兴趣
   在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工具,它在课堂中的应用实现了旧思维框架的突破,小学音乐教学中同样如此。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音乐课堂模式,为学生打造出了一个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实现了思维的发散与升华。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情境
   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带来美的享受。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更好的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创建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思维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萤火虫》的演唱学习中,教师可以将音乐和视频结合起来,为学生播放萤火虫飞舞的动画,让学生一边聆听演唱美妙的音乐,一边欣赏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的场景。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同时得到了满足。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去了解萤火虫的相关知识,聆听更多关于萤火虫的歌曲,并鼓励学生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歌曲演唱出来。这种方式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了课堂情境,将小学生觉得无趣的课程与动态的情境结合在了一起,激发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认知
   视听结合的方式除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注意力之外,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产生音乐方面的共鸣,提升认知能力,推动音乐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彼得与狼》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音乐内容来巧妙地设计课件情境:在长笛演奏部分,可以设计一只飞入的小鸟,在双簧管部分,可以选择展示一只走过的鸭子,单簧管则可以配上一只正在小心翼翼准备捕食的老虎。学生结合这样的画面去聆听音乐更容易被带入到音乐情境中去,感受到乐曲中展示的不同表现手法,实现了认知过程的优化,培养了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运用思维导图“发散+升华”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思维导图也被称为思维脑图,它是从全脑思维基础上建立起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明确主题后,由关键词出发,充分利用学习者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关键词进行联想,并通过多层次的色彩结构形式展示出来。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同时调动自己左脑的逻辑思维和右脑的形象思维,以此加大了大脑潜能的开发。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思维,让音乐作品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同时,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设出了想象的教学情境,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实现“发散+升华”思维的目的。具体来说,思维导图可以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思维导图完成乐理知识清晰有效学习
   乐理知识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演唱、器乐学习之前必须要具备的技能。但是,乐理知识抽象无趣,单纯的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改变小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方式,转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让乐理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学习“音的主要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为学生呈现出音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去进行发散性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每一个要素的概念。这种方式既可以降低学生乐理知识的学习难度,又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的目的。
   (二)利用思维导图梳理音乐欣赏课中的知识点
   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小学生思维较为简单,他们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很难全方位的对作品的内涵进行完整细致的把握,思维导图的应用便可以对此提供快速的帮助。
   例如,在《单簧管波尔卡》的欣赏学习中,教师可以围绕着本节欣赏课的主题关键词“单簧管”或是“波尔卡”来让学生提出问题,构建思维导图,然后在回归到乐曲自身上,在聆听过程中逐渐完善思维导图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其具体的学习框架。学习结束后,学生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对本课有关知识进行拓展学习。这种方式能够让音乐欣赏课中的知识一目了然,降低了欣赏课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到音乐欣赏课中,实现音乐能力的提升。
   三、运用多元评价“发散+升华”思维,助力学生发展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教师都是根据学生期中或是期末的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无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更忽视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和综合的评价,使他们的音乐能力不断的发展。
   (一)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发散+升华”思维,教学评价应将总结性评价与课堂即时评价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评价中提升思维水平。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音乐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成长过程,包括音乐作品、学习到的音乐知识等等,让学生将学习音乐、培养音乐思维作为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实现音乐素养的提升。其次,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进步。学生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进步或是有了良好的表现之后,教师便可以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和肯定,让他们产生音乐学习的信心,形成音乐学习动力,乐于主动进行音乐知识思考,提高音乐思维。第三,教师要善于利用音乐评级来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肯定的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信心,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在评价过程中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明确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改进方向。
   (二)选择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除了教师评价之外,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样也可以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去,通过自我评价和互动评价的方式来让音乐学习获得更好的成绩。自我评价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学习目标,然后结合学习目标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分析。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发展。互动评价则是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时间最长,相互了解也更加深入,他们知道对方在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在哪些方面取得进步。同时,相互评价还能够让学生虚心接受自己的问题,学习其他学生的长处,在今后获得更好的音乐成绩。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散+升华”学生的思维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也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相信,在今后不断的努力中,学生不仅仅会将音乐美的认识和音乐爱的热情融入到情感领域,更能够将音乐思维渗透到他们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中去,让音乐实现他的最高价值。
   【参考文献】
   [1]陳静.谈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学苑教育,2020(12):95.
   [2]姚有武.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融合应用[J].考试周刊,2020(40):113-114.
   [3]刘晓玉.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08):133-1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3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