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科内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翠明

摘要

学科内课程整合是学科课程整合的形式之一。分析学科内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有助于提高课程整合的效益,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重组式课程整合、关联式课程整合、管理式课程整合、制度与人才保障四个方面分析了学科内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为深化课程改革提供助力。

关键词

课程整合 实施策略 综合素养 整合效益

学科内课程整合的核心内容是整合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教师需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对学科内部课程进行分割和重组,统合整理全课程,逐步推进[1]。学科内课程整合属于一种课程设计方式,整合的实质是将学科内的课程内容自然嵌入相关的课程资源中。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学科内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的意义在于推动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深化课程改革[2]。

学科内课程整合主要有三种模式:重组式课程整合,即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割、整合;关联式课程整合,将不同的教学思想、学习方法进行关联整合;管理式课程整合,根据学生学习的时间以及课程内容进行管理整合。

一、学科内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科内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1)学科教师制约课程整合

部分教师认为学科内课程整合是简单的综合整合。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正确的学科内课程整合是将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框架串联起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科内课程整合分为学科内综合课程与学科内综合实践活动,但许多教师并未选择这两种方式,并未通过学科内某一知识点对学科进行主旨分析与层次剖析,也未将学科内课程理念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导致在进行学科内课程整合时未体现该学科知识的主旨。

(2)学科内课程整合方式不当

学科内课程整合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科内课程整合的实施效果。例如,某中学在实施学科内课程整合时,方式不当,没有对知识点进行相应的顺序调整和直观展示,导致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不牢,学生学习进度不一,阻碍了学科内课程整合的进程。以人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第一章节“椭圆”为例,椭圆属于圆的一种,椭圆的相关知识点与圆、曲线的知识点十分相似,由于课程知识点整合错误,导致学生不能使用椭圆与曲线的离心率、焦半徑等进行相关运算。

2.原因分析

(1)教师的学科内课程整合能力较弱

在教师实施学科内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知识点的排列顺序、关联知识板块进行调整,还要对课程单元内的版块进行分割重组、删减补充。这些改变都会影响原本的教学进度。例如,某中学英语教师在实施学科内课程整合策略的初期,出现了教学进度安排不合理、期末赶进度、学生学习效率低的现象。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该教师不熟悉学科内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无法精准掌控教学进度。由此可见,在学科内课程整合的实施中,若不能把握教学进度,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出现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教学效率降低等负面结果。

(2)学科内课程整合资源不足

在使用关联式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时,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综合性教学。但信息技术与学科内课程的整合,除需要电脑、网络外,还要借助相应的硬件设备进行教学,如投影仪、音响、教学白板等。目前我国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象,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学校,这些硬件设施供应短缺,无法跟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3]。教师无法通过有效的工具开展教学,学科内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也无法实现。其次,学校的软件配置缺少实用性。在信息技术与学科内课程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多媒体课件等资源的辅助,这些需求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信息资料和教学资源,还需要经费的支持。

二、学科内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1.重组式课程整合

重组式课程整合包括拆分与组合特定学科的学习方法、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案。策略实施的方向应是在某一学科领域中突破传统课程中教材内容的局限,将不同版本教材中相同的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如可将统编版、人教版中相同的篇目《小蝌蚪找妈妈》进行整合,丰富教学内容。重组式课程整合实施策略能将知识系统化,避免出现教学内容碎片化的现象。例如,在语文学科中,教师可以将大专题分解成小专题,进行重组式课程整合。教材中寓言故事占了较大比重,教师可以将《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寓言类的课文整合为一个独立单元,形成“寓言小专题”。在专题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寓言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重组式课程整合不仅适用于语文学科,在数学学科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六年级数学体系相对于四、五年级综合性更强,知识间的联系更为密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数学教材进行分割重组,删减补充课程内容。以人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第一章节“椭圆”为例,教师可以对椭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分割、重组,将第一单元“椭圆”调整为两个综合课时。第一课时为:认识椭圆。介绍椭圆的类型,引导学生发现椭圆的焦点、焦半径、焦点距离之间的联系。第二个课时为:探索与总结。鼓励学生探索焦半径与离心率的关系,利用公式进行推导、演算。两个课时都以椭圆特征为跳板,以椭圆的离心率和焦半径为引线,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特征进行公式推导。第一个综合课时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椭圆。第二个综合课时将椭圆的欣赏设计与数学文化进行重组整合。将椭圆与欣赏设计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椭圆的特征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椭圆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文化与知识的有机整合具有生命活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原动力[4]。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椭圆的焦半径与椭圆的离心率之间的关系,展示离心率在数学历史上的相关数据,让学生了解焦半径与离心率的关系。总之,重组式的课程整合的实施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框架,为创新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2.关联式课程整合

