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名称的翻译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鲁春林
摘 要:红山文化以玉器而闻名,红山玉器名称的翻译统一和规范问题也日益成为红山文化对外推介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70多件红山文化玉器及其名称的翻译分类研究,发现红山玉器名称的翻译有规律可循。本文引用费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根据红山玉器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选用三种翻译方法,搭建出八种翻译结构,以期为红山文化玉器外译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目的论;翻译方法;翻译结构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2)02-0008-05
一、红山文化玉器的外译研究现状
红山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20世纪初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鸟居龙藏发现红山文化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不乏其数,从考古和历史等各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随着红山文化外译推介研究的深入,红山文化中的文物翻译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郑笑然在《红山文化翻译的文物译名统一问题》中对比了辽宁博物馆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中同一文物的不同英译版本并指出博物馆的翻译更为直观;任振涛在《试论红山文化内涵及相关词汇翻译》中提及了一些与“玉”有关词语的翻译;马晶新在《文物名称翻译的统一及规范――以红山文化器物为例》中借鉴中国菜名的英文翻译方法提出了几点红山文物翻译方法。这些研究为红山文物的外译推介做出了相应贡献,而红山文化的最高成就代表――玉器――更成为亟待整理和外译推介出去的一项重要内容。
红山文化以玉器文化闻名世界。玉文化是红山文化最主要的文化特征之一,承载着很多神秘的亘古文明信息。它传承了“前红山文化”的兴隆洼文化(距今10000~7000年)和“自由奔放”的赵宝沟文化(距今7350~6420年)的特点,有着成熟的审美和制玉技术,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使用玉器,玉文化非常繁盛。20世纪30年代以来,红山玉器源源不断地出土,以赤峰地区、朝阳牛河梁地区和阜新地区为主要发掘地,引来海内外专家和学者,展开了各个层面的研究。虽然红山文化留给后人许多玉器,有着极高的考古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但大多存在于收藏者手中,还有部分流散在国外,官方收藏的玉器只有300多件。这一方面说明红山玉器的珍贵,一方面说明研究红山玉文化任重而道远。鉴于红山玉器的稀有和珍贵,红山玉器的对外推介可以成为红山文化对外推介的突破口。以红山文化中最璀璨夺目的玉器吸引国内外追求美的游客和学者,达到扩大宣介范围和提升宣介速度的目的。目前,辽宁博物馆陈列了一些玉器并有相应英文翻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玉器时代》中有少量红山玉器图片内容和英文翻译;肖颖翻译的《中国玉器》中有7页对红山玉器的介绍,列举了几个典型的玉器及译文。其它博物馆陈列了部分或少量的玉器仿品或D片,均没有英文翻译,相关玉器书籍中有关对红山玉器的介绍也鲜有英文版本。可见,代表红山文化最高水平的红山玉器的外译少且不成体系,还存在着汉语名称不一致、翻译不统一的问题。本文以费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研究红山玉器的翻译策略,并对红山玉器的类型进行梳理和翻译,以期唤起文化宣传者的共鸣,促进红山玉器的对外宣介工作。
二、红山文化玉器名称的翻译
文化推介是以交际成功为最终目的,翻译是达成交际成功的一个重要手段。每一个红山玉器中都蕴藏着红山先民的生活智慧与文化内涵。读懂玉器,便能深入了解红山先民的先进制玉技术和精神信仰。红山文化玉器不仅种类多,而且造型独特,线条优美柔和,根据用途和外形可分为六大类:动物类、人物类、动物人物结合类、装饰类、仿工具类、礼器类。笔者从陈逸民先生的《红山玉器收藏与鉴赏》和《红山玉器图鉴》、尹江莉和古方的《玉器时代》、红山文化博物馆等渠道收集了70多个红山文化玉器名称,并进行了翻译分类研究。这部分以“目的论”为翻译理论支撑,在深刻理解红山玉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红山玉器名称的翻译方法。
(一)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费米尔在其《翻译理论基本原理》(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 1978)一书中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也就是结果决定方法,译者应该根据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功能或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结合具体的翻译目的和目标语言读者的情况进行有目的性的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是“目的决定手段”(The translation purpose justifie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弗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目的论主要关注译文的交际目的。翻译是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某种需求,受众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对翻译有着不同的期待和交际需求。目的论强调目的语文本的充分性,要求目标语篇与原文的预期功能尽可能一致。整个翻译过程要遵循三大原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处于核心地位,忠实法则又从属于连贯法则。
(二)翻译方法
玉器名称的翻译要求译者即具备翻译理论知识,又具备玉文化的知识,还需要掌握两种文化差异等大量知识,因此,这项翻译工作非常艰巨。翻译时,即要保留中国文化的内容,又要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语境和文化,弥补文化信息的缺失,达成交际目的。目的论中的三大法则可以运用于玉器名称的翻译实践中。虽然翻译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解释性翻译和注释性翻译等多种,但是根据红山玉器的特点,本文采用了直译、解释性翻译、和音译与解释性翻译相结合的方法,下面具体阐述在目的论视角下的红山玉器名称的英文翻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426180.htm