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分层走班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涛

  【摘要】新高考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度改革,正在推动中国教育升级换代,同时对高中学校的教育观念、评价机制、教与学方式及教师职业生涯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生选课、选老师将成为新高考的常态问题,这给学校、教师、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学生而言,化学分层走班教学成为新常态;对化学教师而言,新高考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目标,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分层走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2―0095―03
  在“3+1+2”新高考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将会发生一定变化,生源薄弱学校要在新高考中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合理设计化学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是关键。因此,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找到适合本校学生的化学教学模式,让化学成为学生在高考中得分的强势学科,吸引大部分学生在新高考选课时选化学、学化学。笔者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探讨了新高考下化学分层走班教学策略。
  对于生源薄弱学校的学生来说,“3+1+2”新高考模式下化学有可能会出现选课危机,物理本身难度大,学生如果在“1”中选物理,在“2”中则不愿意选化学。在“1”中选历史的学生肯定是不愿意学理科的,在“2”中选化学的就会很少[1]。面对这种选课模式,生源薄弱学校的化学老师会遇到课时少或者没有课时的尴尬局面。要彻底解决这种问题,笔者认为如何做好高中化学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是化学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适应新高考趋势的原因所在。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千差万别,导致学生在高中学习化学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对于生源薄弱学校来说,部分高一刚入学的学生对元素符号、化合价等知识掌握得不好。教师在教学时如果一味地追求知识的传授,在备学生上不精准发力,将会在高考中得不到高分。这样,即使学生在选课时选择化学,也不能发挥化学的优势。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学生知识衔接是化学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需要,尽快发现学生存在的知识短板,从问题中找突破的方向,合理运用化学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考试中重视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面对新高考改革,生源薄弱学校不得不提前思考这个问题,化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效果决定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化学教师的前途。对基础薄弱学生来说,精准选专业是今后就业的关键,我们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让学生喜欢上化学。
  分层走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更合理、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使学生在高考中突破自我。通过化学分层走班教学实现更高目标,并不是在化学分层教学中对学生分层对待,分层的目的就是让后进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学习途径跟上学习节奏,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所有学生都进步。使学生认识到新课改化学分层走班教学的重要性,感受到化学分层走班教学和化学实验分组教学的快乐,从而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把握时机进行分层教学。教师不但要备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备学生,每节课做到知识分层、目标分层、作业分层。化学分层走班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模式,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必须精准掌握学生[2]。例如,在Fe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差异分层走班教学,对基础薄弱学生只要求掌握Fe及其简单化合物的知识;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在熟练掌握铁及其简单化合物的基础上,对Fe、Fe2+、Fe3+之间的转化必须熟练掌握,在化工流程题和实验题中,Fe2+与Fe3+的转化是高频考点。Fe2+的变价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的难点和热点,同时也是金属冶炼和杂质提纯的必考题。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延伸拓展知识是适应新高考的关键。在物质分离与提纯中,根据Ksp大小关系,表面上是处理Fe2+,但实际解决的问题是Fe3+及Fe(OH)3的知识考查。对中等程度学生要求掌握与Fe的化合物与铁三角的简单转化知识。
  要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关键就是如何落实好分层走班教学,让教师在备课前对知识点进行分层,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所教知识,对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这一过程发现学生,了解学生,合理将同一层次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班授课。如在有机物羧酸与乙酸乙酯的教学中,以生活中炒菜时为什么加入醋引入课程,然后通过闻气味、观察颜色等掌握物理性质。再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学习乙酸及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及结构简式,并掌握简单方程式的书写。通过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原理,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闻产物味道,学生对闻到的气味进行讨论,得出新物质的产生,从而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这样设计课堂,激发了所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科学有效采取分层教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羧酸和乙酸乙酯的性质,在考试中已经能得到60%的分数。但是,他们对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难点知识还须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和学习。拔尖学生要掌握羧酸与酯在有机推断题中官能团转化等知识延伸,可以通过习题让学生掌握官能团的转化原理。
  2.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化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授课是流动多样的,要达到化学教师对学生精准分层,教师必须对学生课堂动向很好掌握,不断改进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对授课知识要整合,合理规划知识结构。如在实验探究题教学中,以往的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发生装置、性质检验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但新高考的要求将实验探究作为考查的重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引导学生对实验加工整合,对课本实验学生不亲自做,学生在探究中将无法下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学生的课堂收获及课堂表现作为核心要点。只有对每一名学生抓实、抓细,才能将课堂成果以习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分层。例如,在讲“Na2O2的性质”实验时,对基础薄弱学生只要求掌握它与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基础稍好的学生掌握Na2O2的漂白性,拔尖的学生在掌握所有性质的基础上还要研究与Na2O2有关的探究问题。如Na2O2加入水中,再加入酚酞溶液,解释颜色变化的原理,以突破高考实验探究题。
  同时,科学安排化学教师授课是化学分层走班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同一知识、不同老师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同,为了让学生合理选化学,根据课堂知识点教学的层次水平高低选老师也是必然趋势。因此,根据知识点安排教师授课,让教师发挥自己的课堂优势和教学水平,打破传统的一个老师“讲到底”的模式,为老师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如在原电池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制作水果源,通过更换电极探索电池反应原理。并与氧化还原反应相结合,在课堂中让学生大胆讨论,最后总结出原电池反应原理。而且,化学课堂要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作用,教师要合理安排化学实验与知识传授在每节课中恰当结合,化学实验的设计是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的关键。如,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焰色反应等都是其他学科没有的。教师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让学生从实验中发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思考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意见归类,对平时分层中出现的问题以意见的形式整理给教师,教师从意见中发现问题,解决分层实验和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化学课堂分层更科学更合理。
  总之,新高考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高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让每一名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新高考要求教师不断刷新自己,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不但在知识上备学生,还要在学生的个性差异上备学生。化学分层走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模式,需要优化化学课堂、设计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认真学习,找出适合学校发展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化学课堂绽放光彩。
  [1]王润,周先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机制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6(06):49-53.
  [2]钟启泉,崔允t,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高考下高中化学课堂运用分类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042)
  编辑:张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427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