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B类、C类学生“学分银行”框架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回晓敏

  摘要:在“大智移云物区环”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劳动者的技术、技能提出了新要求,高职扩招,B类、C类学生应运而生。研究以已有资格框架为基础,提出学分兑换五原则,探讨B类、C类学生“学分银行”制度模式的实践路径,破解教学由刚性走向弹性之变,实行B类、C类个性化人才培养,推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变。
  关键词:B类、C类学生;学分银行;兑换五原则;兑换标准;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01-0075-05
  当前,在“大智移云物区环”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劳动者的技术技能提出了新要求,社会结构性失业,导致社会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国高职院校将扩招100万人,以适应社会对劳动者技术、技能的新要求,此为高职B类、C类学生出现之源。
  一、高职B类、C类学生产生的价值意蕴
  高职扩招旨在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B类、C类学生顺应高职扩招而生。高职B类、C类学生是相对于A类学生而言的,高职单招网明确:A类是指高中阶段学校(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B类是指退役军人;C类是指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农民、在岗职工等[1]。
  高职B类、C类学生是新的招生类群,始于2019年,从类群来看为退役军人与在职或下岗人员、农民工,但不同于已有的成人教育、函授、夜校、自考等类群的非全日制教育,高职B类、C类学生通过学习最终获取的是全日制专科毕业证,由于其学生类群的特殊性,其学习形式不能与全日制学生类同,也不能与非全日制教育类同。因此,高职院校扩招带来的是由单一走向多元的生源之变,由刚性走向弹性的教学之变,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建制之变,是劳动者技术、技能的结构之变,是教育供给侧兼顾需求侧的方向之变。
  二、 学分银行概述
  (一)关于学分银行
  学分银行,首先是以学分制为基础,其次是借鉴和模拟了银行储蓄、支付、兑换和信用的功能,此处的储蓄、支付、兑换和信用不是银行的货币,而是学分。简而言之,学分银行就是学生将平时获得的学历、非学历、竞赛、实践等的学习成果,通过一定通用的、社会认可的某种转换机制转换成学分,再将学分按照一定的标准转换为需要的学历证书或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的一种制度或模式,通常包括学分的认定、积累和转化三个环节。
  学分银行的研究与实践,有欧美、澳大利亚与韩国模式可以借鉴。1982年,学者关世雄首次将学分银行概念引入国内,2004 年我国教育部首次提出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在我国的研究与实践最初发端于终身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承担与实践单位为国家开放大学与各地广播电视大学。我国高职学分银行制度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一些学校仍停留在诸如核算学分、开设选修课等初始阶段,甚至是“纸上谈兵”的“科研”阶段,未深入到教学理念重塑、教学体系重构、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式转换等纵深环节。我国高职学分银行建设步伐的滞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关于学分银行的研究文献,如薛晶洁[2]、胡夏楠等[3]借鉴欧洲模式和加拿大模式,提出构建我国学分银行的方法和路径;江颖等[4]着重分析了构建学分银行的配套机制问题;范爱民等[5]则以汽车专业为例,重点分析了职业技术层次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学分银行的作用机理及课程结构设计等内容。
  (二)学分银行的现实困境
  我国对学分银行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当前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制度与模式,亦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学分的认定与转换缺乏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权威性标准。
  国家资历框架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定义,将公民个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任何的规范方式获得的知识、技能按层级分类描述并依法确定的一整套标准和措施[6]。资历框架的核心要素是对学习成果的认定、学分累积与学分转换。目前,我国行业分类共有20个门类、97个大类、473个中类、1 380个小类,资历框架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部分行业完成了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等的建设标准,国家教育部学分银行网站的转换主要提供的是部分专业的1+X专业技能证书的转换标准,许多行业无据可依,致使各级各类教育“学分银行”落地困难。
  三、B类、C类学生人才培养与学分银行融合的动因分析
  (一)必要性
  经过调研,高职B类、C类学生具有层次多元化等诸多特点,如图1所示。
  B类、C类人员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但受学历水平的影响,理论水平普遍不高,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工作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人员大部分在岗,学习时间难以集中,因此规定了高职B类、C类学生学制为3~6年弹性学制,这就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打破固有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弹性学制,做到“入学有基础、教学有标准、培养有质量、就业有优势、发展有前途”。刚性走向弹性的教学之变是B类、C类学生的性质要求。吴南中等指出:学分银行的外在价值是建立开放共享的终身学习通道,内在价值是促进教育体系性的变革[7]。由此可见,“学分银行”的价值特征与B类、C类学生教学变革要求相契合,引入学分银行体系,构建与学分银行体系无缝对接的B类、C类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路径势在必行。
  (二)可行性
  我国教育种类繁多,存在壁垒,学分银行是沟通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及实践能力的桥梁。就B类、C类学生而言,学生就业多年,生源地域、行业分布广泛,拥有各级各类培训证书、资格证书、技能证书、获奖证书和实践能力,与学历教育知R点、技能点与能力结构所学部分内容重合,如果按照一定的标准转换成学分,则可以使学生以较低的机会成本完成学业,打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壁垒,学生通过学历提升,完成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建制之变和劳动者技术技能的结构之变。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部分学生拥有中级会计师证书,为了获取毕业证需要重修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经济法基础等已经完全被中级会计师“无差异”覆盖的内容,学习形式僵化,增加了学生的机会成本,延长了学习时间。推行学分银行,有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高效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缩短学生的学习周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技术与技能的结构性岗位之变,使个性化弹性学制变为可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5082.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