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专业发展的密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媛

摘 要:当今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分析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主人公兰彻和教授互动的教学片段的基础上,认为教师只有进行从教书匠到燃灯者的教师观转换、从“载体”隐喻到创造性主体的学生观的转换、从“模板学生”到“个性发展”的评价模式的转换、从“师为本”和“生为本”到“人为本”的教育观的转换,才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观; 学生观; 评价模式; 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8-153-002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这样一个片段:主人公兰彻在回答教授的提问“机器是什么”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并且以裤子拉链上上下下解释机器就是使工作简化、节约时间的东西,引得哄堂大笑。随后一名将教材中的定义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的同学获得了教授的称赞。教授告诫兰彻不把教材上的定义背下来,考试绝对不会通过。“填鸭式”地教育到底想表达什么”?在与教授的反驳中,教授让他出去。他发现自己忘了拿书本,于是学着教材中复杂的方法给“书”下了一个定义,弄得大家一头雾水。教授问为什么不说得简单些,他回答“刚才试过了”,弄得教授哑口无言。

惊叹兰彻对教授的绝美反击之时,我们需要思考这个片段中传达出怎样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这给今天的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提醒和启示?

一、教师观:从教书匠到燃灯者

教师观指的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1]。影片中的教授无疑将自己看作是教材的传达者。通过他对学生的“机器定义”的提问中就可以看出他期望学生能够完美复刻出教材内容。这侧面反映了他将自己作为帮助学生记住知识的工具,他所能做的便是“教书”。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破除自身只是教“书”匠的身份定位,而后要将教书的作用推及到对学生人生的影响上,即成为学生生命的“燃灯者”。

(一)不能只是教“书”匠

“教书匠”以知识为本位。教师关注学科知识是否被学生吸收,衍生出来的是这些知识是否足够帮助学生在就业市场获得更优先的发展机会,自然忽视学生不被考试所考察的情感、意志、道德等方面水平的提升。不必把“教材”所代表的知识作为最高权威而只重知识技能传授,“教材中心”将教育行为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之中;在教育空间上教师应当向课堂之外、真实情境、生活扩展和开拓;在教育内容上教师应当也注重学生德、体、美、劳的发展,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从教书匠到燃灯者

“教”的作用是有限的,静态的、确定性的知识是可教的。但学生品性、思想、价值观不是有意教就能教会的。而培养学生的品性、思想等的发展更接近教育目的的本质。所以教师应从教书匠的角色中跳脱出来,要意识到教育活动的育人性质赋予了自己“教”的专业权威性和公众信托,不能局限于教知识、也不能局限于课堂之教,应该重视自身的榜样示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将自己看作是具有点燃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的影响力的教师,努力做学生人生之路的燃灯者。这样的教师观才有助于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进步、教育艺术的提升,以获得更有效的专业发展。

如果影片中的教授以“燃灯者”的角色作为自身定位,就不会对学生的创造性见解进行全盘否定,甚至惩罚。反而应该鼓励和尊重。因为燃灯者是为了照亮夜行的路,而不是扑灭创造的光。

二、学生观:从“载体”隐喻到创造性主体

如何认识学生、把学生看待成什么、怎样对待学生是教育的起点。学生观在通常的表述中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某种理解、认识和评价,是教育者一定的认识立场、观察角度、评价尺度的反映[2]。影片中的教授将学生看作了知识的载体和规则的载体。知识的载体和教师角色隐喻中的“桶论”有相似之处。学生学习就是从老师的“知识桶”里取一瓢灌输到自己的脑袋里。规则的载体则是指班级、课堂所制定的规则都是为了束缚学生的超越规范的行为、强加给学生身体和心理。影片中兰彻因为在老师看来不遵守课堂纪律或者驳了老师面子,老师便将其逐出课堂。教师的学生观影响教师的态度、行为,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载体”隐喻束缚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应当将学生看作有创造性的主体、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而不是知识、规则的寄主。

(一)“载体”隐喻忽视学生的自主发展

雅斯贝尔斯曾经告诫:“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教育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必然会以我为中心[3]。”“知识载体”隐喻和“规则载体”隐喻将学生置于知识弱势和权威弱势中,教师成为教育中心,必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载体”隐喻将学生看作被动的、接受的、等待的,即是没有发展需求、发展动力的。如果教师以这样的眼光看待学生,自然只會采取灌输、说教、训练的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潜能被压抑、自主性受到束缚,所谓的“护堤”终成向上发展的障碍。

(二)学生是具有创造性的主体

通过影片对主人公兰彻的描绘,不难发现他是一个极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在此片段中,兰彻不仅创造性地给“机器”下了定义,而且在吃了闭门羹后能够灵活运用教材的方法给“书”做了阐释,这也是一种创造。学生都具有待开发的创造的潜力,教育所起的作用就是将其唤醒而凸显出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以“载体”来看待学生,而是将学生看成是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点拨,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的教育作用以学生的主体性为基础,唯有把学生看作一个创造性主体,才是在承认教育有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三、评价模式:从“模板学生”到“个性发展”

