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成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甘晴 周莉

摘 要:称呼语的使用在日常交际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不同国家在称呼语的使用上存在着一定差异,这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及多种组合因素造成的,本文将重点阐述这种差异的具体表现以及造成这种文化差异的深刻文化根源。

关键词:称呼语;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8-081-002

1.引言

中国从古代起便进行了对称谓语的研究,例如汉代《尔雅》中的《释亲》就系统介绍了亲属称谓词的意义和用法[8]。虽然不甚完备,却表现出了称谓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到了现代,大批学者(夏明滇、许漫等)开始进行关于称谓语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一些学者(周卫东、姜静等)也发现,称呼语在中西方的发展及应用存在一定差异,为了更加深入研究影响称呼语发展的因素,渐渐出现了成体系的关于中西方称谓系统的分析研究。

2.称呼语的分类及其在中国和英美国家的差异表现

2.1称呼语的定义

《汉语大词典》对“称呼”一词的解释有两种:①叫,对人称呼其身份、名称等;②表示被招呼对象的身份、地位、职业等等的名称。称呼语是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的,尤其要注意是“当面”使用。这个当面不是说一定是被招呼的对象确实在场,而是在于言语的使用,用语言形式表示对被称呼对象的称呼。许多学者对称呼语的定义已经达成共识:“所谓称呼语,指的是人们彼此间当面招呼所使用的名称。”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

2.2称呼语的分类

称呼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称呼语的理解无论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还是汉语学习过程中都举足轻重。称呼语的演变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中英文化的差异也就导致了两种语言中称呼语的不同。

称呼语可以大致分为头衔、名字、亲属称谓、敬称/谦称四个方面。

2.3称呼语中头衔在中国和英美国家的不同表现

头衔是称呼语中的一种,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头衔分为三类:社会头衔、官方头衔和专业头衔。首先,社会头衔在两种语言中均有使用。英语中主要是Mr, Mrs, Miss, Sir,(Madam,分别表示先生、夫人、小姐(未婚女性)、十分受人尊敬的男性和女性。而中文中则不同,主要包括同志、师傅、先生和小姐。在这些头衔前我们通常会加上具体的姓或名字的后两个字代指特定的人,比如朱同志,嘉敏小姐等。其次,官方头衔在英语中的表现为:为表示尊敬和双方平等,通常用人名的第一个字来称呼对方。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表示礼貌,人们会用对方的官职来称呼对方,这一点和汉语有共同之处。汉语中有时会省略头衔的最后一个字或两个字。最后,专业头衔通常表示社会职业,如警察、老师、医生等等。英语国家中,职业通常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以一种非常快的速度更新。因而人们不常用职业来称呼别人。但有时为表示尊敬,会将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冠于姓名之后稱呼别人。在汉语中,可以用姓或名字的后半部分加上职业来称呼别人,也可以在职业后加社会头衔来表示代指,例如记者先生或护士小姐[1]。

2.4称呼语中名字在中国和英美国家的不同表现

英语名字的排列顺序为名字加姓。而汉语中恰恰相反,是姓加名字。英语名字中只有一个姓,名字的数量则是不定的,少则一个,多则三个。比如John Thomas Scopes, Clarence Darrow。汉语通常为二字名,三字名,例如李凯,张梧桐[3]。

关于避讳原则,这一点只有汉语中有,等级制度和伦理观念要求我们在取名时避开亲者的名字。英语中则没有这一原则[2]。

为了表示亲近,英语中会简化名字使之变成昵称。汉语中有时会另起小名,有时会采用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叠字。汉语中还有非常独特的一点,也就是遵照“贱名好养活”的原则,故意采用寓意不那么美好的字眼用作小名,以达到保平安的祝愿。

2.5称呼语中亲属称谓在中国和英美国家的不同表现

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主要有father, mother, son, daughter, uncle, aunt, cousin, father-in-law, mother-in-law等等。具体可见下表。

从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相对汉语的称谓语,英语中的称谓语要简单得多。而且它们很多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汉语体系中更为具体也更为繁杂。另外,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存在泛化的现象,例如叔、姨、哥、姐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虽然英语中也有类似的泛化现象存在,但远远不如汉语流行和普适。

2.6称呼语中谦称/敬称在中国和英美国家的不同表现

伦理支配下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准则是“上下有义,贵贱有分,男女有别,父子有亲”,因此人们服从权威和长上,有严密的等级身份制度。

