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峻嵘

摘 要:高中时期的数学教育一直都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推移,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与更新,新课改理念下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解题的能力。文章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展开一些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解题能力;培养分析

一、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发展,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渐渐地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所以学校以及教师应该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更新。针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仅仅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无节制地让学生进行大量题目的练习,而是应该以培养解题能力为核心,进而影响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解题能力的重要价值

高中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力,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避免强硬的灌输式教学,否则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以及巨大的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导致心理逆反,甚至厌学。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认知力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来进行引导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满足感以及成就感,从而树立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这就涉及了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良好的掌握,使得学生自身可以进行学习效率的提高,那么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来看,掌握一个良好的解题能力便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解题能力能够使得学生准确地找到知识点之间的一些关联,并且运用这些知识点进行巧妙的答疑,能够举一反三,逐渐的摸索出解决问题的规律,从而对学习数学更加的有信心,也有了学习的乐趣和激情。

三、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从基础抓起,深度解读教材知识

一个良好的数学知识基础,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前提,如果没有好的知识点基础,学生就无法做到举一反三,更无法将知识点之间进行紧密的联合,运用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解决。所以高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抓起,深度解读教材知识内容,加强学生对教材基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进行合理的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基础知识的一些重难点进行分析和整合,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进行统一的深度讲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做的便是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圆锥基本定理知识,同时教师通过对重难点知识展开分析和整理,当学生对圆锥的基本定理掌握之后,再展开难重点知识的讲解,这个过程中的讲解一定要细致透彻,让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牢牢的进行掌握,并通过教材上的例题或者教师自身设计的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印象。

这样一来,在学生不断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很好的锻炼记忆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可以熟练的进行知识的运用,推动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的提升。

(二)通过对数学思维的提升,来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及复杂性,这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带来了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行提升,从而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这个过程需要教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抽象性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内容,从而进行充分的掌握。

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很好的帮助教师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教学“立体几何”这几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几何图形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将抽象化转为具体化,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只有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这使得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能够发现问题与知识点之间的一些联系,然后主动地去思考和寻找将问题进行解决的办法,从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例如:已知函数f(x)=aex-lnx-1证明:当时a≥1e时,f(x)≥0。这个数学题可以从指数函数的值域来进行一些分析,首先可以确认的是当a≥1e时f(x)≥exe-lnx-1,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函数g(x)≥exe-lnx-1,然后学生就可以利用导数进行函数公式单调性的研究,最后得出一个g(x)≥g(1)=0的结果,如此一来学生再根据不等式方面的传递性进行最终结果的验证。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经常性训练,努力地让学生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以进行清晰理解的具体性知识,从而提升学生自身面对问题时的分析能力,最终达到解题能力提升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闻一知十,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也被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拥有解题的能力,还要学会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关联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

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出学生能够多向思考的能力,在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多种方式的解题尝试,进而彻底地将数学问题解决掉,达到一题多解的实践效果。

例如:在进行“解三角形”这节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不同方式的题目解读。比如进行正弦定理sinA=ac这方面的题目解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余弦定理以及正切定理将题目展开条件转换,从而促进学生可以更加具有灵活性的应用三角形知识,以多种形式展开问题的解答。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对知识灵活运用的好处,同时也能够感觉到神奇有趣,从而更加愿意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分析,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也促进了学生自身对解题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地进行理解和掌握。

知识的转换就是一个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培养过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锻炼知识运用的灵活性,还可以切实地让学生进行多种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培养和教会学生闻一知十的能力,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来说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培养审题技巧,促进解题能力提升

在进行学生解题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审题能力的培养是解题能力提高的基础能力。

只有学生学会了如何审题,才能够充分地了解题目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并对学过的知识内容加以利用。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力展开强化和提升,能够让学生准确地进行题目中隐含条件的发掘,从而实现知识转换。

审题能力的培养过程,要由浅入深、由慢变快,力度也要逐渐地加强,使得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找出题目中存在的各种条件,甚至包括一些隐藏条件,进而展开分析,合理利用自身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促进解题能力的全面提高。

(五)进行有层次的练习,逐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无论是任何时期的学生都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个体差异性,高中时期的学生也不例外,在不同的学生之间各自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学习状态等方面都会有着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对全体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好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然后对症下药,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

由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知识点之间形成了环环相扣并且逐渐递进的形式,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要给予一个层次式的训练,避免因为训练难度过大而使得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所以教师在对这一类型的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时候,应该针对学生的薄弱点以及目前所能够完全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展开练习计划的设计,让学生可以一步步地进行知识内容的掌握,从而慢慢的进行课程进度的跟进。

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与自己产生配合,利用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同时还要肯下功夫,以确保自身不再被课程进度落下。而针对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这些学生进行自我突破,在练习计划上要设置一定的难度,使得学生解题能力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和强化,但是这个练习计划的制定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盲目,避免学生遭受打击,从而适得其反。

进行有层次的练习不仅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更是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使得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让成绩差的学生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保护的感觉,从而更加有积极性的展开学习,在解题训练上也会更有动力。

四、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时期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关系着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以及学校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及丰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塑造,为培养核心素质人才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柯著前.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20(11):64-65.

[2]翁美娇.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3):63.

[3]张海军.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J].才智,2020(7):69.

[4]贺中州.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194-195.

[5]于文海.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0(18):41-42.

作者简介:王峻嵘,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99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