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作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双

摘 要:在当代的高等教育环境之下,如何实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点问题。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们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让他们对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进行亲自的接触、了解和接纳,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并对相关的社会实践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形成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 心理品质;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8-118-002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校园以外的过程,是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即在校大学生利用自身的课余时间,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提高个人能力,触发创作灵感,完成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求和社会有更大的接触,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活动[1]。这种活动可以是分散的,也可以是集体组织,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开展便民服务类;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免费咨询等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义务劳动;文艺下乡;勤工俭学活动;环境保护活动;考察实践;科技活动等,活动的主题大多是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并结合大学生自身所学专业所开展的,对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作用分析

(一)促进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上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在校园内,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良好的执行和操作能力,即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能力,此时,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逐渐凸显,因此,在逐渐发展的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社会实践活动划分为必修课程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种必修课程来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此外,从本质上来说,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作为核心,将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进行融合,形成以增强学生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的活动,在这种方式之下,当代大学生能够在充分与社会实际进行接触,同当代社会不同层面的人群进行接触的条件下,实现自身认知深度、认知水平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在核心目标上与传统的课堂教育具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但在促成目标的渠道、手段上却有着较大的不同。传统课堂教育之中,利用的方式主要是理论知识的灌输,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教育方式与社会的具体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因此在当代的教育体系培养之下,部分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少对社会的观察和体验,因此其知识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又有着显著的局限性,同时也在最终步入社会面对不同的社会分工时,表现出相对消极的态度。而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其自身综合能力可以得到较大的锻炼,并逐步明确自身在目前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逐渐明确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2]。

(二)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在进行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应当重视其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并实施教育,增强学生与社会的互动。人与社会的互动,是指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过程,透过这一过程,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流动,达到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作用。而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不断再分配,就需要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作为支撑,如在社会交际交往之中的彼此尊重、诚信互惠等价值。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在该过程中。不断对相关价值进行探索、理解的过程,因此可以看出,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活动与积极心理状态之间是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的,这也决定了在针对目前大学生的高等教育中,要不断地进行价值观的渗透,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形成相应的价值取向。

如上文所述,人是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基本单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将这一基本单元进行凝聚,才能充分发挥出人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学生群体意识的养成,也是当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当代大学校园内,对大学生们进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以及融入社会群体的能力,无论对于学生自身,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其原因是社会实践能够从较大的层面上改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相处和合作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对于群体产生目标意识和归属感,从而实现个人和整体的目标统一,产生群体聚合力,促进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群体价值的实现。

(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和谐社会”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和目标,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之一,在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构建起良好的秩序及融洽的社会环境,保证不同的人能够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之中安居乐业。因此,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从每个不同的个体出发,进行个体思想品质的提升,从而让社会中的个体能够超越个人利益,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服务。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而大学生是青少年人才的主力军,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当代大学生更加明确地了解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需求,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开阔的视野、豁达的心理,以更好的综合素养来发现我国社会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为我国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其次,在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品质的过程中,也能够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助力。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方面依靠的是国家顶层设计中对整体环境进行的规范,另一方面则是依靠社会成员在价值观上的共识,这就决定了在当前的大学生教育中,对大学生们的社會理念和价值标准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因为在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教育教学之中,通过与社会的交流接触,大学生对公民责任、义务等概念进行了亲身体验和思辨,并利用这些思想成果来对自身的行为形成规范和约束,使得其自身未来的行为和观念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作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其中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在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对这些因素进行把控,并结合其自身特征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充分地利用外部因素,从根本上重塑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自身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一)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内容

为了更加良好地满足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之时,应当不断地对活动本身的思想内容进行拓宽,不断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思想情感的需求。首先,在思想教育方面,相关人员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之初,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即想要实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们进行价值观的传递,应始终如一地坚持使用正确的价值观来进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规划,以此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和说服力[3]。同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应充分地认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大学生在实践活动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必须以当前的社会实际为基础,让大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了解真实的社会现状,以此让学生们针对现象和问题展开思辨。

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是帮助大学生走出校园的保护圈,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升他们的社会阅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相关各方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思想内容的丰富性,通过加强社会、家庭、学校三方之间的联动,让大学生在看到社会积极层面的同时,也能够真实的面对和了解社会上的“灰色地带”,并勇于面对、选择接触、正确处理,从不断的尝试和受挫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心态。当大学生们接触社会“灰色地带”之时,对于可能造成学生心理品质建设方面的消极影响,相关负责人员应进行严密的观察和及时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在质疑和反复的心理挣扎中突破负面的心理障碍。同时,实践活动应建立明确的思想反馈及评估制度,根据反馈结果和评估数据,使得相关人员能够随时掌握活动进展的动态,并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二)重视社会的支持作用,全面塑造学生心理品质

大学生在本质上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同时社会又是影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依靠社会的联动作用。首先,当前的社会组织应当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条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以积极正确的价值进行工作内容的衡量,同时相关社会媒体应当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基础,对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展开宣传,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及实施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是相对有限的,因此,学校和相关社会单位应通过优化学校周边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当代大学生能够在进行校内校外活动的时候,身边充满乐观的心态和阳光的思想,从而帮助其自身积极心理品质的构建[4]。当然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工作,而是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另一关键因素,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也应充分地认识到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品质养成中的重要性[5]。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动,应坚持学生同家庭、校方同家庭的沟通与交流,并尽力取得家庭的支持和配合,让家庭积极配合学校所开展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从家庭的层面上来说,学生家长也需要重视自身形象的建设,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思想品德方面进行重塑,通过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建设过程,为子女提供有力的榜样作用和充分的情感支持,从而让子女能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得到成长,并毫无后顾之忧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三)加强学生管理,改善校园环境

高校校园是大学生们学习的主要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环境。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温馨健康的学习环境,以及当前校园中的积极文化,都是推动学生健康思想品质、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所以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实施有效的学生管理,都是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

首先,在进行学生管理的时候,应当形成统一、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大学生们能够在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下进行学习,并参与到社实践之中。其次,在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大学生们已经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因此应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基础,让大学生们充分地参与到对当前群体的了解、管理和共同发展的进程中。

在校园环境的改善过程中,高校应当从校园文化入手,为大学生们提供积极、丰富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改善,可以从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方面入手,结合当前学生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展开相应的调查研究,以此为依据推出形式多样、积极健康的文化、艺术、体育类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了让活动更为贴近当前的社会需求,高校的相关负责人需要引导学生开展切实的社会调查研究,参与到相关的科学研究及讲座宣传中去,如此才能让大学生们充分地对社会科技发展及社会的具体建设形成真正的了解,从而提升自我、升华自我。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其心理和思想方面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应当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建设引起高度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之时,学校方面必须将学校自身、社会和家庭进行联动,从而避免大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工作始终处在单方面发力的状态之下,也只有充分地调动各方力量,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充分的交流及沟通,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为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磊,张昊.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55-58

[2]胡天聪.大学生积极社会心理养成的意义及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80-82

[3]赵莹,郭剑峰,曹文玉,李霜.基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1):54-58

[4]趙玲,冯芷盈.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初探——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0):82-83

[5]吴焰,张卫平.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4-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16785.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