基于此原则,汉民族贬己尊人的礼貌原则使汉语中出现了许多谦辞和敬辞。提及自己这一方的人或事物时,要贬低,例如鄙人、寒舍、犬子、不才、晚辈等。而在提及对方及对方那方的人或事物时,要抬高以表示尊敬。例如阁下、足下、贵府、令郎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只有长辈对晚辈或者同龄人之间才会以姓名相称。这在英语国家中又恰恰相反了,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姓名互称。长辈甚至希望晚辈直呼姓名以表亲切。在他们看来,类似谦辞敬辞的词会产生距离感。

3.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成因

3.1物质文化差异

物质生产文化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种种物质文明,即以生产资料为目的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文化[10]。

英汉物质生产文化存在差异。例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社会,而英语国家早早进入工业化,由此产生的英汉生产方式的不同间接导致了两方称呼语形态的不同,汉民族家族为单位的农耕生产方式对称呼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血缘关系始终受到高度重视,于是汉语称呼语就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在西方,由于集体协作生产方式的消失,新的个体生产方式的产生,人们不得不强调家族观念和等级思想[9]。

3.2关系文化差异

关系文化是指人们在文化的创造、占有或享受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如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0]。

中国文化受到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人们受孔夫子学说影响,遵从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英语文化中强调的是独立和平等。例如就头衔而言,人们心中关于等级观念和平等的不同导致了头衔的不同。因此官方头衔在汉语中的应用颇为广泛。而英美国家人民多用名字称呼对方。

中国家族观念十分浓重,根植在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历史里。因而每一个大家族的家庭成员都有其特定的称呼。而西方人的家族观念则松散得多,这也造成了亲属称谓差异。英美国家人民十分注重个人隐私,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国精耕细作的农耕国家特性决定了父系氏族是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劳作中的角色都十分重要,因此不可混淆。而英国人早期的生活主要与航海有关。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形成了外向富于探险精神的性格,更注重个人的力量,对家族关系也就不那么重视,形成了比较模糊的称谓体系。

据霍夫斯泰德的调查结果,中国属高权势距离(high- power- distance)文化,而西方国家属低权势距离(low- power- distance)[6]。在中国文化中,服务于传统宗法社会制度的是伦理。伦,是社会等级类别的次序,即辈分;理,即这种等级次序所遵循的规律。中国人在敬称/谦称方面十分严谨。相对而言,英美国家等级观念淡薄,因而喜欢直接姓名相称,拉近对话双方距离[5]。

3.3精神文化差异

精神文化是在物质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人们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以哲学思想为最高体现的意识和观念[10]。

例如英语民族多信仰基督教,这一点也反映在他们的取名上,他们会采用《圣经》中的一些名字取名。而我国则一直遵守着传统的伦理道德,比较喜欢用一些类似仁义礼智信的字眼取名。

由此,中西方的精神文化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反映在姓名文化中。

关于名字,汉英在姓名文化上也存在一些差異,但也有相似之处,如父母的美好盼望会寄托在名字上,职业特色会融入到名字里,女性婚后改为夫姓等等。而其中的原因可以简要概括成西方人比较重视个人的价值,具有较强的平等民主意识;而中国宗族思想浓厚,崇尚大家庭,思想意识中权威等级很强。

4.结语

称呼语是一个较为庞大的体系,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传统称呼语其实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地理状况、自然变迁等都会对语言包括称呼语这一整体产生微妙的影响。而我们要做的是分析这些影响的组成,更精确地了解不同文化对不同语言发展的影响,进而了解语言这个复杂而精深的体系。

历史长河中,称呼语无处不在,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们都是自然形成,逐步发展而来的,星星点点散落各处,每一处都值得我们探寻研究,从中理解博大精深的奥义。

参考文献:

[1]吴钰菲.英汉头衔称呼语对比研究(英文)[J]青春岁月,2013(22):133+131

[2]王骁,李舒.英汉姓名的异同与文化内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04):133-134

[3]刘建辉.中英姓名文化之差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111-114.

[4]孙景美,李珊.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理解英汉词汇不对等现象——以亲属称谓词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7,36(09):91-93

[5]毛伟.从礼貌用语看英、汉语言文化的价值差异[J]怀化学院学报,2007(08):71-72

[6]黄飞.从礼貌用语的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7):217

[7]李静.英汉称呼语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001101

[8]齐裕森.一部新颖实用的专著——评《称谓语》[J]山东电大学报,1998(04):2

[9]李晓田.英汉称呼语的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金田,2013(10):253

[10]李晓娟.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原因[J]语文学刊,2009(05):82-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1657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