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培养合作行为的初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姜晴晴

  【摘要】在当今社会一个人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还需具备团队合作意识与良好的合作行为能力,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而良好合作行为的培养就要从幼儿教育时期抓起,自主游戏作为目前幼儿教学中的一种常用形式,如何通过此种游戏形式来培养与发展幼儿合作意识与行为则是本文主要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  合作行为  初步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应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由此可见,重视幼儿阶段对其合作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势在必行。但要具体如何培养,还需首先对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合作行为的表现特点有所了解。
  一、幼兒在自主游戏中合作行为的表现特点
  (一)表面性
  主要是指幼儿对于发展合作行为意识与能力的认识不足,因此与同伴、教师的合作也主要是以获取解决眼前问题的帮助为目的,由于幼儿自身认知水平不足,并没有主动发展自己合作行为与能力的意识。而这则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实现表面性、偶然性的合作向深入合作发展,进而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团队意识、交际能力、操作能力等同步发展。
  (二)随意性
  从幼儿的角度来看,自主游戏活动为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游戏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空间,因此也较大程度地让幼儿在游戏形式、游戏对象、游戏过程的选择上更加依照自己的直觉与兴趣进行选择。而由于幼儿自身对合作行为及其价值认识不足,因此表现的合作行为具有随意性的特点。
  (三)阶段性
  在现实的自主游戏教学中,不少教师观察到,在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合作行为的密度与强度都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比如幼儿小班的学生明显要比幼儿中班、大班的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与合作行为,而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不仅次数更频繁,在合作程度上也更深入,但也更加突出个性化。
  二、目前对幼儿自主游戏中合作行为的教学引导
  尽管目前的自主游戏中幼儿的合作行为呈现出以上几点主要特征,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完全认识并将这些特点加以利用。同时在利用的途径与方法上也存在是否适当的问题。因此目前对幼儿自主游戏中合作行为的教学引导仍旧存在些许不足。例如在突出某一特点时却无法兼顾幼儿的其他合作行为特点,比如差异性就是教师在引导幼儿开展深入的有目的的合作行为时可能被忽略的因素,这就将导致幼儿集体的自主游戏教学结果呈现出不同层次的能力发展不足的情况。又比如教师自身设计的自主游戏教学活动与教师的引导方式等,存在“保姆式”、“放养式”等不同的管理特点,那么对于发展幼儿合作行为也存在一定的不便影响。
  三、利用自主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行为与能力的策略
  (一)教学示范,形成合作意识
  幼儿教师作为直接对幼儿学习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在自主游戏教学活动中要通过以身作则、亲身示范的方式,作为一开始为幼儿树立合作意识的媒介。尽管幼儿群体中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合作行为,但经过教师的示范与明朗化教学,幼儿便会对合作行为本身有更清晰的认识,产生“对!我就是这样做的!”这样的想法,能够激励幼儿进一步开展更高频率与更广泛的合作行为。同时幼儿由于喜欢对成人进行模仿来获得他人的肯定的心理,也会自觉对教师的亲身示范进行学习,并对自身已有的合作行为予以纠正。这样幼儿就对合作行为有较为明确的理解,在游戏中也会在合作意识的驱使下主动与同伴、教师进行合作。
  (二)创造环境,促成合作行为
  幼儿群体的合作行为具有自发性的特征,因此教师应改变“放养式”的管理方式,创造有利于开展更深入的合作行为的教学环境,通过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与启发探究教学来引导幼儿主动进行更高频率与更深程度的合作,促使幼儿逐渐养成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在手工或创作类的自主游戏中,比如在“共建美好家园”的创作主题游戏中,教师可从场地、材料、创作要求等多方面来改变或创造新型的教育环境,促成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场地上,将室内场地搬到室外场地,需要用到的小桌子、小板凳,则可要求“两个小朋友一起搬运”;在座位安排与创作形式上,则可要求“3个小朋友共同完成一幅手工的创作”;使用的材料上,教师可将颜料、笔刷、颜料盘三种材料等分别发放给不同的小组,创作时各组幼儿为了完成作品便会下意识通过合作分享材料来共同完成创作。创作过程中,教师还可通过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交流,让幼儿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来确保合作的深入而不是相互配合一下即可的表层合作。如要求小组的3名幼儿必须经过讨论来一致决定“要画什么样的家园?”“家园中要画什么东西?”“画在哪里?”等问题,过程中为了达到一致性,则必然需要幼儿小组内部兼顾公平以及做出一定让步避免“一言堂”等情况,这对于加深幼儿对合作的理解,以及对形成合作习惯都有积极作用。
  (三)关注个体,提供有效帮助
  集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兼顾教师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使最大化整体教学获得一定的实际效果。但由于幼儿的合作行为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且同一群体中也存在着差异性。并且自主游戏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适当干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遇见的问题得到解决,更顺利地开展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对于个别幼儿保持一定的关注,及时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来促使其合作意识与行为习惯的顺利养成。例如在“绿色城堡”游戏中,教师要求幼儿通过合作利用常见的纸箱来合作搭建城堡,并用矿泉水瓶作为武器保护城堡,来培养幼儿回收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地球家园的意识。游戏中,则容易出现幼儿缺少创新能力,搭建的城堡千篇一律,结构错误轻易倒塌的情况,也容易出现幼儿由于性格内敛而其他小伙伴不愿意与其合作的情况。为了避免幼儿因为过于焦急而影响教学,教师就要做到及时的干预处理,启发并引导幼儿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比如结构错误总是倒塌,则教师可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告诉幼儿“城堡”总是倒塌的原理,借助问题教会其更多的知识,实现教学相长;而幼儿性格内敛,但他具有奇思妙想,则教师可向其他小伙伴介绍这名幼儿的优点,“如果你们想要好看的城堡,可以和XX小朋友一起哦,他想出来的城堡可好看了!”如此就能改变其他幼儿的观念,欢迎这名幼儿的加入。
  (四)鼓励引导,独立处理冲突
  冲突是在幼儿合作行为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教学现象。一味地大包大揽也不利于幼儿今后适应生活与社会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也有必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考虑对于一些冲突是否需要做出干预,而在一些常见的能力范围内的冲突则要鼓励和引导幼儿通过自身努力将其化解,以此来提高幼儿的韧性与合作能力。例如在常见的沙池游戏中,总会出现一两位幼儿破坏他人成果的情况。对恶意破坏他人成果的行为,教师的制止与教育是必要的,但在之前,也应该仔细观察其他幼儿对此事的反应与处理情况,并根据反馈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具有自发性、随意性、表面性、阶段性、差异性等特点。教师在激发幼儿合作意识,引导幼儿合作行为,强化幼儿合作习惯以及培养其处理冲突的能力等方面,就要结合幼儿表现出的行为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等做出适当的选择与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如此才能让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行为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溧.自主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探析[J].读写算,2020(14):30.
  【2】苏广梅.自主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4):185.
  【3】陈柳霞.通过自主游戏促进幼儿合作行为发展[J].福建教育,2017(12):42-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3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