美国人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提出了一种关联主义(Connectivism)学习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包括不同的综合性学习理论以及不同的社会理论等客观因素,有助于构建一种能应用于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框架。同样,学科内课程整合可以使用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首先,可以从教学内容着手,结合具体学习方法进行整合。例如,在生物课程的整合中,多位学科教师轮流授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也随老师授课的多样化而变化,生物老师能带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成果,语文老师能引导学生畅想相关的发明、总结成果,自己动手创作手抄报或是动手制作小发明[5]。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在在老师讲解、翻阅相关资料、创作展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其次,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例如,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在语文学科的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生动地展现汉字的演变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在数学学科中,可以通过展示3D模型帮助学生学习平面图、正面图、侧视图等内容,总结特点和规律。同样,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教科书或者任课教师对化学里的微观世界描述的方式是否合适以及学生对符号、模型的理解能力都是影响化学想象能力的因素[6]。

3.管理式课程整合

现代课程管理的突出特点是鼓励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将课程管理机制运用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中,可以推动管理式课程整合发展。单元整合和课时整合是最基本的两种模式。

(1)单元整合管理

单元整合管理可理解为学科某一单元内的课程整合,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和教学需求,就某一单元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重新排列知识顺序、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以某中学教师的英语教案为例。首先,该教师分析出大部分学生的英语程度处于较高水平,然后进行了单元内容的整合。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Unit 3的主题是“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教材给了大量的常用地点名称,包括医院、书店、邮局、咖啡馆等,图像与单词的结合便于学生掌握理解,图像下的版块是关于问路与指路的两段短对话,对话句型比较简单,但对于班上学生的英语水平来说,程度过于简单且无法拔高其能力。因此,该教师采用了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录像的方法,要求学生反复收听英语材料并進行模仿练习,其意图是辅助学生改善自身的英语口语,在不断的听力练习中,发现并改正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感知能力。同时,该教师还对内容进行了拓展,选取了一篇相关联的课外阅读。通过单元整合进行课程管理,对教材进行了适量删减内容、补充课外知识内容、缩短教学课时,不仅使课堂节奏更加连贯、紧凑,还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整体学习水平。

(2)课时整合管理

随着学生年级不断升高,教学内容难度不断增加,教师应对课程时间进行整合管理,调整教学目标,将复杂内容简单化。例如,《小英雄雨来》是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8课,文章情节生动,但篇幅较长。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能引发整体性阅读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使学生获得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接着,请学生为每部分内容拟出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这样做提高了学习效率,将原计划的四个课时整合为两个课时。

教师也可根据不同课程的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美术学科为例,美术教学在艺术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主动探索思考,拓宽在艺术领域的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提炼出来,结合具体实践活动,适当增加实践课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术课程的魅力。学科内课程的课时整合管理模式既能抛开传统课程教学的框架,开创新颖的课程整合模式,也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制度与人才保障

(1)制度保障

学科内课程整合的实施,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宗旨,只有符合“以校为本”的标准,教学才能顺利开展。所以教学经费的分配、课程资源的管理和教学设施条件在学科内课程整合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不仅要重视学科内课程整合的实施,还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例如需要资金的支持和完善的教学设备,需保障学生拥有平等的学习资源,给贫困山区的学校尽量配备与城市学校一样的信息设备与教学资源,如与课程有关的网络资源、教学白板、电子及纸质教材等。

(2)人才保障

在学科内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学科内所包含的内容要素在整合的环节中被赋予了新的表达方式,只有加强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才能适应学科内课程整合的要求。例如,校方可定期开展学科内课程整合研讨会或给予教师充足的时间保障,建立富有弹性的课程表。教师须根据学科内课程整合目标创设新的学习环境,合理利用信息媒体,为课堂教学提供保障。只有在教师掌握了学科内课程整合的操作方法的前提下,才能准确把握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学科内课程整合在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可操作性,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及推进我国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科内课程整合不仅能有效完善学科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还能聚焦于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方法等维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程整合的效益,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2][3] 姚荣金.例谈小学数学学科内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7(11):39-41.

[4] 吴庆霞.核心素养下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策略研究[J].西藏教育,2020(05):50-53.

[5] 姜德刚.从实施策略角度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06):43.

[6] 李玉珠.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问题及思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14.

[作者:赵翠明(1981-),女,河南焦作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1683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