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怀理论视角下校园欺凌现象的审视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覃诗雅
[摘 要]关怀理论认为,校园欺凌是指欺凌者对被欺凌者实施攻击行为,最终造成被欺凌者身体、心理等方面受到伤害的一种行为。家庭关怀缺位、学校关怀缺失和同龄群体关怀缺乏是导致校园欺凌频发的主要原因。从关怀理论视角出发,提出在家庭方面,应推崇自由对话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校园欺凌问题;在学校方面,可大力推行感化教育,补足校园欺凌治理的短板;在教师方面,要鼓励学生同龄群体间积极交往,共同抵制校园欺凌等防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
[P键词]校园欺凌;关怀理论;家庭;同龄群体;抵制
校园欺凌事件的持续发酵,引发了社会多方人士的高度关注和激烈探讨。2016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就发生在学生间的校园欺凌开展专项治理工作[1]。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6年的调查数据表明,近半数的初中生曾遭遇言语欺凌,37.7%的初中生在校内遭受社交过程中的欺凌,有19.1%的初中生于校园中受到过身体方面的暴力伤害,网络欺凌的发生率也达到了14.5%,甚至有7.5%的初中生曾亲身经历过以上四种类型的欺凌。而仅有不到半数的初中生未被任何形式的校园欺凌所伤害[2]。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治理已迫在眉睫。
关心与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美国学者内尔・诺丁斯曾提及关于人类关心“缺席”的问题,唤醒了人们对于关心的意识,并与时代背景相呼应,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力求实现的重要目标。在诺丁斯看来,现行的品德总在教导人们要努力成为什么,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即人与人之间必不可少的关怀与关系[3]。鉴于此,有必要基于关怀理论视角,对校园欺凌进行再度审视,并探索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
一、关怀理论视角下校园欺凌的重新审视
1.校园欺凌的内涵
最初对校园欺凌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瑞典心理学家丹・奥维斯(Dan Olweus)。他认为校园欺凌是指:某个学生长时间、重复地暴露在由一个或多个学生所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长期性和多发性是欺凌事件的两大特性[4]。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对校园欺凌的定义也进行了相关阐述。例如,刘晓梅认为,欺凌是恃强凌弱、以多欺少及持续性伤害他人的不良行为[5]。孙临美等将校园欺凌阐释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地对他人物品、权益、身体、心理等造成伤害[6]。2016年,我国相关文件明确将校园欺凌界定为发生在学生之间,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蓄意或恶意实施欺负、侮辱从而造成伤害的行为。基于关怀理论的视角,校园欺凌是欺凌者由于关怀缺失,从而对被欺凌者实施攻击行为,最终造成被欺凌者身体、心理等方面的伤害。
2.校园欺凌的社会化关怀主体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涉及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等[7]。而校园欺凌的关怀主体重点以家庭、学校、同龄群体为主。
(1)家庭:校园欺凌的关怀港湾
家庭是每个人最先接触的社会化场所,它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持久的。家庭教育与家庭环境为个体的社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一种关系,是一种先由关怀者发出关怀行为,而被关怀者再给予回应的互动行为[8]。个体的情感能否遵循正确的路线发展,能否理解关心的内涵,既明白如何接受他人给予的关心,同时又可以对别人施以关心,类似于这类情感层面的社会化,绝大部分取决于个体所处的家庭环境条件是否充分。青少年正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发展期,他们能否以正确的价值观恰当地避免或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与家庭所给予的关怀程度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家长要深刻理解关怀的本质,合理满足孩子对关怀的需要。
(2)学校:校园欺凌的关怀场域
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域之中,学生们获得了具有明确目的及系统性的各种条件。诺丁斯提出,学校要把关心学生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教育的目的不只局限于获取渊博的知识,还要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去关心、爱护他人,并让学生懂得只有学会如何关爱他人,才能收获爱和幸福[9]。学校应处处充满着关心与爱,让身处学校之中的学生产生归属感,而不应成为校园欺凌的滋生之地,当学生切身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就能从中受到鼓励,进而也会去关怀他人。因此,学校的日常不应只表现为机械式地运转,而应反映出关怀这一主题,切实开展关怀教育。
(3)同龄群体:校园欺凌的关怀力量
同龄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及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通常被个体视为自身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参照标准,由此成为了个体社会化中的一大环境影响因素[10]。诺丁斯曾指出,关心这种关系也存在于友谊之中,朋友是青少年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人[11]。事实上,学生个体在同龄群体中常常受到一些亚文化的左右。在这些群体之中,个体可以摆脱如父母、师长等权威角色的强制和约束,轻松自由地谈天说地、分享自己的秘密心事,或进行喜爱的游戏活动。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从众效应,个体对于一些事物模糊的判断和感受极易受到群体成员的影响和摆布。因此,这些由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组成的同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校园欺凌背后重要的关怀力量之一。当整个群体观念以抵制校园欺凌、保护欺凌受害者为主时,将促进学生关心爱护他人,逐渐形成或发展包容、理解等积极的人际交往品质。
二、关怀理论视角下校园欺凌的归因分析
1.家庭关怀缺位
家庭教育的成效和父母的日常言行,与孩子的终身发展密切相关。校园欺凌的家庭因素可归结为家庭未给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情感温暖和关爱,以致学生在个性方面的发展重重受阻[12]。当前,许多家长仅仅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人身安全、课业成绩等现实性因素,而较少关注孩子的性格、兴趣等发展性因素,甚至忽视了对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生存技能等方面的培养。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缺乏对孩子的精神指引,亲子之间沟通不畅,也极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价值观走偏或遇到欺凌事件时不敢告诉家长,使校园欺凌愈演愈烈。因此,当家庭关怀缺位时,家庭中常常充斥着多疑不安的氛围,导致亲子关系僵化。在此背景下,缺乏同情心,遇事不冷静、易冲动且带有攻击性行为的个体往往成为欺凌者,认为欺凌行为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有效手段;而胆小懦弱、缺乏安全感的学生则容易成为被欺凌者,他们多有焦躁不安的表现,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然而,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他们的性格特点与行为表现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复制自身家庭互动模式后而生成的,这亦是失败的家庭教育落在学生身上的印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4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