当前学生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多为强调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一方面由于评价标准具有导向和控制作用,加之外界的不断强化,教育任务就会变成“达标”活动;另一方面统一化考试要求学生在同一方向或同一水平朝着同一目标发展,使学生个体与特色被忽视或受压抑,使得教育缺乏民主性和多样性[4],这对于应该自主发展、追求个体化、具有独立之思想的学生是不利的。教育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考试将那些具有重大价值又难以用具体的指标的教育因素排斥在评价之外,缩小了教育评价内容的范围,评价的有效性降低。

在影片中,教授告诫兰彻一定要把教材上的定义背下来,为的是通过考试。仿佛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考试的成功。至于教育究竟带了什么,似乎没有人关心。同时,影片中那个完美记住所有要点并回答正确的学生被教授看作是可塑之才,和兰彻形成了鲜明对比。究竟谁更加优秀?究竟我们该提倡什么样的评价观念?

(一)“模板学生”真的优秀

能够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不是遵规守纪、绝对听话的乖学生就是成绩优异、不用老师操心的好学生。这些学生足以在老师的关照下成为“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优秀的模板”。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常常对学生起着导向作用,老师夸赞了谁,学生便有向其看齐的心和行动。所以教师的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只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那无疑创造出的是一批又一批以高成绩为傲的“模板学生”。将成绩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甚至不惜恶性竞争,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及其不利的。当他们未来走出象牙塔,面对着是没有统一标准和答案的真实情境和社会问题,又该何去何从呢?

(二)“个性发展”才是良方

“人的独一无二不仅是教育的起点,更是教育的终点。”世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校教育也不必违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力量去迫使存在差异的人成为一样的人。在信息时代,“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边际效益小于“差异化”培养模式。人才的创新性和求异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动力。所以相比于培养具有一致性的“模板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才是良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发现并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与众不同、过人所长,并进行个性化的鼓励和引导,成就学生的个性人生。

四、教育观:从“师为本”、“生为本”到“人为本”

不论“师为本”、“生为本”,还是“人为本”,讨论的都是教育主体是谁、教育为了谁的发展的目的问题。“师为本”、“生为本”的教育观在我国都存在过一段时间,但是单一的发展主体不利于其他主体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教育领域,教师应树立教育既是为了学生发展,也是为了教师发展的教育观,这样才能够在教育活动、教育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教育过程中获得一席之地。

(一)“师为本”和“生为本”的不足

“以师为本”的教育观将教师的专业权威放在核心地位,认为学生的培养依赖教师的教学活动、学校的发展依靠教师的贡献;强调了教师的作用、重视教师的职业晋升和专业培训。但是“师为本”的教育主体观将学生看作教学工作的对象、“生产线上的产品”,忽视学生的真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对学生的关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以兒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西班牙思想家加赛特指出:“时代本身和当前全世界的教育现状正在再次迫使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为学生服务[5]。”“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认为教育活动围绕学生而进行,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学生通过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教师发展需求的关注度,只关注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教育的良序发展。

(二)从“师为本”、“生为本”走向“人为本”

“人”包含“师”和“生”。教育不仅是为了促进教师或学生某一主体的发展,而是教育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扩展;“以师为本”是“以人为本”在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延伸。此外,“生”、“师”也是“人” 在不同时期的角色变动,唯一不变的是“人”这个角色[6]。“以生为本”选取“人”在读书阶段的学生身份,一定程度上忽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可能带来重视教育的短期效果而忽视隐性的长期影响的问题和现象,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师为本”选择“人”身处教师职位的阶段,可能带来的是只重视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和职位晋升,同样忽视教师作为“人”的完整发展。

学生需要成才,教师需要成长。协调好多重主体发展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才能“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更好地协调发展。在影片的结尾,教授也意识到了兰彻身上所具有的创造性、自主性是他的宝贵之处,开始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这就是“教学相长”。教育促进了师与生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更加全面,尊重师生的发展规律,开发师生的潜力,激活师生的创造力。

五、结语

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7]”可能是教师唤醒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唤醒教师。“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情,不管是故意还不是故意[8]”。教育离不开教师和学生。新时代的教育呼唤更加专业的教师,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等等都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也只有厘清自己的教育观念,正确看待教师是什么、学生是什么、教育是什么,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将学生看作具有创造性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才能从教书匠走向学生生命的燃灯者。

参考文献:

[1]李会功.信息技术视域下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与路径[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八)[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2]刘弋贝.学生观问题的再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252-254

[3][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4]叶显发.泰勒模式初探──兼议当前教育评价的弊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2):89-94

[5][西班牙]奥尔特加·加赛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顾硕,周婷,徐娜,朱丽霞.当代高校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关联[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28(02):80-84

[8]柴静.看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1678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