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中考体育考试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高景丽

[摘 要]体育教学改革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也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以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中考体育考试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理念,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中考时考出理想的体育成绩,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中考体育课;课堂教学;有效课堂

而今,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普遍提高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初中体育教师的责任与压力也随之增大。体育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成绩后,学生不仅是学习文化课,也增加了体育锻炼时间,进而体质有所增强。目前,初中体育虽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只关注体育分数,体育教育就成了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基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着重阐述了教师开展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的高效课堂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对体育课堂教学的错误认识

1.体育升学考试可能会导致教学内容异化

教师只片面追求成绩,不在意学生兴趣引导、运动技术的提高以及运动习惯的养成,体育课堂只重视教授技能、体能训练,无视情感需求,缺乏人文关怀,这样的教学不仅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导致课堂单调乏味,学生讨厌上体育课。在这种高压应试训练下,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一些学生升学考试后不愿再参与体育锻炼。学生一旦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将失去进一步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体育教学模式应多样化,各种模式都应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如有的趋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趋向于师生关系,有的趋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趋向于教学内容,有的趋向于教学安排,有的趋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学会到会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体育课堂训练模式僵化

为了提高升学率,体育教学大多都是围绕考试标准制定训练计划,把考试涉及的几个固定项目贯穿于多个学年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地进行诸如长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跳绳等必考项目的训练。这种模式违背了提高学生体育水平的初衷,学生因为过度参与固定项目的锻炼而导致其它项目得不到锻炼,这种把体育课仅仅当成考试特训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应具有多样性与可接受性。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还应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以及个人运动项目内容的比重应加大,内容的广度应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可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应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3.忽视终身体育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学应结合学生特定时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传授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并做到长期坚持锻炼,达到丰富自己生活品质的目的。但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常常给孩子灌输应试教育的思想,把分数看得很重。部分学校也直接把体育课堂变成了考试训练营,学生都是为了考试而锻炼,无法全面提高体能素质和运动能力,过大的应试压力也使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产生了恐惧心理,无法提高体育成绩。所以,这种长期高压训练的体育应试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也不适用于初中体育教学。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科学的过度训练会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课堂上更重要的是教授给学生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而不是要求学生只在考试的几个项目上反复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观察图解的方式引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示范讲解和辅导时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动脑筋,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良好效果。教师要努力营造快乐的运动氛围,潜移默化地传授运动要点,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让体育锻炼成为日常习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二、优化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加强对体育工作的思想认识

初三的体育教学几乎就是考试科目的单调训练,忽略了提高体育成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能训练不能只局限于初三的课堂教学,初一和初二时就应该重视,而且要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考试要常态化且灵活多样。我市的体育考试包括必考、选考两部分,考查耐力的男1000m、女800m为必测项目,考查爆发力和弹跳力的立定跳远、考查力量的实心球等、考查有氧运动的跳绳等以及冬季滑冰等项目可以选考,而反映其它体育素质的项目教师可以在常态化教学中由学生自主选择测试,如各种球类及短跑项目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学生只注重中考测试项目,而失去对其它体育项目的兴趣,使体育课回归常态化教学。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锻炼,如初一和初二开展足球课,滑冰、排球、篮球、短跑等可选考,列入平时成绩,或在校内组织相关的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且与初三各中考项目互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更新理念,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思想认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中考测试在发挥其独特作用的同时也凸显弊端。由于分数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导致学生和家长对成绩看得无比重要。体育被纳入中考后,学生和家长也重视起来,但应试教育现象日趋严重。许多学生在体育课上只练习中考项目,有的学生在学习其它运动项目时竟然会问:老师,这项中考考吗?如果知道不考就会摆出一副学不学无所谓的样子。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这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和家长认识到体育课已经成为“体育与健康”课了,它的真正含义是“体育为健康”,通过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而不仅仅只是提高分数。

3.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不排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教师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仍需要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但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不要过多地花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而应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快乐,并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体质。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要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体育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就会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中考体育考试促进了初中体育教育由应试体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多方合作,才能最终转化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教育观念的转变不在一朝一夕,但如果没有改革的决心,那么,中考体育只能再次沦为应试体育。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关注考试分数,忽略教育本质,要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明亮.方法是内容的课堂实践解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9,(01)

[2]邱荣.论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体育教学,2019,(02).

(责任编辑 赵永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909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