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语文要素有效建构的结构化教学设计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瞿卫华

  摘要:结构化教学设计是以语文要素学习“能力(素养)化”为建构目标,对教学内容、学习过程等进行系统化、递升式、组织型的改造与预设,能够实现教学范式由“教”向“学”、思维生态由“乱”向“序”、知识结构由“虚”向“实”转化。实施结构化教学设计,需要明确建构起点、目标、过程,可以采用目标聚焦视野下的一贯设计、深度理解视野下的支架搭建、螺旋上升视野下的对照呼应等策略。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设计;语文要素;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2B-0041-05
  当下,尽管已将语文要素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但仍会发现语文要素难以有效建构到学生知识结构中的现象。如何才能让语文要素学习实现真正建构?结构化教学设计是一种方式。结构化教学设计,是指在“理解―迁移”的建构视野下,对教学内容、学习过程等进行系统化、递升式、组织型的改造与预设,以期实现语文要素学习“能力(素养)化”的建构目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结构的完善。结构化教学设计中“知识的结构和过程的结构互为共生”[1],也具有以下特点:关注单一语文要素学习的完整过程、统编教材语文要素体系等的整体性,关注建构起点、建构终点以及建构策略等的建构性,关注建构意识唤醒、建构责任让渡、建构策略习得、建构能力培育等的能动性。
  一、价值分析:追求教学范式、思维生态、知识结构的最优化配置
  当下教学中,语文要素学习非结构化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对教学过程缺乏建构化改造。首先,建构目标定位偏移。尽管每堂课都有相应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但因建构起点不明确、建构过程不清晰、建构结果不评价,导致目标预设与操作的虚化。其次,建构过程设计混乱。因为教师对知识建构规律与过程缺乏必要的理解,所以预设的教学环节紊乱、零散,最终导致学生思维不能真正发生,语文要素的有效建构自然也无从谈起。再次,建构主体状态被动。因为建构意识未唤醒、建构策略未习得、建构效能未获得,所以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陷入了低水平、被动式建构状态。
  针对以上不良现象,笔者以为基于语文要素有效建构的结构化教学设计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
  (一)教学范式转化:由“教”向“学”
  结构化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学生语文要素体系的整体建构与如何建构单项语文要素的完整过程,因此,在预设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在学习某一语文要素的过程中,该如何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初步感知?如何借助支架将语文要素有机建构到学生已有语文知识体系当中?如何创设迁移情境并引导学生运用与巩固?……立足“学”考量“教”,教学范式发生了由“教”向“学”的转化。
  (二)思维生态改善:由“乱”向“序”
  只有在规范、有序的学习情境中,思维生态才能得到改善,学生的思维才能高质发生。结构化教学设计依据学生建构知识的规律与过程预设教学,学生思维生态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得法思维,即学生在各种支架的支持下,移默化地习得了各种建构语文要素的方法;2.得效思维,即学生能够扎实、有效地建构单项语文要素,从而为建立完善、牢固的语文知识体系打下基础;3.得动思维,即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全员参与到思维过程中来,让思维品质与对话品质互相促进,共同提升。
  (三)知识结构优化:由“虚”向“实”
  统编教材编排的语文要素体系改变了“语文课程知识长期缺乏确定内容”[2]6的现象,是教师语文教学应达成的教学目标。结构化教学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学生语文知识结构的优化:1.立足“过程的结构”视野,用更为科学、规范的方式预设建构过程,提高单项语文要素的建构品质;2.立足“知识的结构”视野,用适时对照、有机关联的方式启动互构程序,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体系。
  二、流程搭建:实现起点确认、目标预设与过程架设的生本化改造
  进行结构化教学设计,至少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建构起点的确认、建构目标的预设与建构过程的架设。
  只有把新的学习内容的要素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地习得新的内容[3]239。明确建构起点,需要教师梳理学生的已有经验。怎样梳理?笔者以为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步骤予以发掘:打开,借助不同观察工具充分发掘学生的已有经验世界;整理,即对所搜集的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归类合并;分析,即基于将学的语文要素,从已经学会、尚未学会等层面进行确认,为教学内容的重构奠定基础。
  一般而言,教师可以将所需建构的语文要素确定为建构目标。但是,因为具体学情不同,所以还需要教师对相关语文要素进行生本化改造。如何改造?教师可以寻找到学生已有经验与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之间的落差,对语文要素学习目标进行“学情化”整合。下面以《夜间飞行的秘密》为例加以说明(见表1)。
  结构化教学设计视野下的建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立足建构起点一步步走向建构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要素的提出”“要素概念的明晰”“要素的定向迁移”“已有经验的唤醒”“操作规则的习得”等都要遵循知识的建构规律。下面继续以《夜间飞行的秘密》的建构过程加以说明(见表2)。
  表1 《夜间飞行的秘密》建构目标确认
  建构起点 语文要素 落差考量 建构目标
  为了了解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的状况,以所调研的一个班为例,班级总人数为52人,核减重复、雷同的问题,每类问题出现的个数分别为:“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27个,“针对课文写法的问题”2个,“联系生活经验的问题”4个,“各种常识性问题”24个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问”并不存在困难,“针对课文写法提问”“联系生活经验提问”相对薄弱,“针对课文写法提问”尤其薄弱;除了书上所罗列的三种提问角度外,学生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角度,即“针对各种常识提问”,比如“蝙蝠是什么?”“人耳为什么听不见超声波?”等等 1.通过给自己所提的问题分类,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侧重练习“针对课文写法提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189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