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影视资源在“土地资源”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仙红

摘 要:影视作品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秀的影视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导向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充分利用优秀影视作品开展地理教学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寻找地理元素、捕捉情境元素和挖掘情感元素等途径充分利用影视作品,构建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问题驱动为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特色地理课堂。

关键词:地理教学;影视资源;有效结合

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在逐渐提高。影视剧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人们追捧,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已成为人们思想交流的载体,成为时代发展、价值取向的风向标。2020年国庆期间,继《我和我的祖国》之后又一部国产大片《我和我的家乡》上映并获无数好评。不仅因为影片中家乡的自然美、生态美深深感染了观众,影片中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质朴而伟大的家国情怀也让观众产生了共鸣。在影视作品中,可以欣赏到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也能深刻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其人地关系。这些素材都是宝贵的地理课程资源,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有效地与地理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一、搜寻影视地理元素,构建培养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

1.搜寻影视地理元素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指出,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极广,包括人类、环境、人地关系、环境变化、各类景观、自然灾害、经济发展等,而这些地理元素在许多影视剧中都有所体现。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平时应善用“地理眼”发现这些地理元素并进行整合,根据课堂主题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筛选、整理、加工,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中呈现了过去的毛乌素沙地、大漠风光、飞沙走石等景象,也展示了今天陕北榆林林地、草地、麦地以及高架公路、风力发电设施,还有当地的羊杂汤、巧面馆等特色饮食,这些自然、人文要素都属于地理元素。我们在影片中可以体会到家乡过去与现在的变化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在这部影片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讲授“土地资源”内容时,教师可针对性地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地理元素进行探究,比如影片中出现的旱地、草地、林地以及沙地景观,可以让学生对土地利用类型产生感性认识。

2.整合地理元素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系统,因此,地理学有两个显著特征,即综合性和区域性。基于此,高中地理新课标将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界定为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影片中地理元素会在多种场合零星出现,教师要从地理视角捕捉这些元素,并将其梳理、整合,为课堂主题的教学和活动的开展提供线索或者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其技能的提高和情感的提升。

在“土地资源”教学中,以影片中出现的毛乌素沙地的过去为开篇,以毛乌素的今天为落脚点,认识我国土地利用的类型,分析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并通过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来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影片的拍摄地在陕北榆林,可引导学生运用地图描述当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并通过整合影片中的冬季风、沙源地等地理元素分析沙地形成的自然原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课堂中,展现“引水拉沙”这一特写镜头,让学生了解当地人民为治沙付出的巨大努力。正因这一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借助这一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影片中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并使其学会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和理解地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学习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也使学生体会到人地协调的重要性。人地协调是地理课程内容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学生可通过获得并运用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

二、捕捉影视情境元素,构建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地理课堂

1.问题驱动离不开情境创设

20世纪60年代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首次提出“问题教学模式”,提倡以问题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教学内容,让学习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1] 。将问题驱动模式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问题驱动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而问题的设计需要依托教学情境。教学情境越贴近学生生活,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地理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而且可激发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和兴趣。影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的高度凝练和浓缩。而优秀的影视作品,本身就是一部精心打磨和倾力打造的作品,其中的情境也必然是用心设计的,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产物。影视中的情境是创造者通过视、声等方式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意境。教学本身也是一门艺术,课堂中,教师如果选择一部符合学生实际的优秀影视作品,用心捕捉其中的意境并运用于教学,势必会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在“土地资源”教学中引入《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的情境,乔树林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和女主播套近乎,让她帮忙推销苹果,却被认为是骗子,你如何看待这一情节?推测后续剧情,并用地理知识解释乔树林在沙地上种苹果树的可能性,说明土地在利用过程中受到哪些自然因素的影响。通过引入影片中的情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

2.以情境为依托设置驱动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这就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而且要考虑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情境创设。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重要因素,情境创设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地理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地理课程应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2]。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也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三个方面,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影视作品作为课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社会参与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影视情节、人物或者场景引入课堂,转化为教学情境,并有机融入学习活动中,势必给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

问题创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主题需要和地理学科特点,设计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其次,问题的创设要围绕主题,以情境为依托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并有思考的空间,具有适度性和挑战性,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就感。最后,设计问题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构建问题链,并用问题链整合相关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本节课依托影视情境,采用“5W1H”分析法设计了如下问题链:陕北榆林从过去的“沙漠之都”到今天的“绿意盎然”,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归纳我国土地利用方式的类型——“是什么”;看到主人公乔树林拿着苹果想在家乡发展果园被当成骗子时,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在黄土高原种苹果树的可行性,推测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受哪些自然因素的制约,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为什么”;主人公乔树林费尽周折,几乎耗尽所有家当开发这块土地,除了家国情怀,还与我国土地现状有关。结合我国土地现状,思考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为保护土地做些什么?——“怎么办”。

三、挖掘影视情感元素,构建立德树人导向的地理课堂

1.立德树人是影视与课堂共同的导向

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立德树人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中学地理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人才兴国战略做出应有贡献[3]。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供消费者放松娱乐,更重要的是体现创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体现了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優秀的影视作品必然是传播正能量、符合社会发展步伐并能给人以启发和思考的作品,其因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传递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这一点与课堂育人价值不谋而合。

2.在影视与课堂间建立情感桥梁

一节好课,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智慧,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品格。地理课堂教学应当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具备完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教师要善于从影视作品中挖掘育人元素,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影片《我和我的家乡之“回乡之路”》中,毛乌素从黄沙漫漫到绿树成荫,这里的人们从迫切走出去到自愿留下来,这中间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影片通过近景与远景的切换,通过自然与人文的映衬,阐释了人与土地的关系。

在“土地资源”教学中,教师可紧紧抓住人与土地的关系这一情感纽带,建立影视与课堂之间的联系。乔树林在沙地中种苹果树,最终走向成功,体现的是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基本思想——因地制宜,也正是因为陕北地处暖温带和半湿润区这一前提,才使得发展果园种植苹果成为现实。影片中提到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的思想和今天生机盎然的景象,是人地协调的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最真实反映。课堂上引用影片中的情感元素有利于激发学生因家乡深刻变化而产生的自豪感,也能使学生树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中华儿女,如何为保护土地资源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如何做到人地协调、做到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探讨。主人公的台词“不回报家乡,挣几百亿有什么意思”和女主播“住窑洞”,这些质朴而真挚的话语和行动是对家乡“刻骨铭心的眷恋”,是深厚的家国情怀最自然的流露,这也正是地理课程可以培养的人的重要品格。

参考文献:

[1] 赵生忠.问题驱动应用于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A0):121-1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朱雪梅,张延福.新时代背景下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趋向思考[J].地理教育,2019(11):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1481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