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依托“互联网+史料”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玉琴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意义重大:能够更好地助力高中生历史素养的提升、生命的成长和品性的醇厚。与历史人物对接,通过文人风骨和对他们思想言论的触摸,汲取其中的优秀养分,从而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通过零碎与整体、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学生情感的醇厚会变得自然而然又厚重高效。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互联网+”的保驾护航。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之立体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促情感培养的高效、自然和无痕,真正让家国情怀在高中生的心中落地生根并不断枝繁叶茂。
  【关键词】“互联网+”;家国情怀;明确对接;辩证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2―0081―04
  “国亦家,家亦国。”[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信奉“家国一体”,言谈举止中尽显“家国”情怀。在唐诗宋词中,家国情怀更是浓烈得如茶似酒。中国古代的不少文人如李白、杜甫、苏轼、范仲淹等无不是演绎家国情怀的大家。深入他们的诗词深处或关于他们的幽微史料中,或许能更细腻地体悟其浓厚的家国情怀,从而汲取沉甸甸的精神动力。如何有意识地甄别和筛选唐宋诗词中饱含家国情怀的史料?如何让史料中的家国情怀高效地呈现出来?这就需要一定的支撑、依托和抓手。“互联网+”正是强力的“依托”之一。下面笔者仅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灿烂辉煌的文学》中唐宋文人为例,探讨“互联网+”支撑下依托史料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无法穷尽所有。唯有选取典型、生动和厚重的史料滋补于课堂,才是对高效课堂的保证,才是对新时代历史课堂的负责。这就意味着史料的选择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向,“精心选择典型生动之物,让他们发声”[2]。“灿烂辉煌的文学”一课中,不仅仅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还有元曲、明清小说。如果依照惯例和顺序原原本本地“塞”给学生,固然可以“顺风顺水靠岸”,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但教材如是安排,并不意味着师生一定要亦步亦趋,按部就班,模式僵化。当教学目标趋向为家国情怀时,我们完全可以进行必要的“增添”和“删减”,进行有针对性地创新。为什么我们要聚焦于唐宋文人?这是因为我们一方面要秉承“由扶到放”的教学原则,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教学时间和教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唐宋文人是一个灿烂辉煌的群体,他们身上有着古代文人的傲然风骨,他们身上洋溢着浓烈的家国情怀。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这个群体中的史料进行选择与对接。
  1.与文人风骨对接。文人风骨自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津津乐道,它是知识分子的底线、良知和道德的标识和象征。之所以称之为“骨”,是因为具有“铮铮铁骨”的意味,蕴含着坚强、无畏和坚持。比如,李白在撰写批复番邦的诏文时,要求杨国忠和高力士为他“脱靴磨墨”,多么个性洒脱又风骨飘然。又比如,苏轼某次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写诗,一句“城东不斗少年鸡”,不带脏字地道出了对奸邪宵小的蔑视。这样的不畏权贵,这样的铮铮铁骨,表面看是性格脾气,流露出浓浓的个性色彩;深层看,流露的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家国情怀,有对江山社稷的隐隐担忧,也有对劳动人民贫苦生活的无限同情。在课堂上教师要引领学生一点一滴地触摸文人风骨,从中品味出更多的意蕴,生发出诸多感慨和开悟,在不知不觉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与文人思想言论对接。文人的思想言论往往代表着其人生哲学和情感走向,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不断涵泳、揣摩文人的思想言论,这些思想言论内化于心的同时必将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钙质。唐宋文人尤其是关于家国情怀的思想言论比比皆是,其中不乏一些精辟述,都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代有志之士。今日的高中生,应该更深更广地了解这些思想言论,力争使其成为精神成长的“维他命”,成为醇厚家国情怀极好的营养剂。比如,范仲淹在家人修建住宅和筹建“范氏义庄”之间选择了后者,福泽后人八百余年。他的“止欲归本姓,他无所觊”,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名句,不仅仅是为岳阳楼的重修而题,更是范仲淹新政受阻后仍然心系天下苍生的感慨。学生吟诵这些语句,不是读读后无动于衷,而是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那么,以上史料如何与“互联网+”对接呢?历史教师应该于课前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1)上网搜集唐宋文人的趣闻轶事,尤其选择关于“家国一体”方面的细微史料,选择最感兴趣的史料进行必要的甄别、反思与重组。(2)考虑到部分文章属于付费下载,可以考虑“在线收听”这一平台。建议推荐乐于探究诗词背后故事的叶楚桥的文章《桃李春风一杯酒――唐朝诗人的快意人生》和《梦里不知身是客――宋朝词人的诗酒年华》。选择网上学习,筛选部分篇章收听。(3)师生通过钉钉上的在线课堂互相交流网上“在线收听”的进展情况,随时调整,尽快反馈,力争让网络收集、阅读和收听中的正效应充盈在更大的时空内。以上这一切,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深度介入与应用。历史教师应该让这个“+”发挥其“叠加、高效、快捷、海量”等作用,真正打造生机盎然、情理俱进、高效扎实的历史学习新时空。
  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培植家国情怀,并非靠粗胚型的原生态史料就能完成。史料浩如烟海,如果不加以辩证处理,只能使学生眼花缭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由原生到重组、由粗糙到盘活、由琐碎到整体、由印证到现实,其中的有序递进和纵横架构有方向、有路径、有对策,必须要有一种科学的推进方式,必须在辩证思想的引领下组织教学。而这些,同样离不开“互联网+”的强力支撑。
  1.零碎与整体相结合。时空观念强调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内去理解历史。这里的“特定”既包括零碎的时空,也包括整体的时空。特定的时空内才会发生具体的人事,才会滋生具体的情感。只有引领学生尽可能地联系具体的时空事件,才能更好地厘清历史发展脉络,更好地丰富情感空间。但是,特定的时空史料必须与整体联系起来。某些史料,单独从零碎的角度出发只能给人造成一孔之见,让人断章取义;而当把它置身于一个整体背景和较大视域内,才能呈现出它本来的风貌。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辩证和哲学的眼光,才能发现更多的真相与奥秘,才能更好地醇厚家国情怀。比如,利用“互联网+”出示苏轼的诗句是基于一个零碎的角度,之后不妨出示整个背景,包括苏轼当时的升迁与贬谪的原因,包括后人如陆游等人对他的评价。在一个大的视域下,领略苏轼“只为百姓请命哪怕连遭谪迁也在所不惜”的家国情怀。可以是某个图片和一段文字的结合,可以是某个故事和视频的结合,也可以是一首诗和一幅画或一个背景的结合。实践证明,“互联网+”能够更好地实现零碎与整体的结合,或并排呈现海量图片,或随时链接相关资料,或化静为动,或化平面为立体。如此的“碎”“整”结合,既是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不可或缺的方法,也是家国情怀落地生根的必要路径和策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428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