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兴梅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了解丰富的地理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文章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利用课堂教学、结合社会调查、设计环保习题等方面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环境教育的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环保意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4-0054-02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任何破坏地球的行为最终都将会得到地球的报复性惩罚。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了解丰富的地理知识之外,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为保护绿色家园贡献微薄的力量。下面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利用课堂教学、结合社会调查、设计环保习题等方面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环境教育的策略。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实现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目标,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调查发现,当前世界面临气候异常变化、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被破坏、有机物污染等环境问题。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主动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學习相关环保措施。其次,实现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目标。再次,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环境保护问题与高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生活,深化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环境教育的策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要想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非常重要。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迫在眉睫。地理教师要深入挖掘地理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让学生明白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的关系。下面从几个方面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环境教育的策略。
   1.利用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要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教师首先就要利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高中地理教材包含大量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呈现相关的环境教育内容。例如,教学“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地理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将一幅名为《别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的漫画呈现在学生面前,接着问学生“该漫画蕴含一个怎样的环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该如何去做”。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学生能够从漫画中了解到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浪费水资源,导致水资源枯竭,如果不遏制这一现象就会造成地球毁灭,最终人类也会灭亡。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集思广益,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如制定保护水资源的法律、合理安排工业农业用水、开发利用污水资源、推广节水器具、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等。
   教师利用课堂主阵地,将传授地理知识与环境教育联系在一起,能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环境教育的熏陶,认识到环保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到丰富的地理知识,还强化了自身的环保意识。
   2.结合社会调查,渗透环境教育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明确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一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各司其职,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提升活动效率。例如,教学“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区别,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环保观念的认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和伙伴们到附近的工业区进行调查,利用相关学科知识和仪器对工业区旁边的河流、空气及植物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学生调查之后发现: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更注重环保,污染程度大大降低,并且新工业区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同时生产效率并没有下降,而且重视一些废物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生产率,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实际的社会调查,学生深刻认识到时代在发展,经济在进步,每个人、每家企业都在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学生,更要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学生在社会调查活动中既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以接受到环境教育。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能够将自己在地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关心家乡的一草一木。
   3.设计环保习题,渗透环境教育
   在每节地理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这样能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例如,教学“城市化”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利用课前预习时间自主完成,并和同学讨论相关习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听讲时加深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如“从课本中找出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地区差异”“通过网络资源调查,概括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原因”“举例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资源、空气质量、绿植面积等”“探究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这几道习题是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安排的,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搜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的认知能力。
   教师通过环保习题,可以将环境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生活之中。这既能够促进地理教学效率的提升,又能够使学生较轻松地获得必要的环保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能力,学会从自我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地理学科教学质量。除了以上介绍的利用课堂教学、结合社会调查、设计环保习题渗透环境教育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课外实践等方式来进行环境教育。作为新时代的高中地理教师,要遵照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深刻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在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榕婷,段丹.高中地理教学中达成环境教育目标方法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4).
  [2]周松秀,吴晓娟.高中地理教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途径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03).
  [3]仇君.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5(04).
  [4]常晓薇,孙峰,孙莹.国外环境教育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5(05).
  [5]霍冲.基于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环保教育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9(24).
  [6]杨青,朱凤荣.刍议地理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法律意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6).
  [7]李瑞霞.地理课教学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措施[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5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