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小学特色德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小忠

【摘要】将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并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能有效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增强德育活力,提升德育效果,是当前学校探索特色德育之路的有效途径。本文在阐述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及特色,探讨本土红色文化与小学德育相融合的原则及实施策略。

【关键词】红色文化;小学德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1—0022—02

宕昌县哈达铺镇被誉为“长征加油站”,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当地学校开展新时代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从当前的中小学德育现状来看,单纯依靠教师、课程开展相对单一的德育而不探索开放式德育,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鉴于此,笔者所在的宕昌县木耳小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造性开展德育工作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理念,以当地的哈达铺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探索特色德育之路。笔者在此探究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德育的意义、原则及实施策略。

一、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的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很有必要。首先,红色文化是学生的重要精神食粮,亟需学生传承;其次,新形势下的德育主题需要红色元素的融入;再次,在教育内容中充分融入红色文化资源,是体现现代教育资源整合性特点及生动德育课程的内在要求。

同样,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有其可行性。首先,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德育有内在的契合点;其次,红色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与正能量,与中小学生德育特点和内容相适应;再次,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德育的“内容构成与重要载体”[1]。

二、红色文化资源与小学德育的融合原则

1.将红色教育与学生成长相结合。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笔者所在学校深入研究哈达铺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将红色教育与学生成长相结合,从中提炼出“将长征精神根植于小学生心灵深处”“红色文化中的德育内涵”等红色专题,不断丰富學校的德育实践与研究内容。

2.将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文化相融合。传承红色基因,需要以学校德育为载体,而创新学校德育需要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补充新的特色内容。我们学校将哈达铺红色文化与德育文化相融合,让学生在“长征精神”的浸润下强化品德意识,在对“腊子口战役”的思考中寻找奋斗动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学校基于此找准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文化的结合点,创建红色校园文化,对学生持续而深入地开展相关教育,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3.将德育特色与本土红色教育资源相结合。用好本土红色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红色教育资源是学校特色德育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不少学校的德育思路狭隘,并没有将学生发展与本土红色教育资源相结合,使学校德育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将红色故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红色故事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体现[2]。将红色故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及心理规律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红色故事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更深刻地诠释红色文化内涵,能有效提升德育效果。

三、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实施策略

1.依托本土资源,创新红色主题教育。依托本土资源,找到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契合点,是创新红色主题教育并实现学校德育提质增效的关键。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我们学校多次组织师生深入哈达铺镇,通过走访红色故居、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结合学校德育要求,对哈达铺红色文化进行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找到哈达铺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的结合点,提炼出“自强不息,重走长征路”“传唱革命歌曲,珍惜幸福生活”等红色教育主题,积极搭建红色德育框架,引导班级德育活动更好地开展。

2.注重实践,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应以鲜活生动的红色故事等丰富学生们的红色教育实践体验,激发他们的红色情感。笔者所在的宕昌县木耳小学将德育主题体现在活动中,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确定不同的研学主题。一二年级学生主要以体验为主,通过走访“长征一条街”,探访红军长征纪念馆,体验长征精神,感受革命情怀;通过尝一尝“红军凉粉”“红军锅盔”,听当地人讲述美食背后的红色故事,今昔对比,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针对三四年级学生,突出红色研学的主体性,组织学生参观哈达铺“长征一条街”,了解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中记录的红色故事。通过研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中的特色内容,或以图片、以文字、以书画作品的形式进行记录,在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在家中与家人分享。针对五六年级学生,突出红色研学学生的探究性,如为哈达铺“红色旅游开发”设计方案,结合“红色研学之旅”,为班级设计红色文化墙。学生们在红色研学活动中,通过了解红色历史,开阔了个人眼界,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3.突出整合,上好红色德育课程。为了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探寻学校德育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应从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教师的德育观念入手,将本土红色资源及学校德育实践转化为课程资源,实现对红色德育课程的深度开发[3]。

宕昌县木耳小学的红色德育课程包括两部分: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与校本德育课程。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结合课程中的主题单元内容,融入哈达铺红军长征相关的教育内容。在校本德育课程中,教师主要根据关于哈达铺的社会实践调查、红色研学之旅、学校德育活动等,融入相关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总结并提炼出相应的红色主题,形成不同的单元序列,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架构。

在红色德育课程的整合与架构中,教师也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给学生学、做、思的空间,使学生从中感悟红色精神内涵,了解红色文化价值。当学生伫立于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前时,他们深深感悟红色精神;当学生参观哈达铺长征纪念馆时,他们专注了解红色历史;当学生走进“长征一条街”时,他们被这座古镇的浓厚红色文化所打动。在此基础上,学生将所思、所感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交流,体现出红色德育课程的真正价值。学生在系统学习红色德育课程后,对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并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4.做好传承,构建红色校园文化。红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要始于认知,终于行动。而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由于年龄及认知的局限性,需要以学校动态、持续、系统性的红色校园文化为载体,来确保传承红色文化的效果[4]。为此,学校引导师生设计红色班级名片,打造红色教育长廊、红色文化馆室,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等。为了确保德育效果,学校还利用网络成立红色教育空间,鼓励学生撰写红色实践心得体会,讲述红色故事中的感动,还可以将自己所搜集到的红色故事展示出来,与同学分享、交流。笔者所在的学校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探索、实地研学等方式,搜集并整理关于哈达铺的红色历史,提炼出“持之以恒方为长,自强不息才是征”的红色校园文化内涵。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不断加深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笔者发现,通过这些常态化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在红色校园文化的浸润下,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树立了积极向上的家国情怀,德育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让红色文化成为立德树人的底色,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要求[5]。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探讨小学德育特色之路,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学校从“以学生为主体”出发,寻求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德育的结合点,创新德育的内容及形式,能有效让学生传承红色精神和文化。

参考文献

[1]庄瑜.上海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价值及路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20(03):67-70.

[2]杨梅.红色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及其挖掘路径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04):20-22.

[3]罗雄,黎易敏.红色文化资源与培养时代新人的德育路径建构——以广东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高教学刊,2019(09):53-55.

[4]齐丹.红色文化的德育审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0):15-16.

[5]韦海.让红色文化成为以德树人的文化底色[J].人民论坛,2019(11):136-137.

编辑:彭雪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1108.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